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2篇
  免费   86篇
  国内免费   100篇
测绘学   36篇
大气科学   105篇
地球物理   24篇
地质学   154篇
海洋学   110篇
天文学   3篇
综合类   66篇
自然地理   40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15篇
  2021年   17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28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17篇
  2014年   19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26篇
  2009年   21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25篇
  2006年   21篇
  2005年   20篇
  2004年   19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20篇
  1999年   22篇
  1998年   18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16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2篇
  1966年   1篇
  195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431.
邹平县国土资源局是主管全县土地、矿产、测绘行政职能的政府工作部门。现局机关设有股级科室10个,局属副科级单位3个,作为派出机构在镇(办)设有5个国土资源分局(副科级)和1个中心所。现有在职干部职工135人。多年来,邹平县国土资源局始终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统揽全局,认真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切实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产资源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测绘法》,对全县土地、矿产资源和测绘行业进行统一管理和监督。邹平县国土资源局按照“保护资源、保障发展、维护权益、服务社会”的…  相似文献   
432.
红海湾水产养殖示范区水质综合评价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红海湾是广东省非常重要的海水养殖示范区,为了维系和保护红海湾规模化水产养殖示范区的优良生态环境,1997年4月对1998年12月对红海湾水域水质的时空变化趋势和质量状况进行了研究与评价,结果表明,红海湾海水综合质量总体上处于相对清洁水平,但浅海养殖区和长沙湾养殖区有机污染,分别达富营养化和高富营养化程度,DIN和IP是水质富营养化的主要因素,而石油类,Cu,COD是重点控制的优先污染物。  相似文献   
433.
红海湾水产养殖示范区水质综合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红海湾是广东省非常重要的海水养殖示范区。为了维系和保护红海湾规模化水产养殖示范区的优良生态环境 ,1 997年 4月至 1 998年 1 2月对红海湾水域水质的时空变化趋势和质量状况进行了研究与评价。结果表明 ,红海湾海水综合质量总体上处于相对清洁水平 ,但浅海养殖区和长沙湾养殖区有机污染明显 ,分别达富营养化和高富营养化程度。DIN和IP是水质富营养化的主要因素 ,而石油类、Cu、COD是重点控制的优先污染物。  相似文献   
434.
节水型斑节对虾养殖池环境质量监测与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质量指数法评价节水型斑节对虾养殖池的环境质量.将对照池海水平均质量指数与微生物调控的试验池比较,硫化物、DO、磷酸盐、COD分别高71%、43%、24%、8.3%,但非离子氨、无机氮分别低229%、122%.综合来看,试验池的水质优于对照池,对照池水质有轻微污染,污染因子是磷酸盐、COD、BOD;底质环境未受有机物和硫化物的污染,对照池有机物含量高于试验池,对照池硫化物含量低于试验池.  相似文献   
435.
海上施工对大亚湾海域水质的影响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省级水产资源自然保护区,大亚湾是我国目前水域生物多样性保存良好的重要海湾之一,也是我国重要的亚热带物种种质资源库,同时也是广东省重要的水产养殖基地。近年来,大亚湾周边的工业、养殖业等迅速发展,如码头的建立,港道的维护、开挖,输油管道的铺设,大亚湾核电站的运转及南海石化项目的动工等。海上施工活动日益增多,对大亚湾海洋生态环境产生了一定程度的影响。大亚湾海域的水质营养状况及生物资源的持续利用已引起有关学者的关注。许多学者对大亚湾的生态环境、生物资源进行了研究,但在海上施工活动对水质造成的影响方面研究却较少。  相似文献   
436.
粤东至珠江口近海是广东重要的海水养殖水域 ,同时也是赤潮多发区 ,为了研究养殖水域赤潮发生的机理及防治对策 ,维护海水养殖的健康发展 ,对该海域浮游植物的生态特征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 ,1 999年浮游植物样品中共鉴定出 1 3 0种 ,组成以广布种和暖水性种类为主 ;出现赤潮生物 3 6种 ,占种类组成的 2 8%。细胞数量 1 0 3 91× 1 0 4 m 3~ 40 3 6 80× 1 0 4 m 3,平均 1 648 1 4× 1 0 4 m 3;多样性指数在 2 68(3 75范围内变化 ,平面分布呈现自柘林湾向深圳湾递减的趋势 ;而种类组成均匀度则以柘林湾和深圳湾为高 ,中部水域较低。尽管养殖水域不同 ,优势种表现明显差异 ,但Nitzschiadelicatissima和Skeletonemacostatum在各养殖水域均出现较高数量  相似文献   
437.
