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7篇
  免费   70篇
  国内免费   156篇
测绘学   39篇
大气科学   48篇
地球物理   103篇
地质学   234篇
海洋学   110篇
天文学   1篇
综合类   46篇
自然地理   52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22篇
  2019年   32篇
  2018年   25篇
  2017年   17篇
  2016年   25篇
  2015年   42篇
  2014年   34篇
  2013年   37篇
  2012年   30篇
  2011年   35篇
  2010年   38篇
  2009年   27篇
  2008年   31篇
  2007年   23篇
  2006年   36篇
  2005年   22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20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41.
吕波  王辉  何悦  周仲鸿 《地理空间信息》2021,19(12):164-168
运用聚集维数、网格维数、关联维数等地理数学方法,结合ArcGIS10.2软件研究空间结构特征及优化.研究发现:①辽宁省特色小镇空间聚集作用较强,西柳镇中心性明显,对其他特色小具有一定的吸附作用并在附近存在多分形特征;②在发展过程中特色小镇具有集中于线状区域的趋势.系统空间演化是以局部区域部分城市为节点,通过内部道路系统要素进行能量传递而形成的分形特征;③牛鸭维数β=0.9819趋近于1,表明辽宁省特色小镇之间的交通通达性较好;④加强特色小镇之间的合作、提高交通网络通达度、构建旅游空间格局对优化空间结构有重要影响.基于分形理论探寻空间结构特征及优化,为辽宁省构建特色小镇产业群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42.
复合地基变形控制设计新思想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变形控制设计一直是复合地基设计中的难点,现今提出了“变参数、变刚度、整体调平”的设计思想,同时指出了实现此设计思想的复合地基变形控制设计系统(DCDS)的开发流程。鉴于复合地基实践超前于理论的现实,为了完善“变参数、变刚度、整体调平”复合地基变形控制设计,最后指出了围绕这一设计思想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543.
严城民  王辉 《云南地质》1996,15(2):118-123
高黎贡山变质带南段的多期变质作用特征严城民,王辉(云南地勘局区调所)自1992年以来,云南省地矿局区域地质调查所第九分队在该区进行1:5万区调工作,在高黎贡山变质岩带中获得了大量可靠的叠加变质资料。初步认为:高黎贡山变质岩带至少存在晋宁期(区域动力热...  相似文献   
544.
海洋环流是海洋科学研究的1个焦点.本文首次建立了东中国海环流自适应数值模型.由于所设计的自适应网格既与边界适应,又在水深变化急剧的东海陆坡处得以加密,从而使坐标变换下的三维斜压模式克服了跨越陆坡计算这一难题,并以期获得更为精确的数值研究成果.该模型基于Lagrange时均观点,而非Euler观点.它可计算海域三维斜压流场,从而得到其风生-热盐-潮致Lagrange环流.模拟结果与实测及现有的数值研究结果比较,合理可信.其中黄海暖流的起源问题,计算结果与传统观点相悖,而与近期实测结果一致.本文为系列报道之首篇.  相似文献   
545.
王辉 《海洋信息》1996,(8):26-26
浙江省舟山市委、市政府最近在认真学习十四届五中全会精神、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制定了今后15年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远景规划。在这一规划中,舟山市把开发海洋作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战略,把构造海洋产业优势作为调整经济结构的主要方向,争取到2010年初步建成现代化海洋渔业基地和重要的港口旅游城市,成为全省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市(地)之一。  相似文献   
546.
为在2010年前把浙江省建设成为海洋经济大省,“九五”期间,浙江省将实施“科技兴海工程”。其基本思路是:依靠高新技术开发海洋资源,发展海洋产业,使全省的海洋开发从传统的农渔盐开发转化为港渔工贸游高度发达的现代海洋产业体系,建立起高层次、大规模的海洋开发新格局,到2000年,全省主要海洋产业的产值达到300亿元,科技进步因素在海洋产业产值增加值中的比重达到50%。  相似文献   
547.
渤海三维风生-热盐-潮致Lagrange余流数值计算   总被引:9,自引:4,他引:9       下载免费PDF全文
笔者基于一种三维斜压浅海Lagrange余流的弱非线性理论,湍粘性系数的处理引进了Richardson数,利用流速分解法,把作为强迫力的潮汐、风和热盐统一在一个模型中,考虑了黄海暖流余脉和黄河径流的影响,诊断计算并获得了渤海三维风生-热盐-潮致Lagrange余环流.同时,给出了潮致Lagrange余环流、风生环流和热盐环流,并且做了比较和分析.对渤海Lagrange余环流的三个主要涡旋形成机制进行了初步的探讨.最后,用实测资料对计算结果进行了检验,显示了结果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548.
In this paper,we collect 6 361 waveform data to calculate the shear wave splitting parameters from a regionalseismic network of 22 digital stations in Yunnan and its adjacent area from July 1999 to June 2005.By using thecross-correlation method,64 splitting events of 16 stations are processed.We also collect the splitting results ofeight earthquake sequences to present the characteristics of shear wave splitting in Yunnan and its adjacent areas.The orientations of maximum principal compressive stress of three sub-regions in this area are derived from theCMT focal mechanism solutions of 43 moderate-strong earthquakes provided by Harvard University by the P axisazimuth-averaging method.The principal strain rate at each observatory is deduced from the observations ofCrustal Movement Observation Network of China during the period from 1999 to 2004.In addition,the data of Pnaniso-tropy and SKS splitting of Yunnan and its adjacent areas are also collected.We have discovered from thisstudy that the continental lithosphere,as a main seismogenic environment for strong earthquake,can be dividedinto blocks laterally;the mechanical behavior of lithosphere varies with depth and can be divided into differentlayers in the vertical orientation;the information of crustal deformation obtained from GPS might be affected bythe type of blocks,since there are different types of active blocks in Yunnan and its adjacent areas;the shear wavesplitting in this region might be affected mainly by the upper crust or even the surface tectonics.  相似文献   
549.
根据野外调查得到的地震破裂以及同震位错分布,利用三维有限元模型研究了昆仑山口西MS8.1地震的同震位移场和同震应力场的分布,讨论了震后地震活动与同震应力场变化的关系。模拟的MS8.1地震同震位移场显示,东昆仑断裂带南北两侧的同震位移衰减程度存在差异,断裂带南部的同震位移衰减大于北部同震位移的衰减;同震应力场研究结果则表明,MS8.1地震的同震最大剪切应力主要集中在东昆仑断裂带的周边地区,最大剪切应力等值线沿断裂带密集分布,形成了高梯度带。MS8.1地震的发生使青藏活动地块区的地壳应力发生了剧烈的变化,可能导致研究区的地壳应力场得到松弛。库伦破裂应力的研究表明,昆仑山地震对其后发生的5次强余震有一定的触发作用,昆仑山口西MS8.1地震可能也触发了2003年的德令哈6.6级地震  相似文献   
550.
南海海-气通量交换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998年的"南海季风试验(SCSMEX)"已经过去10年了,SCSMEX启动的南海海-气通量试验研究也有10个年头.在SCSMEX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南海季风爆发期近海面层通量观测和湍流结构的观测研究"支持下,10年来在西沙实施了3次(1998年、2000年、2002年)海-气通量观测试验,开展了试验资料分析研究,重点是西南季风爆发前后海-气通量交换过程研究,辐射通量、感热通量、潜热通量、动量通量随天气条件的变化研究,海-气通量日变化,通量交换系数以及通量变化对低层大气、上层海洋的影响研究.对10年来南海通量研究作一回顾,对未来的通量观测研究计划特别是2008"亚洲季风年"西沙通量观测提出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