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590篇 |
免费 | 120篇 |
国内免费 | 160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56篇 |
大气科学 | 125篇 |
地球物理 | 66篇 |
地质学 | 315篇 |
海洋学 | 84篇 |
天文学 | 5篇 |
综合类 | 128篇 |
自然地理 | 91篇 |
出版年
2024年 | 9篇 |
2023年 | 18篇 |
2022年 | 44篇 |
2021年 | 30篇 |
2020年 | 25篇 |
2019年 | 36篇 |
2018年 | 28篇 |
2017年 | 26篇 |
2016年 | 15篇 |
2015年 | 17篇 |
2014年 | 63篇 |
2013年 | 46篇 |
2012年 | 42篇 |
2011年 | 36篇 |
2010年 | 41篇 |
2009年 | 39篇 |
2008年 | 26篇 |
2007年 | 40篇 |
2006年 | 40篇 |
2005年 | 43篇 |
2004年 | 30篇 |
2003年 | 29篇 |
2002年 | 25篇 |
2001年 | 18篇 |
2000年 | 15篇 |
1999年 | 16篇 |
1998年 | 11篇 |
1997年 | 4篇 |
1996年 | 13篇 |
1995年 | 11篇 |
1994年 | 3篇 |
1993年 | 3篇 |
1992年 | 2篇 |
1991年 | 8篇 |
1990年 | 5篇 |
1989年 | 2篇 |
1988年 | 1篇 |
1987年 | 2篇 |
1986年 | 1篇 |
1985年 | 4篇 |
1983年 | 1篇 |
1959年 | 1篇 |
1955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87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0 毫秒
101.
焦家断裂蚀变带是胶东地区最重要的控矿构造之一。该断裂带控制的矿床是创立"焦家式"金矿理论的重要实例基础。目前,焦家断裂带累计探明Au资源储量超过1200 t,并且还在不断增加,展现了深部重要的勘查和研究价值。焦家断裂带控制的矿体主要赋存在主断面下盘,断裂带发育于花岗岩中时,上盘发育钾长石化花岗岩、绢英岩化花岗岩、黄铁绢英岩化花岗质碎裂岩、(黄铁)绢英岩质碎裂岩,下盘发育黄铁绢英岩质碎裂岩、黄铁绢英岩化花岗质碎裂岩、黄铁绢英岩化花岗岩和钾化花岗岩,蚀变类型在主断面两侧呈现对称分布特征。但是在岩性特征、结构构造、蚀变强度、化学成分等方面差异明显,表现出非镜像对称特征。上盘蚀变岩厚度大于下盘,下盘花岗岩的构造破碎程度比上盘花岗岩更严重;断裂带上盘黄铁矿含量低、一般无矿化显示,下盘黄铁矿含量高,出现金矿化;断裂带上盘的中生代花岗岩中韧性变形不发育,以脆性破裂为主,下盘发育明显的韧性变形;断裂带上下盘不同蚀变带的成矿元素Au,矿化剂元素S,成矿伴生元素Ag、Pb、Zn,亲石分散元素Ba、Sr以及主量元素Na2O、MgO含量具有差异性,指示焦家断裂带主断裂面两盘经历了不同的成... 相似文献
102.
从华南上元古界青白口系含金性论康滇地区找金问题 总被引:5,自引:7,他引:5
晚元古代青白口纪(晋宁期)华南地区发育着神农架-龙门山-康滇裂谷和东南裂谷系,成为我国重要金矿床形成的时间和空间,20世纪80年代以来,已找到一批大,中,小型金矿床,康滇地区也取得较大进展,这些金矿床主要属于层控矿床。文章介绍了一些重要的或典型的金矿床的主要地质特征和成矿条件,可供借鉴,最后提出了良滇地区找矿方向和找矿方法。 相似文献
103.
