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24篇
大气科学   47篇
自然地理   1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3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3篇
  1986年   4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3篇
  1977年   1篇
  1976年   1篇
  196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06 毫秒
21.
气候变暖对中国水稻生产可能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张宇  王馥棠 《气象学报》1998,56(3):369-376
利用随机天气模型,将大气环流模式预测的气候情景与水稻模式相链接,研究了气候变暖对中国水稻生产的可能影响。结果表明,大气中CO2浓度加倍,中国水稻主产区适宜水稻生长的日数将延长6~11d,积温增加220~330℃·d。积温的相对增长率由南向北呈增长趋势。水稻产量形成期低温天气出现频率将减少,而高温天气出现的频率增加。若品种与播种、移栽期不变,水稻产量将下降;而若通过改变品种使作物生育期基本保持目前的状况,减产幅度将比品种不变时明显偏小,部分地区还有可能增产。  相似文献   
22.
我国粮食产量气象分量的周期波动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馥棠  王石立 《气象》1989,15(1):9-12
  相似文献   
23.
王馥棠 《气象》1986,12(1):38-42
前言 农业气象预报是农业气象科学的一个分支学科,它是气象为农业生产服务的有效途径之一。它的作用是一般天气预报所不能替代的,特别是在我国的四化建设中,为夺取农业的高产和稳产,它必将获得日益广泛的应用。近年来,世界范围的气候“异常”频繁发生,迫使各国政府不得不在不同程度上重视并加强农业气象预测预报的研究和应用。这些因素都进一步促进了农业气象预报科学地发展,并在农业生产中产生日益明显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24.
近20年气候变暖对东北农业生产水热条件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40,自引:6,他引:40       下载免费PDF全文
针对东北气候变化影响研究中对增温正效应关注较多, 而对水热匹配等综合影响研究不够的情况, 利用东北地区1961~2000年56个气象站的气象资料, 对近20年东北气候变暖的特点, 温度升高的同时大气干湿程度及水热匹配状况的变化等相关现象进行了较详细的分析。提出东北气候变暖主要表现于冬季, 20世纪90年代变暖明显, 南部大于北部; 夏季增温幅度有限, 不很稳定, 仍时有温度偏低发生, 并同时出现高温日数增多等极端异常气候事件; 最低温度升高幅度大于最高温度的升高幅度, 导致温度日较差变小, 冬季更加明显; 大气水分盈亏状况和水热状况在10年时间尺度上没有明显的变化, 但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出现暖干化趋势, 并由春季转至夏季, 西部和南部比较明显, 对农作物不利等结论。为克服盲目性, 客观评估东北气候变化及其影响, 正确进行农业布局和种植结构调整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5.
二氧化碳浓度增加对冬小麦生长发育影响的数值模拟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根据国内外小麦生长模拟研究成果,借鉴荷兰学者的模拟思路,从作物生长的主要生理过程人手,综合考虑气候变暖与大气中CO2浓度增加等因素对作物生长发育和产量形成的影响,修正了在一级生产水平下冬小麦生长模拟模式,使得模式能够对CO2浓度的变化做出相应的反应。经资料检验,在当前CO2浓度下,冬小麦总干重和穗干重的模拟平均相对误差小于10%,其它器官干重及叶面积指数的模拟也取得了较好的结果。运用改进后的模式模拟试验了未来气候变暖和CO2倍增对冬小麦生长发育的可能影响。  相似文献   
26.
王馥棠  李郁竹 《气象学报》1964,34(3):355-368
本文分析了北京地区农业气候热量资源的空间分布与时间变化及其若干特点。结合主要作物的农业气候指标,对充分利用北京地区的农业气候热量资源作了初步探讨,提出了平原地区可以推广一年二作(包括稻一麦二作),山区可以进行二年三作的建议。这样可见充分利用本地区的热量资源,提高耕地的复种指数,进一步发展农业生产。 作者试图通过这个研究为北京地区的农业技术改革提供一些农业气候依据,同时摸索局部地区热量资源的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27.
黄土高原农业生产气候脆弱性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8,自引:0,他引:28  
介绍了农业生产的气候脆弱性概念和评估方案,并据此估算和分析了1990年和1997年黄土高原地区130个县市农业生产的气候脆弱性分布现状;然后利用IPCC推荐的最新GCM模拟结果确定了我国西北地区未来2010~2050年气候变化情景,在现有和设定的社会经济发展情景下分析了黄土高原农业生产的气候脆弱性可能变化,并讨论了有关农业可持续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28.
在冬小麦抽穗—灌浆期进行了水分胁迫实验,利用美国Licor公司生产的Licor-188B辐射量子照度仪及Licor-6400便携式光合作用测定仪,对水分胁迫引起的冬小麦光合生理生态变化进行了系统观测,系统地给出了冬小麦多种农业气象指标对水分胁迫的响应状况。在大量实测数据基础上,给出了包含辐射强度、温度及土壤水分因子的冬小麦叶片光合作用模式。该模式具有严格的理论推导过程和大量实验数据的支持,改进了传统水分胁迫对叶片光合速率影响的简单阶乘方法,从而为进一步准确推算水分胁迫对大田冬小麦光合作用的可能影响,以及水分胁迫对区域农业干旱的可能影响奠定了前提条件。该研究是冬小麦干旱预测模型的叶片子模型,为冬小麦农业干旱预测模型提供了丰富的基本参数,同时也为建立冬小麦干旱预测模型奠定了基本条件。  相似文献   
29.
世界气象组织(WMO)的农业气象委员会(CAgM)第七次会议于1979年9月17-28日在保加利亚首都索非亚举行.出席会议的有53个国家和6个国际组织的共108名代表,是历次会议中规模最大、参加国最多和代表最多的一次会议.会议审查总结了第六次会议以来所做的各项工作;重新安排了今  相似文献   
30.
作物模拟模型在农业气象业务应用中的研究初探   总被引:12,自引:8,他引:1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针对农业气象业务的需求,利用东北地区1971~2000年5个代表气象站的气象资料和作物资料,应用玉米生长模拟模型评估东北区域气象条件对玉米生长发育及产量形成的影响。探讨了作为评价标准的平均气候状态下平均模拟生物量的确定方法,提出了从生物量变化、温度和水分条件影响等方面进行实时动态评价和全生育期农业气象条件综合评价的方法,给出了实际评价个例。验证结果表明该方法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