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0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65篇
大气科学   25篇
地球物理   13篇
地质学   174篇
海洋学   1篇
综合类   4篇
自然地理   34篇
  2021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23篇
  2002年   34篇
  2001年   21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16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11.
中国区域闪电分布和闪电气候的特点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利用1998年1月1日到2003年12月31日TRMM卫星探测到18~38°N、74~123°E闪电资料,对中国区域年、季、日发生闪电频数和随经纬度变化,闪电密度分布和闪电气候特征进行了计算分析。结果表明:中国陆地区年均日发生总闪电数约54600次,白天占到54.47%,夜间占到45.53%,昼夜比为1.2。日闪电频数的年变化是双峰值,闪电主要发生在4~9月,占年总闪电的92%。4月中到5月中旬为次峰值,主峰值在7月中到8月中旬,占年总闪电的43.4%,夏季6~8月占到60%,11月到次年2月发生闪电很少,仅占年总闪电的0.4%以下。日变化以单峰值为主,峰值范围宽,年均每小时达到2275次左右,傍晚18时达到最高峰值,占到日出现闪电的9.1%,上午9~11时达到日变化的最低谷,仅占日出现闪电总的3%,闪电峰值是低谷的12倍,说明中国区域闪电高发时间主要在傍晚。中国区域年均发生闪电频数随纬度的变化要比随经度的变化大,沿海的陆地区出现闪电频数比内陆区高,内陆区比海区高,东部比西部高的特点。4个季节发生闪电峰值的日变化时间表明,不同季节出现闪电峰值的日时段不同,冬季主要在中午,秋季主要在下午,春季主要在晚间,夏季主要在傍晚。中国区域年均白天、夜间和昼夜不同闪电密度分布表明,东部比西部高,闪电高密度区相对较集中。区域对比说明,白天发生闪电  相似文献   
212.
耐旱藓类的抗旱生理及其机理研究   总被引:15,自引:8,他引:15  
耐旱藓类广泛分布于干旱及半干旱地区。本文综述分析了苔藓植物的耐旱能力和适应耐旱的形态结构和生理特征,从细胞和分子水平,对苔藓植物的耐旱机理进行了综述,并展望了我国苔藓植物的耐旱生理生态学研究前景。  相似文献   
213.
利用树轮资料重建黑河近千年来出山口径流量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5  
依据黑河上游流域内获取的树木年轮样本和该河上游及出山口水文站径流资料,利用树木年轮水文学的原理和方法,建立了年轮年表.年表与河流径流量的相关关系,重建了黑河上游及出山口径流.得出在距今1319a以来,黑河莺落峡出山口最大年径流量为26.74×10~8m3/a,最小为6.44×10~8m3/a,年际变率Cv=4.17,多年平均为15.284×10~8m3/a.特枯、偏枯水年以及平水年、特、偏丰水年出现的概率分别为18.9%,23.9%,20.5%.19.0%,17.7%.相对而言,枯水年稍多一些.持续5a以上的枯水段出现过37次,共358a,持续最长的枯水段达22a;丰水段为38次,共390a,最长达39a.这两种现象仅占总数的一半,另一半是2~3a间的丰、枯水循环和平水期.小周期循环是出山口径流量的主要变化方式.同时也有较明显的中、长周期变化.据历史文献记载中所描述张掖(原甘州)旱涝灾害与出山口年径流量的对比中,旱灾的吻合率高达80%以上.而涝灾也在60%以上.从中长周期的变化趋势来看,目前在全球气候变暖背景下,出山口径流量正处在一个百年尺度的丰水期中.这一结果是目前我国在利用树木年轮重建千年以上长度水文资料的首例工作.它为黑河流域经济发展、生态环境保护以及合理利用地表水资源提供重要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14.
利用NOAACHAIN监测近10 a来中国西北土地覆盖的变化   总被引:15,自引:9,他引:15  
近10 a来, 中国西北地区土地覆盖发生显著的变化. 利用基于遥感的中国西北土地覆盖动态监测系统NOAAAVHRR Processing Chain (NOAACHAIN), 预处理1 990年7~8月和1999年7~8月NOAAAVHRR影像资料, 对预处理过程的大气纠正和几何纠正方法及有关参数的计算进行详细的介绍. 对计算的参数NDVI进行统计, 获取两个时期土地覆盖变化的数据. 从NDVI差值分布图可以看出中国西北植被指数普遍减小, 植被退化严重, 严重退化的地区主要分布在青海东部农牧交错区、新疆的天山地区和塔里木河下游的"绿色走廊"地带等;中度退化地区分布在青海的柴达木盆地、新疆的准葛尔盆地和塔里木盆地南部、甘肃的民勤地区、陕西北部和甘肃庆阳地区北部等. 植被增加的地区主要分布在伊利河流域、新疆北部、青海南部、甘肃兰州附近和陕西的秦岭等局部地区.  相似文献   
215.
