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81篇 |
免费 | 7篇 |
国内免费 | 65篇 |
专业分类
大气科学 | 25篇 |
地球物理 | 13篇 |
地质学 | 176篇 |
海洋学 | 1篇 |
综合类 | 4篇 |
自然地理 | 34篇 |
出版年
2021年 | 2篇 |
2016年 | 1篇 |
2015年 | 2篇 |
2014年 | 3篇 |
2013年 | 9篇 |
2012年 | 8篇 |
2011年 | 5篇 |
2010年 | 3篇 |
2009年 | 2篇 |
2008年 | 15篇 |
2007年 | 13篇 |
2006年 | 17篇 |
2005年 | 17篇 |
2004年 | 16篇 |
2003年 | 23篇 |
2002年 | 34篇 |
2001年 | 21篇 |
2000年 | 15篇 |
1999年 | 16篇 |
1998年 | 4篇 |
1997年 | 3篇 |
1996年 | 3篇 |
1995年 | 1篇 |
1993年 | 2篇 |
1992年 | 1篇 |
1991年 | 1篇 |
1990年 | 1篇 |
1989年 | 1篇 |
1988年 | 2篇 |
1987年 | 1篇 |
1984年 | 3篇 |
1983年 | 2篇 |
1982年 | 1篇 |
1981年 | 2篇 |
1980年 | 1篇 |
1979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2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31.
132.
生态经济研究中的整体性视角 总被引:1,自引:15,他引:1
在简要介绍整体性视角含义的基础上,总结了生态经济学基本思想、主要问题、学科演替、新兴领域及未来研究主题中体现的整体性视角.分析了传统的水资源社会经济循环规律研究的劣势,在简单介绍了上升性(效率)、发展能力、恢复力和可持续性等指标及其含义后,开发了整体性视角下的水资源社会经济循环规律研究框架.最后系统地总结了整体性视角在... 相似文献
133.
134.
青藏高原隆升对西北干旱气候形成影响的模拟(Ⅰ):对大气环流影响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青藏高原隆升对西北干旱区大气环流影响的研究,对于理解西北干旱区的成因有重要的意义.本文通过三个数值试验,初步探讨了高原隆升前和隆升至临界高度时,北半球特别是我国西北地区大气环流场与现在的差异.结果表明,青藏高原隆升对北半球特别是西北地区海平面气压场、500 hPa高度场、100 hPa高度场有明显的影响;高原隆升前和隆升至临界高度时,北半球绝大部分地区海平面气压场、500 hPa高度场、100hPa高度场都比现在偏低.不同季节时,各环流场变化的情况也基本一致.高原隆升至临界高度时已经对北半球特别是西北地区的环流形势产生了较大的影响,这将导致西北地区气候条件发生较明显的变化. 相似文献
135.
136.
局地因素对多年冻土分布的影响及其对青藏铁路设计的启示 总被引:67,自引:0,他引:67
青藏铁路的修建面临着高温、高含冰量冻土和气候转暖的难题. 要解决这一难题, 确保青藏铁路的成功, 必须将以往在冻土区筑路常用的以增加热阻为手段的消极的保护冻土原则, 改变为以“冷却地基”为手段的积极的保护冻土原则. 文章挖掘了由局地因素影响造成的多年冻土“异常”分布的众多实例, 并分析了这些局地因素通过改变辐射、对流和传导, 对多年冻土生成和保存的作用机理, 用自然过程长期作用的结果证明“冷却地基”的方法是可行的. 领悟多年冻土“异常”分布为我们提供的启示, 可以有目的地选用路堤填料和构思新的路堤结构, 用以调控辐射、调控对流、调控传导和综合调控, 以达到“冷却地基”的效果, 抵消气候转暖的影响, 确保青藏铁路的安全和稳定. 相似文献
137.
青藏铁路路基表面温度及融冻指数预测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利用青藏铁路沿线沱沱河和那曲气象站的历史气温资料, 采用趋势和波动外推方法预测2010年代两站气温, 以此作为青藏铁路路基表面热力学模式的输入, 计算输出路基表面辐射温度, 然后采用年振幅方法计算2010年代融化指数和冻结指数及融冻比. 结果表明: 与1990年代相比, 2010年代除沱沱河冬季月平均路基表面温度稍有下降外, 沱沱河和那曲地区路基表面温度预测值都有较大幅度的上升. 其中, 沱沱河地区是夏季温度上升较大, 升幅达到0.8 ℃;而那曲地区则是冬季温度上升较大, 升幅达到0.6 ℃. 沱沱河夏季路基表面融化指数明显增大, 冬季冻结指数略有减小, 预测融冻比的升幅在8%以上, 达到0.85;融冻比目前仍然保持在1以下, 表明其冻结能力依然占优势, 但其优势已经在明显减弱, 即多年冻土在向退化的方向发展. 那曲路基表面融化指数增大而冻结指数减小, 使得融冻比大幅度跃升, 融冻比的升幅超过10%, 达到1.79. 总之, 与1990年代相比, 2010年代沱沱河和那曲地区路基冻土有明显向融化方向发展的趋势. 相似文献
138.
绿水及其研究进展 总被引:28,自引:6,他引:28
从水循环的角度分析,全球尺度上总降水的65%通过森林、草地、湿地和雨养农田的蒸散返回到大气中,成为绿水流(绿水),仅有35%的降水储存于河流、湖泊以及含水层中,成为蓝水。目前的水资源评价多集中于可见的、可以被人类直接利用的蓝水资源,忽略了绿水资源的评价和管理。绿水最初被定义为蒸散流,是流向大气圈的水汽流,后来被定义为具体的资源,即绿水是源于降水、存储于土壤并通过植被蒸散发消耗掉的水资源,尤其在雨养农业区是重要的水资源。介绍了绿水的概念,绿水在陆地生态系统中的作用,综述了绿水评价研究的进展、影响绿水流的因素、全球绿水资源状况和水安全等,展望了未来绿水研究,指出应将绿水资源纳入水资源评价之中,开展绿水管理、绿水和蓝水综合利用研究,自然生态系统与粮食生产绿水均衡利用研究。 相似文献
139.
140.
从地表能量平衡各分量特点论青藏高原多年冻土工程中的冻土保护措施 总被引:6,自引:5,他引:6
多年冻土的形成、发展和存在状态与地表能量平衡中各要素的变化特征密切相关,青藏高原地表能量平衡方程中各要素的变化具有如下特点:1)年总净辐射和年总辐射量均比较高;2)地表反照率一般较低,绝大多数下垫面类型的反照率在0.4以下;3)大部分地区地表的地气热交换总量中,蒸发耗热较小,感热交换量远大于蒸发耗热量,占辐射平衡总量的70%左右;4)目前大部分多年冻土地区的土壤热通量为正值,导致多年冻土处于退化过程中.针对高原地区辐射比较强的特点,在青藏公路五道梁北坡进行了减少沥青路面辐射增温的试验.结果表明:在沥青路面刷涂白色或浅色涂料可以有效保护沥青路面下的多年冻土,其中白色路面可以使路面下4 m处的地温降低1℃以上.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