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1篇
  免费   58篇
  国内免费   52篇
测绘学   15篇
大气科学   151篇
地球物理   14篇
地质学   89篇
海洋学   8篇
综合类   4篇
自然地理   10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22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24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22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5年   4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区域气候模拟研究进展   总被引:44,自引:9,他引:35  
赵宗慈  罗勇 《气象学报》1998,56(2):225-241
由于区域气候异常与社会经济及人类发展有紧密联系,因而长期以来受到各国气候学家的极大重视,与此密切相关的对区域气候的模拟研究也有了较大发展。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区域气候模拟研究的进展更加明显。文中将着重分析全球气候模式对区域气候模拟的可靠性与不确定性;国内外对区域气候的模拟研究进展;以及对区域气候变化模拟研究的展望。  相似文献   
72.
东亚夏季风的模拟研究──3个区域气候模式的对比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全球环流模式在东亚地区模拟可靠性评估研究表明存在不确定性,尤以降水更明显.该模式更难于模拟小范围(如一个省)和小时间尺度(如日)的气候变化.本研究用3个区域气候模式作1991年东亚夏季(5~8月)季风洪涝气候的模拟.其模拟结果与观测场作了严格的对比并进行了3个模式的相互对比.研究表明,3个区域气候模式成功地模拟了1991年夏季发生在我国江淮流域及日本南部的洪涝和几次特大暴雨过程以及相应的大气环流形势的分布.  相似文献   
73.
气候变化对中国水资源情势影响综合分析   总被引:27,自引:4,他引:23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介绍了近年在气候变化对中国水资源影响研究方面的若干进展。研究表明,中国水资源问题的产生不仅与人口和社会经济快速发展有联系,更与气候环境的显著变化密切相关;未来的气候变化将会导致一些流域水资源更加短缺和洪涝灾害更加频繁,对流域水资源和可持续发展产生重要影响;在流域水资源综合规划与管理中,应十分重视气候变化的影响问题。  相似文献   
74.
北京地面沉降机理研究初探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本文对北京市平原区含水岩组和压缩层进行了划分。通过天竺地区两个不同深度土层压缩固结试验,及地面沉降站分层标和地下水位2005年具体监测数据分析,得出了相关结论。  相似文献   
75.
介绍了柳州市某职工住宅楼锤击灌注桩施工技术和施工过程中常见的桩身缩颈、夹泥砂、蜂窝和形成吊脚桩、单桩承载力不足等事故的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76.
中国春季土壤湿度与东亚夏季风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1981~2002年全国土壤湿度资料,利用相关分析发现东亚夏季风和河套地区及西南地区春季土壤湿度之间存在较大的正相关,利用这两个区域的春季土壤湿度定义了一个标准化春季土壤湿度指数(SMI),结果发现:(1)SMI和东亚夏季风的强弱相关较好。高指数年东亚季风区低空西南夏季风气流和高层东风气流明显偏强,表明这一年夏季风偏强,低指数年则相反;(2)强SMI年,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位置偏北,强度偏弱,西风扰动带偏北,有利于夏季风北推,不利于北方冷空气南下与之交汇,使得锋区偏北,位于华北、东北地区。弱SMI年则反之;(3)SMI能够较好地反映东部地区夏季降水,在强SMI年,长江流域降水明显偏少,而华北和河套地区的降水明显增多,而弱SMI年正好相反,这与东亚夏季风降水的环流形势也较为吻合(;4)SMI指数存在明显的4~6年和准2年的周期振荡,但其振幅和周期又有明显的周期变化。在对东亚夏季风强度的预报能力上,负的SMI对弱东亚夏季风的预报能力要强于正SMI对强东亚夏季风的预报能力。  相似文献   
77.
在全球气候变暖的大背景下,我国的气候也发生了明显变化,近50年年平均地表气温升高0.5-0.8℃,增温速率0.1-0.2℃/10年;其中冬季和春季增温更为明显,北方和青藏高原增温比较显著。20世纪中期以来我国长江中下游和西部地区的降水量有明显增加,东北北部和内蒙古大部分地区的降水量也有一定程度增加;但我国华北、西北东部、东北南部等地区降水量出现下降趋势,有暖干化的趋势;自1950年以来,我国的霜冻日数明显减少,寒潮事件也显著减少;夏季暴雨日数在长江中下游流域明显增多,而西北东部、华北和东北的主要农业区干旱面积也呈增加趋势;我国的冰川出现了明显的退缩现象。自小冰期以来面积减少了12497平方公里,约17%,并且这种退缩的趋势还在加剧。长期的效应极可能是我国黄河、黑河等主要河流的水量减少,甚至断流。  相似文献   
78.
21世纪西北太平洋台风变化预估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对近年多个气候模式考虑不同的人类排放情景作了总结,并对21世纪西北太平洋台风变化作了预估。研究表明,集成多个气候模式考虑人类排放情景,预估到21世纪后期,西北太平洋年总编号台风数可能减少,但强台风数及其降水和风速可能增强。需要强调的是,台风的长期预估是极其困难的,存在极大的不确定性,有待作更深入的研究。  相似文献   
79.
近百年来,全球气候正经历着一次以变暖为主要特征的显著变化,全球气候与环境的重大变化对中国的气候与环境演变也产生了重大影响。来自气候、环境、海洋和经济社会科学等领域的百余位专家和学者对中国气候与环境的演变及其对自然生态系统和社会经济部门的影响进行了评估,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适应和减缓气候变化的对策。本文主要阐述在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中国气候与环境的演变,并对未来气候变化的趋势做出了预测。  相似文献   
80.
对流层延迟是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测量(InSAR)的一个重要误差源,如何正确估计并从干涉相位中分离出对流层延迟是获取高精度InSAR产品的重要步骤.针对上述问题,该文利用Sentinel-1数据,以北京地区为研究区域,采用相位高程比、GPS天顶延迟校正图、InSAR通用型大气改正在线服务(GACOS)和第五代欧洲中尺度天气预报再分析产品(ERA5)这4种模型或数据生成对流层延迟,对该地区2017年1月8日-2017年7月31日生成的干涉图进行校正,并分析了 4种手段的校正效果.结果表明,对单个干涉图来说,在山区相位高程比的校正效果最优,在平原地区GACOS和ERA5最优且相差不大;但对于形变的时间序列来说,GACOS与GPS的形变结果最为符合,且略优于ERA5;相位高程比虽然能显著降低标准差,但不能明显改善时序结果;GPS-ZTD方法受制于空间分辨率,较其他方法改正效果略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