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72篇
  免费   109篇
  国内免费   126篇
测绘学   40篇
大气科学   96篇
地球物理   37篇
地质学   332篇
海洋学   67篇
天文学   3篇
综合类   49篇
自然地理   83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17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23篇
  2017年   17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33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31篇
  2011年   20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28篇
  2008年   32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28篇
  2005年   23篇
  2004年   19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22篇
  2000年   24篇
  1999年   17篇
  1998年   24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19篇
  1995年   16篇
  1994年   12篇
  1993年   21篇
  1992年   14篇
  1991年   12篇
  1990年   15篇
  1989年   12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8篇
  1984年   7篇
  1983年   12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6篇
  1980年   3篇
  1978年   3篇
  1975年   2篇
  1958年   4篇
  1956年   2篇
  193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0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41.
近十多年来,美国地质学者对西北美科迪勒拉山造山带研究的进展之一,是发现和理解了变质核杂岩(metamorphic corecomplexes)的独特地质现象及与大陆伸展构造的密切关系,引起了全世界地质学者的  相似文献   
142.
1.引言最近,在海上已能够建设道路、机场等公共设施及各种工业设施,于是产生了预测对其环境影响的必要性。但是,以前的大气扩散研究,大部分是以陆上观测为基础进行的。海水比土壤热容量大,由日射影响产生的温度变化比地面小。而且,也可以说即使在同一风速和日射量的情况下,陆上的大气稳定  相似文献   
143.
144.
赣中相山矿田梅峰山地区地质特征及找矿前景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如何扩大和发展老的铀矿点(带)是当前铀矿找矿紧迫的任务之一。基于相山矿田大成矿的地质背景,本文论述了相山矿田梅峰山地区的地质特征,分析了该地区控矿地质因素及找矿前景。通过与同类型铀矿床在控矿因素、地质条件等方面进行对比,认为梅峰山地区与邻近的铀矿床处于同一地质构造单元,它们的成矿地质条件和控矿因素较相似,具有较好的找矿潜力,推覆体下隐伏的次火山岩体(次花岗斑岩)的变异部位是该区进一步的找矿方向。  相似文献   
145.
李學清 《地质论评》1936,1(1):55-60
一,引言南陽玉石,産於河南省南陽縣獨山。標本爲河南焦作工學院張嗚韶先生於調查該處地質時所採集。二十四年秋,張先生將標本郵寄著者,囑爲顯微鏡之觀察,茲將所得結果,述之於下:  相似文献   
146.
一、前言震旦、寒武系的划分是地质界一个长期以来争论未决的问题,不同的学者在各自的资料搜集和选择上,都各有不同的看法,因而问题一直没有得到较正确的解决。近几年来,在地质工作大发展、空前丰富的各种地质资料基础上,孙云铸、王鸿祯、卢衍豪、刘鸿  相似文献   
147.
本文讨论了用90%丙酮从海藻中提取叶绿素进行测定的三种提取方法(研磨法、浸泡提取法、超声波粉碎法)的最佳条件。并对三种提取方法的提取效率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研磨法的提取效率较高,样品可立即测定,是一种较好的提取方法。本文还讨论了不同离心力对叶绿素测定的影响。实验表明使用离心力为2000g的LXJ-64-01型离心机可基本满足测定要求。  相似文献   
148.
149.
地史时期海洋环境曾经历过不同的氧化还原状态,与生物种群演化、烃源岩的保存以及全球气候变化等重大地质事件密切相关,因此古氧化还原条件分析是古海洋生态环境重建的一项重要内容。然而,前人的研究多集中在氧化还原单个指标分析,这样的分析结果往往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在众多学者的研究基础上,综述了国内外氧化还原研究分析方法,重点介绍了它的岩石学、古生物学、元素地球化学、同位素地球化学和黄铁矿体系指标,探讨了各项指标的优势性与局限性,为进一步开展古海洋氧化还原条件研究提供借鉴。尽管各项指标在特定地质背景下均存在自身优势,但不同沉积环境下的各项指标所反映的氧化还原条件却存在一定差异,甚至是相悖的,因此准确地识别古海洋氧化还原环境需要各个指标的综合运用。  相似文献   
150.
为揭示伦坡拉盆地渐新世—中新世之交黏土矿物蕴含的古气候信息,探讨其与青藏高原隆升及全球气候响应过程的关系,利用X射线衍射和荧光光谱分析对蒋日阿错剖面的黏土矿物特征进行了深入研究。结果表明:区内泥质岩中黏土矿物以伊/蒙混层矿物为主,伊利石次之,仅含有少量绿泥石和蒙脱石。黏土矿物的垂向组合特征显示伊利石和绿泥石含量在剖面下部低、上部高,伊/蒙混层含量与之相反,伊/蒙混层和伊利石在剖面中部呈明显波动变化,蒙脱石只出现在剖面中下部,可能为区域火山喷发产物在碱性环境中蚀变而成。伊利石结晶度变化于0.24°~0.48°,平均值为0.41°,表明样品未发生明显成岩蚀变,主微量元素比值指示研究区物源位置未发生较大改变,因此研究剖面黏土矿物特征可以有效反映伦坡拉盆地古气候演化过程。根据自生黏土矿物的习性指出伦坡拉盆地在渐新世—中新世之交出现了一次明显的降温事件,并且这次降温在青藏高原内部及周缘地区普遍存在,但造成这次降温事件的根本原因仍值得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