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3篇
  免费   68篇
  国内免费   157篇
测绘学   43篇
大气科学   141篇
地球物理   48篇
地质学   219篇
海洋学   22篇
天文学   16篇
综合类   45篇
自然地理   54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18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18篇
  2014年   27篇
  2013年   20篇
  2012年   29篇
  2011年   27篇
  2010年   25篇
  2009年   27篇
  2008年   25篇
  2007年   20篇
  2006年   23篇
  2005年   32篇
  2004年   21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21篇
  2000年   17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14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11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3篇
  1979年   1篇
  1965年   1篇
  1958年   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8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41.
442.
高尚玉  孙武 《中国沙漠》2011,31(5):1348-1349
西藏高原是中国沙漠化问题十分突出、过程十分典型的正在发展的重要区域之一。20世纪90年代以前,有关西藏土地沙漠化的研究基本上处于空白。原中国科学院兰州沙漠研究所所长、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中国沙漠和沙漠化科学的奠基人朱震达先生在1989年了解到西藏地区严重的沙漠化问题后,以战略科学家独具的眼光,决定组织科技人员开展西藏地区沙漠化的调查研究及典型区风沙灾害的防治规划和设计。  相似文献   
443.
高压旋喷注浆法加固已竣工桥涵地基具有针对性和技术优势;同时具有对桥涵损伤小、费用低、进度快、较小影响道路行车,加固质量后效果可靠等优点。该技术已在太旧高速公路上得到了成功应用  相似文献   
444.
砂岩储层中有机酸对主要矿物的溶蚀作用及机理研究综述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砂岩储层中有机酸对矿物的溶解和沉淀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次生孔隙的发育。研究发现,有机酸之所以能提高石英的溶蚀速率和长石的溶解度,主要是由于在矿物的表面及溶液中形成络合物,有效地降低了矿物表面反应的活化能及溶液中硅、铝离子浓度的结果。有机酸与粘土矿物的吸附或催化反应可抑制长石等其他矿物的溶解。有机酸与CO2一起共同控制着体系中碳酸盐的溶解或沉淀。  相似文献   
445.
库姆塔格沙漠古水系变迁与沙漠地貌的形成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通过库姆塔格沙漠现场考察, 借助卫星遥感影像并结合地形图和相关研究文献, 对库姆塔格沙漠古水系变迁及其与沙漠地貌形态的形成和变化关系进行了研究, 初步认为: 阿尔金山北麓洪积扇发育和古水系变迁奠定了库姆塔格沙漠形成和演化的基础。第四纪初期阿尔金山强烈抬升之后, 大量剥蚀物质通过洪水搬运, 在阿尔金山北麓堆积, 形成巨厚的第四纪洪积扇层。洪积物不断堆积过程抬高了洪积扇前缘海拔高度, 导致洪积扇和古水系逐渐向海拔较低的右侧(东) 偏转发育和变迁。受卡拉塔什塔格-多坝沟一线的低山阻挡, 洪水携带剥蚀物在低山北侧堆积少而导致低山北侧的洪积扇海拔比其西部海拔低是洪积扇和古水系向右侧(东) 偏转发育和变迁主要原因。当阿尔金山隆升稳定后, 古水系的功能由对剥蚀物搬运转变为对洪积扇的冲蚀, 在洪积扇上形成冲蚀浅沟。流水进一步冲蚀洪积扇层和底部基岩, 形成了恰什坎萨依、厄格孜萨依、梭梭沟、八龙沟、多坝沟等冲蚀沟谷。同时, 流水不断改造 洪积扇, 形成了沙漠地貌的基本框架。库姆塔格沙漠是在流水地貌的基础上, 经过强烈的风蚀风积作用塑造, 形成了“帚状”形态和“羽毛状沙丘”独特的沙漠地貌景观; 广布于沙漠中的砾石体是洪积扇发育完成及沙漠形成后在较短时间里发生的大规模洪水事件的产物, 是古水系对剥蚀物的又一次搬运和堆积所致。  相似文献   
446.
基于RAGA-BP神经网络模型的三江平原地下水资源预测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采用基于实数编码的加速遗传算法(RAGA)代替传统的最小二乘法以优化GM(1,1)模型参数,并与BP人工神经网络相组合,形成了基于RAGA的等维灰色递补BP神经网络预测模型.运用此模型对三江平原创业农场地下水埋深进行动态预测,BP神经网络结构确定为3:12:3,预测结果的相对误差只有2.33%,与传统的GM(1,1)模型和BP神经网络模型预测结果相比,预测精度显著提高.通过此模型预测,从2007年到2012年,该地区地下水平均年下降0.3 m.  相似文献   
447.
基于SPEI指数的近53年河南省干旱时空变化特征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干旱在中国发生较为频繁,对农作物的影响较大。基于1961-2013年实测气象资料,利用标准化降水蒸散指数(SPEI)定量分析了河南省不同时间尺度干旱发生频率和发生强度,揭示了该地区干旱发生的时空演变特征及干旱发生的原因。结果表明:SPEI值能较好地反映河南省干旱的变化特征;随着时间尺度的减小,SPEI值波动幅度增加,干旱发生频率增加。近53年河南省干旱发生频率总体呈上升趋势,且各地区之间分布不均匀。周口地区发生频率最高,达35%以上;豫中和豫西地区最低,为26%左右。四季中以春、夏两季干旱发生最为严重,其次为秋季,冬季最弱。在年际变化方面,1966-1968年、1998-2000年和2011-2013年发生了大范围的持续干旱。干旱发生强度呈现豫北和豫西偏东地区高,豫东和豫南北部地区低特点;干旱发生强度最强的地区为安阳,为22.18%,最弱的地区为驻马店,为16.60%。  相似文献   
448.
目的:探讨中心气道原发肿瘤的CT表现,提高该病的CT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189例中心气道原发肿瘤患者的基本临床资料及CT表现。分析内容包括:患者的性别、年龄,肿瘤的生长部位、大小、形态、边缘、密度、强化程度、纵隔淋巴结及肺内情况。结果:男138例,女51例;患者年龄3~84岁(平均年龄56.3岁±17.7岁);恶性肿瘤165例、良性24例;肿块直径3~67mm,平均(25±18.6)mm;肿块位于气管73例,隆突8例,左主支气管37例,右主支气管28例,中间段支气管12例;肿块表现为管内型35例,管壁型29例,管外型6例,混合型88例;病变表面光滑40例,不光滑118例,宽基底138例,窄基底20例;37例肿瘤内有坏死,3例瘤内有钙化;47例纵隔及肺门淋巴结肿大,12例合并肺内转移,8例合并胸腔积液,75例合并肺不张及阻塞性肺炎。结论:不同类型的中心气道肿瘤在CT影像表现上具有一定特点。  相似文献   
449.
介绍了水下砼灌注中砼质量易变的原因及其所造成的危害。为确保水下砼质量 ,在分析粗集料于砼上返过程中受力情况的基础上 ,建立了选择粗骨料的数学模型 ,并在实际中得到应用。最后还提出了一些建议和说明。  相似文献   
450.
南京地区紫外辐射初步研究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采用简化型辐射传播模型计算了南京地区到达地表的太阳紫外辐射(UV辐射),同时根据地面紫外辐射的观测资料分析了南京地区紫外辐射的年变化、晴天与阴天的变化规律及与太阳总辐射的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