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9篇
大气科学   50篇
地质学   3篇
自然地理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3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51.
青海高原近40 a降水变化特征及其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总被引:13,自引:3,他引:13  
 利用青海省1961-2002年26个代表站逐日雨量资料和高原东部地区10个站的降水自记资料,分析了近40 a来降水量、雨日、雨强的气候变化特征。结果表明:青海高原近40 a来年降水量无明显的变化,但夏半年降水量呈减少趋势,冬半年降水量呈明显的增多趋势;夏半年降水量和雨日虽在减少,但降水强度在增大;夏半年降水量的减少主要是降水日数的减少造成的,而冬半年降水量的增加是由于雨日增多和每个降水日平均雨量的增大所造成;随着气候变暖,夏、秋季降水明显偏少,出现暖干化的气候趋势。  相似文献   
52.
对青海省8个农气观测站的草本植物物候期现象的变化及及其对气候变化响应的回归分析。结果表明:①草本植物自然物候现象存在着明显的地域性。②草本植物最初至最后的自然物候现象出现期呈现出作物生长季延长的趋势。③草本植物物候对气温的响应:上年10月至当年4月平均气温升高1℃,全省草本平均萌动期提早2.2d左右,平均展叶期提早3.9d;上年10月至当年9月平均气温升高1℃,平均黄枯期提早0.4d,萌动期至黄枯期平均间隔日数延长约4.5d,①草本植物物候对降水的响应:上年10月至当年4月降水量增多10mm,全省草本平均萌动期提早1.5d,平均展叶期提早0.9d;上年10月至当年9月降水量增多10mm,萌动期至黄枯期平均间隔日数缩短0.8d.(5)草本植物物候对日照的响应:各物候均不明显。  相似文献   
53.
近年来,县级气象局在测报、服务工作的基础上,增加了人工影响天气、雷电防护、生态环境监测等新领域的工作。我们只有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坚持以人为本,坚持“公共气象、安全气象、资源气象”理念,用新思路、新举措和新方法解决实际问题,才能主动适应气象事业改革发展的新形势。  相似文献   
54.
基于青海高原1961 - 2018年47个气象站昼夜雨量数据, 分析了青海高原及各生态功能区的昼夜雨量及雨日的时空变化特征。结果表明: 近58年来, 青海高原昼夜雨量空间分布基本一致, 总体表现为东南向西北减少, 夜雨日多于昼雨日分布。青海高原昼夜雨量总体均呈增多趋势, 昼雨量的增加速率大于夜雨量; 从空间分布来看, 柴达木盆地西部、 东部农业区大部及青南牧区南部少数地区昼夜雨量呈减少趋势, 而柴达木盆地东部、 环青海湖地区、 青南牧区大部昼夜雨量均呈增多趋势。青海高原昼雨日略有增加, 夜雨日有减少趋势; 在地域上, 柴达木盆地昼夜雨日增多趋势明显, 而东部农业区昼夜雨日减少趋势明显。青海高原昼夜雨量分别呈2 a、 3 a的周期。近58年来, 青海高原、 东部农业区、 环青海湖地区、 柴达木地区昼雨量均无明显的突变现象, 仅青南牧区昼雨量在2003年前后存在明显突变现象; 青海高原、 东部农业区、 青南牧区夜雨量无明显突变现象, 环青海湖地区、 柴达木盆地夜雨量分别在1979年、 2003年出现了突变现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