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3篇
测绘学   2篇
大气科学   4篇
地球物理   7篇
地质学   8篇
海洋学   2篇
综合类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2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2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1年   1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21.
现有的在地震应急中人口空间化数据因制作方法、数据来源不同,导致人口空间化产品存在较大差异,人口空间分布数据无法满足震后地震应急期间数据需求。以云南省盈江县为研究区,基于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盈江县数据、第一次自然灾害风险普查数据和夜间灯光遥感影像数据,利用空间叠加法计算人口分布权重,结合面积权重得到盈江县100 m×100 m格网的人口空间化结果。经精度评定,研究区所有乡镇人口空间化相对误差绝对值均小于0.6%,与2020年乡镇街道人口统计数据的相关系数R2接近1。结果表明,结合乡镇尺度人口统计、夜间灯光影像和重点隐患调查等数据所构建的人口空间化模型,所获100 m×100 m格网的人口密度数据精度得到了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22.
地震监测中心站是地震监测体系的基础单元,面对改革发展新形势和综合应急救灾体系的建立,为更好地满足新时期防震减灾事业发展中地震监测工作的需要,云南省地震局于2021年9月底完成了全省地震监测中心站挂牌,确定了中心站机构设置、职能划分和人员编制。本文通过回顾云南地震监测中心站改革历程,分析了云南地震监测中心站改革的现状并结合存在的不足,针对未来发展道路提出相应的优化建议。这对提升中心站监测预报能力和现代化水平,加强和规范云南地震台站管理,发挥地震监测中心站在全省防震减灾事业发展中的基础性作用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3.
Okay  AI 纪壮义 《世界地质》1993,12(4):23-26
三叠纪期间由于中朝板块与扬子板块的大陆碰撞,产生了一条含有柯石英和金刚石的超高压变质岩带。在中国东部,它被左旋的郯庐断裂平移了530 km。郯庐断裂在大别山地区突然终止于超高压变质地体的南部,并且不通过沿长江一带的前陆褶皱带。据此认为,该地区中生代沿郯庐断裂带的左行平移曾被转换成向南的逆冲,并且导致了超高压变质岩的剥露。碰撞期后的喜马拉雅型的陆内逆冲并伴随侵蚀作用可能是中国极高压变质岩石剥露的主要动因。  相似文献   
24.
本文介绍运用两个正交变换求出二次判别函数的方法。指出,该方法可以对二次判别函数进行优选,比逐步判别效果好.还指出,当存在大量预报因子时,如果首先用逐步回归或逐步判别方法对预报因子进行初选,则既可以做到计算稳定,还能进一步提高判别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