15口井岩芯和众多储层实验资料研究表明,沾化凹陷北部陡坡带始新统沙河街组扇三角洲砂体由长石砂岩、岩屑长石砂岩等构成。在埋藏成岩演化过程中,该砂岩储层经历了多种成岩作用,现储层埋深1800~4000m,处于中成岩演化阶段,总体形成了中孔中渗储层(平均孔隙度为19.7%,平均渗透率为111.5×10-3μm2)。但在成岩演化过程中,溶蚀作用对于改善储层质量起到了重要作用,主要在2800~3300m深度段,有机酸对长石颗粒的溶蚀,形成的粒间和粒内孔隙不仅增加了孔隙度,而且提高了储层渗透率,改善了储层质量(孔隙度可达到30%,渗透率达到1000×10-3μm2)。可以看出,确定次生孔隙发育深度段有利于有利储层和油气富集层段预测。  相似文献   
438.
沾化凹陷罗家地区沙三下段泥页岩储层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沾化凹陷罗家地区古近系沙河街组沙三下段发育100~300 m厚的暗色泥页岩,具有较大的油气资源量和勘探潜力.研究表明,罗家地区的这套泥页岩为盐度较高、强还原性的深湖-半深湖沉积,岩石类型以泥岩、灰岩及之间的过渡岩性为主,碳酸盐矿物含量一般高于50%.根据泥页岩纹层厚度、组合方式、比例和稳定性,将深水泥页岩划分为6种类型,其中以薄层状泥质灰岩为主.泥页岩储层孔隙度为2%~8%,平均5.3%;渗透率变化较大,一般为(1~10)×10-3 μm2,平均为7.5×10-3 μm2,为低孔低渗的非常规储层.储集空间类型多,储层发育的裂缝包括构造裂缝、层间微裂缝和成岩缝,孔隙包括矿物晶间孔、溶蚀孔、有机质孔等.储层质量受矿物组成和岩相、成岩作用、有机质含量等因素共同控制,其中有机质含量是控制该套泥页岩储层物性的主要内在因素.  相似文献   
439.
太华杂岩在华北中部造山带南缘舞钢地区存在出露,本文选取该地3个变泥质片麻岩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了岩石学、相平衡模拟和锆石U-Pb年龄分析等综合研究。结果显示其普遍保留了三个变质阶段的矿物组合:进变质阶段(M1)矿物组合主要以矿物包裹体保存在石榴子石变斑晶之中,峰期变质阶段(M2)矿物组合主要保存在基质中,退变质阶段(M3)矿物组合以石榴子石变斑晶周围的后成合晶矿物组合为代表。石榴镁铁闪石黑云二长片麻岩M1矿物组合为Bt1+Pl1+Ilm1+Qz1±Amp1,M2矿物组合为Grt2+Bt2+Pl2+Amp2+Qz2+Mt2±Ilm2,其P-T条件为810~855℃、0.8~1.0GPa, M3矿物组...  相似文献   
440.
煤炭资源在我国能源结构中仍处于主体地位,但煤炭工业发展面临着“碳达峰碳中和”的新挑战。积极发展煤炭开发地下空间储能技术,是推动能源利用低碳化和清洁化的有效手段,也是保证我国能源战略安全的关键措施。结合当前储能技术,探讨了煤炭开发地下空间的利用现状,围绕利用煤炭开发地下空间抽水蓄能、热储能、压缩空气储能、电化学储能、生物质储能等储能新技术,重点阐述废弃矿井不同能源类型的储能理念及方式,系统分析储能过程中面临的地质保障关键技术难题。煤炭开发地下空间储能新技术总体思路为:利用煤炭开发地下空间所具有的低位势能差,将其用作梯级储水库(抽水蓄能);或直接将其用作储质、储能空间(热储能、压缩空气储能、电化学储能、生物质储能),既可提升煤炭开发地下空间资源的开发利用率,又可避免土地资源浪费,尽量降低对生态环境的扰动。虽然煤炭开发地下空间可作为大规模储能库,但其开发利用过程仍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地质问题以及地质保障技术。主要包括:(1)地质条件与选址适宜性分析和安全性评价,即对储能空间的地质因素进行岩土工程性质和环境地质条件的系统研究,查明储能空间稳定性主控因素及其权重,构建选址指标体系与评价方法,重点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