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6篇
  免费   50篇
  国内免费   45篇
测绘学   102篇
大气科学   26篇
地球物理   21篇
地质学   158篇
海洋学   13篇
天文学   1篇
综合类   35篇
自然地理   75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18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16篇
  2014年   22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21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14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3篇
  1980年   2篇
  1975年   1篇
  1959年   1篇
  1958年   1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21.
On the basis of local measurements of hydraulic conductivity,geostatistical methods have been found to be useful in heterogeneity characterization of a hydraulic conductivity field on a regional scale. However,the methods are not suited to directly integrate dynamic production data,such as,hydraulic head and solute concentration,into the study of conductivity distribution. These data,which record the flow and transport processes in the medium,are closely related to the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hydraulic conductivity. In this study,a three-dimensional gradient-based inverse method-the sequential self-calibration (SSC) method-is developed to calibrate a hydraulic conductivity field,initially generated by a geostatistical simulation method,conditioned on tracer test results. The SSC method can honor both local hydraulic conductivity measurements and tracer test data. The mismatch between the simulated hydraulic conductivity field and the reference true one,measured by its mean square error (MSE),is reduced through the SSC conditional study. In comparison with the unconditional results,the SSC conditional study creates the mean breakthrough curve much closer to the reference true curve,and significantly reduces the prediction uncertainty of the solute transport in the observed locations. Further,the reduction of uncertainty is spatially dependent,which indicates that good locations,geological structure,and boundary conditions will affect the efficiency of the SSC study results.  相似文献   
122.
尊敬的各位领导、同志们:   很高兴在这里介绍刘先林院士的先进事迹.“九五“期间,我校启动了“211工程“,聘请院士担任重点建设学科特聘教授,我们首先想到的就是刘院士.我们把学校发展面临的实际困难和迫切需求向他汇报后,他欣然同意来校工作.……  相似文献   
123.
对中亚细亚各共和国生产力发展趋势的分析表明,随着劳动地域分工的深化,山区和平原国民经济的相互依存性在不断增长。展望未来,在中亚范围内,在解决当地居民消费需求和全面就业问题的过程中,这种联系势必进一步加强。  相似文献   
124.
文章在RS与GIS支持下,建立地理空间信息库,提取流域土地利用、土壤类型和植被类型等地理信息及相应的水文空间参数,采用已有的水文概念性模型,建立了一个月分布式水文概念性模型.模型结构简单,所需参数较少,可操作性强.模型在雁栖河流域的应用结果显示,总体上能较好地模拟流域的月迳流量,可用于评估流域水资源量、气候变化以及土地利用变化对水资源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5.
生产者和用户之间数据联系的框架,即国家空间数据基础设施(NSDI)是建立在数据、技术、机构和标准这4个支柱之上的,标准比提高NSDI的效率更为重要。从历史上看,数据标准的制定范围十分有限。这些标准都带有局限性,实际上甚至带有竞争性。它们史允许在一个很小的团体内共享数据,而无法实现连接多个团体的更开放的共享方式。因此,目前需要加强制定能支持开放系统并能在数据生产者之间提供一致性的各种标准。正在制定的  相似文献   
126.
地下水流场三维可视化研究进展与前景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在系统回顾近10年来地下水流场三维可视化主要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笔者的研究实践,综述了地下水流场三维可视化研究进展。从三维表现形式上,把地下水流场的三维可视化表达方法分为5类:准三维写意可视化、准三维制图可视化、三维体视化、混合可视化和立体可视化。分别论述了每种方法的几何模型、空间分析和绘制技术等,并分析了三维可视化技术在地下水流场研究中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27.
新疆阿克苏市13种绿化树种滞尘量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新疆阿克苏市水泥厂(污染区)和柯柯牙城郊防护林区(对照区)的13种绿化树种叶面滞尘量,运用ANOVA单因素方差的LSD比较13种树种叶面滞尘量的差异,结合类平均法(聚类分析),初步筛选出滞尘效果好、抗风沙能力强的适地树种。结果表明:13种绿化树种的叶面滞尘量可以分3类,第1类的滞尘量最高,包括法国梧桐,滞尘量为5.537~7.598g·m-2,可作为污染地区的绿化树种;第2类的滞尘量较高,包括桑树、圆冠榆,分别为3.427~5.174g·m-2、4.671~6.153g·m-2;第3类的滞尘量较低,包括新疆杨、垂柳、大叶白蜡、香梨、沙枣、樱桃、葡萄、杏和石榴等,滞尘量为0.736~3.483g·m-2。污染区树种叶片滞尘量明显高于对照区,差异显著(p0.05)。  相似文献   
128.
在传统等高线追踪算法基础上,从计算机地图制图角度出发,对基于整根内插的等高线追踪方法进行了改进;提出固定遍历方向值和左上角点统筹思想,优化格网单元遍历原则、等高线方向一致性处理;提出交点符号法,对等高线走向二义性问题进行了优化。使用C++语言在VC++6.0开发环境中实现了上述算法,实验结果与算法分析表明,该算法能有效简化等高线追踪算法的复杂度。  相似文献   
129.
正遥感作为一种快速获取地面宏观信息的技术手段,结合地理信息系统,可客观、及时、准确、大面积地获取土地利用现状信息,近年来,更是得到不断发展,特别是影像分辨率的不断提高、计算机技术和信息处理技术的不断增强,使得遥感技术日益完善,并在土地利用动态监测工作中得到越来越广泛地应用。  相似文献   
130.
以重庆市第十八中学的虚拟校园建设为例,阐述了基于Sketch Up和Google Earth的具有良好的现实还原度和更短的开发周期的虚拟校园建设方案。同时,指出了一些较重要问题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