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2篇
测绘学   2篇
大气科学   18篇
  2012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周咏梅  王江山 《气象》1996,22(12):24-26
介绍了利用气象卫星AVHRR资料对青海省冬春季积雪进行监测的原理和方法,并通过积雪遥感监测系统的建立,确定积雪范围,计算积雪面积和深度,提供积雪分布图和雪情分析报告,为防为抗灾部门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2.
本文简要介绍了青海省气象卫星业务处理系统的结构和特点,重点介绍了该系统在我省牧草和积雪业务性监测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3.
本文简要介绍了青海省气象卫星业务处理系统的结构和特点,重点介绍了该系统在我省牧草和积雪业务性监测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4.
在举国上下认真贯彻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全会精神、加快发展的大好形势下,中国气象局提出了拓展领域、科技兴气象、人才强局的“三大战略”,我谨以此为题谈一点学习体会。  相似文献   
15.
利用1949-2010年热带气旋年鉴资料和常规气象观测资料,对62a来登陆辽宁热带气旋的生成源地、移动路径、登陆地点、登陆强度、登陆后影响时间等进行统计分析,揭示登陆辽宁热带气旋活动特征。结果表明:1949-2010年共有18个热带气旋登陆影响辽宁,66℅以热带低压(TD)的强度登陆,61℅在08-20时之间登陆,78℅在辽宁境内活动时间为6-12h,89℅是在其他地区登陆进入黄渤海后在辽宁再次登陆,大连是登陆次数最多的地区,33℅登陆辽宁后减弱消失,登陆后移动路径主要有向东北向、偏北向、西北向3种移动路径。在此基础上,根据业务需求建立了基于副热带高压、气旋源地和热带气旋前期路径等因子,预报登陆辽宁热带气旋后期走向[0]的预报关键区,为热带气旋预报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应用1961-2010年5-9月辽宁地区逐日气温和NCEP 2.5°×2.5°资料,分析了东北冷涡的气候特征及其与辽宁气温短期变化的关系。结果表明:近50 a东北冷涡气候趋势变化不明显;年平均东北冷涡过程8.3次,平均每次过程持续3.97 d;5月东北冷涡过程次数最多,9月东北冷涡过程次数最少;5-7月平均每年受东北冷涡影响分别为7.3、7.5 d和7.4 d;东北冷涡过程次数存在13、9 a和5 a的年际变化周期。按照结构,将东北冷涡分为深厚冷涡和浅薄冷涡;受深厚北涡、中涡和南涡过程影响时,辽宁地区气温距平均为负值,而深厚中涡负距平最明显,且深厚冷涡过程持续时间越长,辽宁地区气温负距平越显著;浅薄北涡影响时,辽宁气温距平均为正值,浅薄中涡、南涡影响辽宁时,气温为弱负距平,没有深厚中涡、南涡过程影响时负距平显著,而且浅薄冷涡过程日期长短对气温影响的差异不明显。  相似文献   
17.
18.
青海省农业生态气候资源的量化分析和分类评价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量化分析和分类评价青海省的农业生态气候资源,根据青海省46个台站多年平均气象资料,采用农业生态气候适宜度的动态模型,首先计算了农业生态气候的资源指数、效能指数和利用系数;然后通过对多年逐月平衡效能指数模糊动态聚类,划分出农业生态气候资源的7个类型,并进行相应的评价,结果表明农业生态气候资源的潜力、匹配状况和利用程度,具有明显的地域分布特征,进而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开发利用农业生态气候资源的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19.
辽宁是我国淡水资源严重匮乏的省份之一 ,人均淡水资源占有量仅为全国人均占有量的 1/ 3,是世界人均占有量的1/ 12。水资源匮乏不仅严重影响了工农业生产 ,而且使城市居民用水和生态用水也受到威胁 ,经济发展受到严重制约。辽宁省政府提出人工增雨要实现 1个转变和 4个延伸 ,为全省人工增雨工作指明了方向。我们要树立科学的发展观 ,进一步加大以开发空中云水资源为主要目标的人工影响天气工作力度 ,不断增强其科技含量和安全作业能力 ,为辽宁老工业基地振兴和社会经济发展、生态建设做出贡献。1 辽宁人工影响天气工作的主要成绩和经验近年…  相似文献   
20.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的主要职能是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4个方面。气象部门要按照国家赋予的职能,抓好《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以及国家其他相关法规的执行,规范和管理相关领域的社会和市场行为,提供公共气象服务,科学地引导全社会防御气象灾害,用好气象资源,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1履行社会管理职能要完善气象法律法规体系建设。《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等法律法规赋予了气象部门一些社会管理职能,但各级气象主管机构在履行法律法规赋予的职能方面还存在不到位的现象。许多应该由气象部门承担的社会管理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