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篇
  免费   20篇
  国内免费   29篇
测绘学   5篇
大气科学   40篇
地球物理   6篇
地质学   28篇
海洋学   6篇
综合类   4篇
自然地理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71.
测绘工程专业“地籍测量学”课程教学改革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赵军华  李笑娜  田华 《测绘通报》2011,(6):90-91,94
社会发展与技术进步带动了地籍测量学理论与实践的不断发展。为适应新时期地籍测量工作需要,地籍测量学的教学改革势在必行。笔者结合所在学校的教学改革实际情况,探讨测绘工程专业地籍测量教学改革的一些措施与经验。  相似文献   
72.
齐倩倩  朱跃建  陈静  田华  佟华 《大气科学》2022,46(2):327-345
基于GRAPES(Global and Regional Assimilation Prediction System)全球预报系统(GRAPES-GFS)的2018年9月至2019年8月的分析场和35天预报的试验数据,对该系统延伸期次季节预报进行误差诊断和预报能力分析.结果表明,该系统可描述2018冬季及2019年夏...  相似文献   
73.
在库岸、公路等工程建设中,滑坡灾害始终制约着工程的发展,给工程的安全带来极大的威胁,为了提高滑坡的勘查和治理水平,本文在分析滑坡类型的基础上,结合相关的工程设计经验,从滑坡调查、可行性调查阶段、设计阶段勘查、施工阶段勘查等角度对滑坡进行治理设计,以确保滑坡工程的安全可靠、经济合理和技术可行,为相关工程的滑坡灾害处理提供一定的指导和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74.
论文针对滕东矿区具体的采矿地质条件,通过建立地表移动观测站、获取地表移动观测数据并进行数据处理与分析,研究了相邻工作面先后开采过程中关键层对上覆岩层与地表变形的影响规律,得到了可靠地结果,为相似采矿地质条件下开采设计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75.
砂性土地基中海上风机吸力桶基础水平承载特性对海上风机稳定性至关重要。本文通过室内模型试验,对不同荷载循环比作用下砂性土地基吸力桶基础水平承载特性进行了研究。试验表明:当循环荷载比ζb=0.33时,吸力桶基础累积变形在循环过程中变化不大; 当循环荷载比ζb=1.0时,吸力桶基础累积变形随循环次数增加一直增大并且有继续增大的趋势,循环结束后,ζb=0.33及ζb=1.0的循环累积变形分别为0.006D、0.149D。在ζb=0.33及ζb=1.0的水平循环荷载作用下,50次循环结束后累积旋转角度分别为不同循环荷载比作用下第1次循环累积转角的1.43倍和1.76倍,随着循环次数增加,旋转中心的位置逐渐向上移动,最终稳定在砂面以下0.8L处左右。研究结果可为砂性土地基海上风机吸力桶基础的设计与施工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6.