中国的多年冻土──过去与现在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下载免费PDF全文
邱国庆  程国栋 《第四纪研究》1995,15(1):13-22,97
中国多年冻土区的总面积约占中国陆地面积的22.4%,达2150000km2。多年冻土的分布特征受气候条件在三度空间的变化所制约。自晚更新世以来,其分布情况已有相当的变化。在东次冰期最盛期,东北地区多年冻土南界曾推进到北纬41—42°,在全新世暖期,南界向北退缩,但晚更新世形成的冰楔和多年冻土至今仍存在于大兴安岭北部,全新世中期严寒期冻土有所扩展并形成冰楔。随着气候变化,中国西部高山和高原区高海拔冻土的分布下界已上移800—1000m,但高山和高原的主要部分仍处于冰缘环境,有的地方在全新世还发育了共生型多年冻土。  相似文献   
216.
饱水砂土反复冻融时成冰条件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4,他引:4  
王家澄  程国栋 《冰川冻土》1992,14(2):101-106
  相似文献   
217.
中国区域冻土研究的回顾和展望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我国系统的区域冻土研究是从新中国成立以后才开始的。解放前只有少数日本人在东北做过一些零碎的调查工作。解放以后寒区的经济建设推动了冻土水文地质和工程地质的研究工作,同时也带动了区域冻土的研究。特别是东北大、小兴安岭森林资源的开发和水利工程的兴建,青藏公路及乌鲁木齐至库尔勒公路的修筑,揭开了区域冻土研究的序幕。通过三十年来区域冻土的研究工作,对我国多年冻土的分布及其影响因素的了解有了质的飞跃。从而确立了我国作为世界冻土第三大国的地位。  相似文献   
218.
以中国寒区旱区特有的自然背景为研究基础,将40多年针对寒区旱区自然资源、生态环境、工程建设、经济建设等研究中积累的大量的特色数据进行分类。从方便数据采集和数据应用出发,将专业特色数据以关系数据、空间数据、二进制数据和文本数据的形式分三级数据库群结构组建成寒区旱区资源环境研究特色数据集。从共享机制和共享技术两方面对数据共享的几个主要因素进行了说明。同时就如何在以高性能计算和网络为核心开展深层次的数据服务方面,从数据平台建设、基于Web的远程计算和数据网格3个方面进行了尝试。  相似文献   
219.
基于曙光3000计算环境的寒旱区资源环境数据平台建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寒区旱区资源环境研究中已积累的大量特色数据、应用模式和程序的分析,对分布式网络环境中的数据采集与管理、应用模式和程序的移植集成、应用程序与数据的交互访问等技术进行了讨论,提出建立由数据中心、中间件服务、应用服务、一站式管理组成的数据平台是提高数据利用效率,方便实现数据与应用集成,提高科研效率的一种有效途径之一.对数据平台建设的主要思路及实现技术进行了详细讨论,并在实验基础上,初步建立了基于曙光3000高性能计算环境的寒区旱区资源环境数据平台,为以后的数据网格建设做了一定的技术准备.  相似文献   
220.
青藏高原多年冻土沉积物中埋藏植物DNA特征的初步分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多年冻土沉积物长期处于负温及封闭条件下,使得其中埋藏植物材料得到较好的保存,成为获取古DNA分子的理想材料.采用常规的CTAB法提取多年冻土中埋藏植物材料的DNA,并用琼脂糖凝胶凝胶电泳检测.结果表明,从多年冻土埋藏植物材料中可以提出DNA,而且所提出的DNA不仅具有降解的小分子量DNA分子,而且还有大分子量DNA.提取的埋藏植物材料的DNA多呈棕褐色,指示了在埋藏过程可能发生一定的聚合.电泳结果表明,随埋藏时间的增加(深度增加),埋藏植物材料中DNA含量呈下降趋势.由于埋藏植物材料在不同时代的多年冻土中均有发现,其DNA分子的提取为深入研究其特征所带遗传信息,重现植物大分子物质在地质历史中的演化提供了可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