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篇
  免费   22篇
  国内免费   3篇
测绘学   1篇
大气科学   29篇
地球物理   1篇
地质学   14篇
  2016年   1篇
  2012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2篇
  1983年   3篇
  196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32.
本刊讯辽宁省气象白科技人员经过3年的攻关,研制成“辽宁省重大灾害性天气周年实时预报系统”。该项成果年前通过了有关专家的技术鉴定。专家们认为:该系统技术设计方案先进,研究内容丰富,转化业务迅速.实用性强.预报质量高.在数值预报产品释用、预报方法软件技术以及灾害性天气要素预报技术等方面有所创新,在成果的总体上进到国内领先水平。  相似文献   
33.
鲕粒的结构变化与成岩作用性质和强度的关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成岩作用是沉积物转化为变质岩之前的一系列重要作用的总合,成岩作用的性质和强度控制了岩石的总特征,因而研究成岩作用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关于成岩作用的定义和成岩阶段的划分等问题,多年来存在着很大的分歧。综合国内外常见术语和划分方案可将成岩作用划分为同生和准同生作用、成岩作用、后生作用和表生作用等五个阶段。通过岩石的组构类型和某些颗粒的结构特征及变化研究成岩作用,不失为一种常用而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34.
本刊讯 为了更好地调动业务科技工作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提高科技创新水平 ,推动气象事业发展 ,日前 ,经辽宁省气象局科学技术委员会评审 ,我省气象部门 12项业务科技成果榜上有名。获得 2 0 0 3年辽宁省气象科研成果奖的项目分别是 :一等奖 ,强降水综合诊断预报及洪涝预警系统研究 (辽宁省气象局 ) ;二等奖 ,利用卫星遥感资料监测评价洪涝灾害方法研究、气象环境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及预报方法研究 (辽宁省气象科学研究所 ) ;三等奖 ,市级天气预报业务流程 (营口市气象局 ) ,人工增雨作业中中尺度数值预报产品 (MM5 )的释用 (辽宁省气象科…  相似文献   
35.
阐述了航测内业编辑的主要工作步骤,提出程序解决的可行性。介绍了程序的主要思路,使用方法,提高了作业的自动化程度和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36.
本刊讯1996年末,我省一批气象科研成果通过有关专家的技术验收。这些为研成果有:锦州市气象局主持完成的“运用气象动态变化的演变特征做长期降水过程预报”、“运用气象动态变化原理制作长期预报”;营口市气象局主持完成的“海洋预报实时业务软件的开发应用”、“气象书能预报方法及其应用”;铁岭市气象局主持完成的“铁岭逐日气温MOS预报方法”;朝阳市气象局主持完成的“气象资料自动化检索、分析服务系统”;本溪市气象局主持完成的“数值预报产品在短期降水预报中的应用研究”;区域中心协调办主持完成的“计算机病毒监测导防治…  相似文献   
37.
硫代米蚩酮光度法测定痕量锇王延勇王英华(长春科技大学应用理学院,长春130026)近年来,就光度法测锇而言,有人提出了高灵敏度的测定体系,其摩尔吸光系数一般为105。本文研究了Os-TMK-OP-乙醇超高灵敏度显色体系光度法测锇的方法。方法选择性好,...  相似文献   
38.
本刊讯 由沈阳区域气象中心 30余名科技人员经过 5年的联合攻关完成的“东北夏季低温与旱涝预测系统研究”成果最近通过了中国气象局科教司组织的技术验收。验收组由中国气象局国家气候中心、气象科学研究院 ,北京大学 ,中科院沈阳分院及有关省市气象局的 9位专家组成。专家们认为 :该项研究进一步揭示了我国东北夏季低温与旱涝形成机理、演变规律、影响因子及年代际变化特征 ,首次建立了东北地区夏季低温预测物理概念模型 ,编辑出版了《东北地区夏季异常气候事件图集》 ,填补了国内该项工作的空白。该专题较好地完成了攻关任务 ,达到了考…  相似文献   
39.
本刊讯 辽宁丹东由于暴雨多发而闻名 ,是我国东北地区的“暴雨之乡”。因此 ,丹东市气象科技人员对暴雨的研究一直未间断。笔者 5月份从辽宁省科学技术厅主持召开的“丹东暴雨预报决策支持系统”研究成果鉴定会上获悉 ,该项成果被专家认定“达到了国内同类研究的领先水平”。该系统以 92 1 0工程为依托 ,集暴雨历史资料管理、暴雨气候统计特征、暴雨预报为一体 ,提高了暴雨预报质量和为领导决策服务的准确性、主动性和及时性。科研人员研究解决了在MICAPS系统工作平台下由国家气象中心提供的T 1 0 6数值预报产品 ,运用统计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4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