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1篇
  免费   58篇
  国内免费   52篇
测绘学   15篇
大气科学   151篇
地球物理   14篇
地质学   89篇
海洋学   8篇
综合类   4篇
自然地理   10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22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24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22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5年   4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 毫秒
51.
52.
工程区的水文地质条件研究是工程项目建设施工设计以及制定防护措施的主要依据,在工程建设中占据重要的地位。本文以云南鲁甸县翠屏隧道工程区为研究对象,在总结工程区地表水分布特征的基础上,分析了工程区地下水类型,并总结了工程区地下水补给、径流、排泄条件,为进一步在该区域进行工程建设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3.
在梳理相关文献的基础上,从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关键环节技术需求的视角,重点就“摸清情况”“揭示问题”、技术体系与信息平台构建3个方面对地理信息技术在离任审计中的应用研究现状进行综述。结果表明:面向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的现实需求,地理信息技术在应用广度和深度上获得迅速发展,并呈现多领域多学科交叉的趋势。今后,还可以进一步加强与相关技术的集成,丰富应用内容,并通过加快指标体系和标准规范的制定,以实现更加统一和科学合理的审计评价。  相似文献   
54.
55.
正2015年12月在巴黎召开的气候变化大会上通过了《巴黎协定》,其中提出在长期目标上,各方承诺将全球温度增幅控制在不超过2℃的水平,并向1.5℃温控目标努力,以降低气候变化风险。这个数字引起了广泛的注意,其后IPCC拟出版关于全球升温1.5℃的特别报告。由于涉及到未来的预估,需要用全球气候模式如CMIP5,因此本文从CMIP5来看全球1.5℃升温。1观测到的近10年全球温度变化  相似文献   
56.
罗勇 《矿床地质》1992,11(3):277-285
镁质碳酸盐岩型温石棉矿床是成矿热液交代镁质碳酸盐岩生成的,一般均产于地台环境。按地台稳定性不同,成矿环境分为地台隆起区的基底建造类型和地台拗陷区的盖层建造类型。产于地台隆起区的矿床,以前震旦纪镁质碳酸盐岩为控矿层位。产于太古代及早、中元古代深变质结晶基底中的矿床,由区域变质及混合岩化过程中的变质热液交代碳酸盐岩成矿。产于晚元古代浅变质褶皱基底(扬子准地台)中的矿床,以岩浆期后热液或接触交代(湿矽卡岩)热液为成矿热液来源。产于地台拗陷区的矿床,均以震旦纪镁质碳酸盐岩为控矿层位。其成矿时期较晚,一般与拗陷区内岩浆活动同期,由岩浆期后热液或接触交代(湿矽卡岩)热液对镁质碳酸盐岩进行交代成矿。  相似文献   
57.
冲洪积平原地面沉降特征及主控因素——以北京平原为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周毅  罗郧  郭高轩  罗勇  雷坤超  王荣 《地质通报》2016,35(12):2100-2110
北京由于长期过量开采地下水,相继引发了一系列地质环境问题,其中地面沉降问题尤为突出。回顾了北京地面沉降发展历史,从平面和垂向上分析了地面沉降特征,在此基础上对北京冲洪积平原区沉降的主控因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平面上,沉降分为南、北2个大区,7个沉降中心。北区已由多个单独沉降中心区扩展成一个大区域,南区北扩明显;(2)垂向上,南区第一压缩层为沉降主贡献层,沉降占比42%,浅部地层沉降速率减小,深部地层沉降速率增加。土体变形特征为塑性变形,包含蠕变变形;北区第二压缩层为沉降主贡献层,沉降占比65%,浅部沉降量值很小且波动平缓,深部沉降量相对较大。土体变形特征为浅部以弹性变形为主,深部以塑性变形为主,包含蠕变变形;(3)沉降受构造作用及基底格架控制,北东方向受冲洪积扇上部单一砂卵砾石的地层条件控制扩展范围有限,沉降整体向北西、南东方向扩张;(4)地层结构决定沉降平面和垂向分布特征,尤其北部冲洪积与南部湖相沉积的差异,是产生深浅部地层沉降贡献率不同的重要因素;(5)地下水开采仍是沉降产生的主因,地下水漏斗的扩展和沉降中心的分布高度吻合,主要沉降层地下水位下降速率与沉降速率成正比。  相似文献   
58.
以太行山重载铁路隧道为工程背景,对重载列车作用下基底围岩的水、土压力变化规律进行深入分析,得出各测点水、土压力动力变化及长期效应。研究结果表明,轴重27 t、80 km/h车速的重载列车对隧道基底围岩水、土压力的动力影响主要集中在拱底及轨道下方,该位置的动力响应剧烈,随着与线路中心位置距离的增加,这种动力影响随之减弱,同时动水、土压力存在相互影响。基底围岩的水、土压力长期动力效应主要由列车引起的动力平均值决定,此外水压力还受到季节影响综合作用,而土压力随水压力变化而发生一定程度的浮动;重载列车荷载会加剧拱底和轨道下方水、土压力的长期效应,从而使该位置测点的稳定时间和增量相对较大,基底围岩土压力长期效应主要受到重载列车影响,水压力长期效应受列车作用和季节变化交叉影响。  相似文献   
59.
三维激光扫描以其数据获取的速度快、精度高、无接触等优势,为古建筑文物的数字化保护提供了一个有效途径。本文以四川乐山文庙大成殿为例,用地面和手持式三维激光扫描仪开展点云数据获取,构建了文物三维数字化档案,进而开展三维重建和信息提取,对研究技术路线、数据采集、数据处理、三维模型构建相关技术和方法进行了详细阐述。  相似文献   
60.
常规基于水平地表假设的CMP浮动面处理方法不适用于准噶尔前陆冲断带复杂构造区成像。选择近似真地表浮动面并统一作为时间域和深度域处理面,从叠前时间域预处理包括优选近地表底界面,地表一致性近似真地表静校正,地表一致性双平方根动校正求取速度及剩余静校正,使时间域预处理到叠前深度偏移保持流程、参数的一致性。该基准面的选择使波场走时更接近实际传播路径,成像精度更高,地质构造准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