一次夏季东北冷涡中积云发展过程的数值模拟 总被引:3,自引:7,他引:3
运用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所设计开发的三维冰雹云模式,对2002年7月11日至15日期间,发生在中国东北地区的一次由冷涡天气诱发的积云对流变化过程进行三维数值模拟。模拟结果表明:(1)冷涡诱发的积云自然降水呈中小尺度复合体的特征;(2)积云起源于低层暖湿区域里,并由强上升气流抬升到高层,得到充分发展;(3)冷涡中积云同样存在液态水累积区,一般出现在最大上升气流上,其中液态水含量随着积云的发展而变化,冰雹即在此液态水累积区0℃以下的区域内生长;(4)在模拟区域内,模拟出了多个积云单体的并合现象,而后发展为积云团;(5)模拟出的积云形态与雷达回波基本吻合。 相似文献
104.
滑坡灾害的易发性评价方法和模型有很多,不同的学者又对其进行了不同的改进,形成了不同的方法。究竟哪种方法更好,还需要结合实际进行方法的比较分析。论文应用基于专家经验值的二元统计法分析了四川平武高坪铺库区(约32 km2)高程、岩性、与居民点距离、与河流距离、坡度和坡向6种因素对滑坡灾害影响,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滑坡易发性评价。 相似文献
105.
106.
107.
长江、黄河源区高寒湿地动态变化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长江、黄河源区是中国湿地分布面积最大的地区之一,近年来湿地面积减少、功能退化引起了严重的区域生态环境问题。为了定量分析湿地退化过程,利用1986年的TM和2000年的ETM 卫星遥感数据,在GIS软件支持下,用景观格局指数对长江、黄河源区15a来湿地的分布和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5a间,长江、黄河源区湿地面积减少了2744.77km2,平均减少率为1.2%/a。长江源湿地的退化比黄河源明显。湿地主要是由高寒沼泽草甸湿地向高寒草甸湿地、裸岩裸土地和高寒草原演变,以及由水域向滩地转变。各湿地景观类型斑块数增加,破碎度和分维数提高,优势度降低,湿地景观空间结构趋于复杂,景观异质性增加。15a间研究区湿地生态服务价值降低了37.86×108元。气候干暖化是造成源区湿地变化的主要因素,人类活动加剧了这一进程。 相似文献
108.
海岸线长度与分维在不同比例尺地图上的变化研究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结合国内外海岸线分形研究进展,以江苏省海岸线为例,系统地探讨了不同比例尺地图上海岸线长度与分维的变化及其规律。指出海岸线长度与地图比例尺之间存在有IgL=aIgk b的基本关系;其次,对于同一条海岸线来说,使用量规法和网格法计算所得分维结果是不同的,使用量规法的计算结果大于使用网格法的计算结果;再者,在不同比例尺地图上,同一海岸线的分维是不同的,随着地图比例尺的逐渐变小,海岸线分维相应地逐渐变小,且在不同比例尺间使用量规法计算所得海岸线分维结果的差值大于使用网格法计算所得海岸线分维结果的差值。 相似文献
109.
渤海南部Lz908 孔海陆交互沉积的粒度特征及其对沉积环境的指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采自莱州湾南岸的钻孔沉积物样品进行了粒度测试和分析。样品平均粒径介于3.3Φ~6.8Φ,以极细砂和粗粉砂为主,含有少量的黏土质;分选较差;偏度表现为正偏和极正偏;沉积物粒度表现为正态、正态-尖锐和尖锐,少数表现为平坦和极尖锐。粒度象图指示了历史时期持续高的初始沉积水动能和多种沉积环境的变化,粒度参数散点图反映了多种动能影响了沉积物的沉积改造,综合判别分析对沉积环境的限定,得到了莱州湾南岸沉积物受到河水径流、潮流、波浪等共同作用形成。沉积物总体反映了莱州湾南岸长时期处于河流相和三角洲相的沉积环境,少数较细的粒度表现可能与研究区的多期海侵过程相对应。结果表明了粒度的综合分析对渤海南部的沉积环境有良好的辨识,是判断沉积环境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