西北太平洋台风活动与大气季节内振荡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李崇银  潘静  田华  杨辉 《气象》2012,38(1):1-16
本文综合介绍了大气季节内振荡与西北太平洋台风活动关系的最新研究结果。主要内容是:大气MJO的活动对西北太平洋台风的生成有比较明显的调制作用,在MJO的活跃期与非活跃期西北太平洋生成台风数的比例为2:1;而在MJO活跃期,对流中心位于赤道东印度洋(即MJO第2~3位相)与对流中心在西太平洋地区(即MJO第5~6位相)时的比例也为2:1。在MJO的不同位相,西太平洋地区的动力因子和热源分布形势有很明显不同。在第2~3位相,各种因子均呈现出抑制西太平洋地区对流及台风发展的态势;而在第5~6位相则明显促进对流的发生发展。这说明MJO在不断东移的过程中,将影响和改变大气环流形势,最终影响台风的生成。对多台风年与少台风年850 hPa的30~60 d低频动能距平合成分析表明,在多台风年有两个低频动能的大值区,其中最显著的是低频动能正异常位于菲律宾以东15°N以南的西北太平洋地区,此区域正好为季风槽所在的位置。而少台风年的情况与多台风年相反,从阿拉伯海东部经印度半岛、孟加拉湾一直到我国南海地区,都是低频动能的大值区,最大的低频动能中心位于印度半岛和我国南海南部;而菲律宾以东的西北太平洋是低频动能的负距平区,季风槽偏弱,对台风生成发展不利。200 hPa速度势场清楚表明,多台风年(少台风年)在菲律宾以东的西北太平洋上表现为高层辐散(辐合),增强(减弱)该地区的上升气流,有利于(不利于)台风的生成。大气季节内振荡(ISO)对西北太平洋台风路径影响的研究表明,大气ISO)流场对台风路径预报有重要参考意义。其结果表明,台风生成时850 hPa低频气旋(LFC)的正涡度带(特别是最大正涡度线)走向往往预示着台风的未来走向;200 hPa的低频环流形势对台风的路径也有一定的指示作用,与200 hPa低频反气旋(LFAC)相联系的200 hPa强低频气流对台风起着引导气流的作用。  相似文献   
77.
高温中暑气象等级评定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陈辉  黄卓  田华  吴昊 《应用气象学报》2009,20(4):451-457
在全球气候变化的大背景下, 高温热浪天气频繁出现, 由其引发的群发性中暑事件不断发生。为了有效预防极端高温天气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利用全国358个重点城市1996-2005年逐日地面气象观测资料, 通过对气象要素与中暑的相关分析, 选择炎热指数为气象指标对引发中暑的气象条件进行了等级划分, 同时考虑不同程度高温天气的持续时间确定了高温中暑气象等级, 分别为可能发生中暑、较易发生中暑、易发生中暑和极易发生中暑4个等级。利用武汉市1994年和1995年7 -8月中暑人数与高温中暑气象等级进行对比分析, 结果表明:两者具有较好的对应关系。  相似文献   
78.
通过对松辽盆地东南部区域地质资料综合分析及铀资源区域钻探评价,基本查明了目的层泉头组、姚家组、四方台组岩相古地理、岩性与砂体特征。通过对目的层岩石形成的地球化学环境研究,识别和划分了原生地球化学类型和后生蚀变作用类型,原生地球化学类型有原生氧化和原生还原类型,后生蚀变作用类型有油气、煤层气还原作用和后生氧化作用类型。对比研究了原生地球化学类型及后生蚀变作用类型岩石、矿物及化学成分特征,提出了油气、煤层气还原后生蚀变作用识别标志。认为原生含炭质砂岩铀有强烈的沉积预富集,油气、煤层气还原作用中有铀的叠加富集。  相似文献   
79.
1998年6月下旬长江中下游强降水过程成因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国家气象中心的有限区域预报模式,对1998年6月下旬发生的一次强降水过程进行了数值试验,并通过对风场、水汽场、垂直速度场等变量的诊断分析,对降水过程的成因进行了初步探讨。分析结果显示,北方南下的干空气与西南暖湿气流在长江中下游地区形成的切变和西南低空急流是造成这次大暴雨的主要天气尺度系统,而沿切变线移动的中尺度系统对降水的增强起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0.
芝罘群分布于烟台市区北部芝罘岛、崆峒岛、担子岛等岛屿上,自下而上划分为老爷山组、兵营组及东口组。东口组为新建岩石地层单位,该群岩石组合为白云母钾长片麻岩、含电气石钾长石英岩、钾长石英岩、镜铁矿钾长石英岩、石英岩、白云母石英片岩夹黑云片岩、透辉变粒岩及大理岩等,其原岩为富钾、铁、硼的长英质碎屑岩夹粘土岩及富镁碳酸盐岩,兵营组单颗粒锆石U-Pb年龄为2171Ma,其成岩时代属古元古代早期,芝罘群区域上可与辽东地区古元古代榆树砬子群对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