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3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3篇
测绘学   16篇
大气科学   2篇
地质学   39篇
海洋学   7篇
综合类   86篇
自然地理   43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21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32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2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正2016年4月26~29日,中国国土资源经济研究院评估组赴深圳市开展土地管理制度综合改革试点第一阶段成果实地调研。通过资料查阅、座谈交流、实地考察等方式,对《深圳市土地管理制度改革总体方案》(以下简称《方案》)第一阶段(2012~2015年)实施情况进行了全面了解,并对改革试点成效进行了评估。一、深圳市推进土地管理制度综合改革试点任务情况  相似文献   
102.
管波探测方法及其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管波探测法是新兴的地球物理勘查方法。文章详细介绍了管波探测法的探测原理和野外施工工艺,分析并例举了不同不良地质体的管波特征,并论述了该方法在玉林某场地工程勘察中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103.
国家海洋局1月9日发布了《2005年中国海洋环境质量公报》和《2005年中国海洋灾害公报》。《2005年中国海洋环境质量公报》显示,2005年,我国海域总体污染状况仍未好转,近岸海域污染形势依然严峻。2005年,陆源排海污水总量超过317亿吨,在监测的507个入海排污口中,超标排放的占84%  相似文献   
104.
近日,电影《无极》剧组在云南香格里拉碧沽天池拍摄破坏当地自然景观的事引起社会广泛关注:先是建设部副部长仇保兴“严厉批评”,再是相关部门高调介入,之后是各种媒体口诛笔伐,最后是建设部下发《关于严格限制在风景名胜区内进行影视拍摄等活动的通知》。这个事件说明香格里拉  相似文献   
105.
《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防沙治沙工作的决定》正式出台。该《决定》对我国的沙化土地治理提出了分“三步走”的目标,计划到本世纪中叶使全国可治理的沙化土地基本得到治理。这是一场持久的战争,之中循环经济大有可为。防沙治沙,循环经济完全能够成为一种重要的战略选择。原因有三:第一,目前我国现有沙化土地174万平方公里,打算用近50年的时间对可治理的部分基本治理,这需要一个总的治理方略或战略决策。循环经济是一种以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核心,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为原则,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为基本特征,符合可持续…  相似文献   
106.
土地整理全程产业化是指通过行政监督管理与市场化运作综合整治和优化配置土地资源的土地整理运作新模式。本文介绍了我国土地整理的历史沿革和土地整理产业的发展,尝试通过多种指标体系对我国土地整理产业的现状进行分析和评价。一、土地整理的历史沿革  相似文献   
107.
自2001年起,按照《探矿权采矿权使用费和价款使用管理办法(试行)》通知的规定,国土资源部负责组织和实施了矿山地质环境治理项目。我国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工作受到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治理项目个数与  相似文献   
108.
正2019年6月25日是第29个全国土地日,自然资源部确定的主题是"严格保护耕地节约集约用地"。这一主题强调,在土地资源开发利用管理上,应该通过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和节约用地制度,来巩固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3项试点,从而达到"坚决守住耕地保护红线,强化节约集约用地机制"的目标。  相似文献   
109.
正地质资料是在地质工作中形成的,以文字、图表、声像、标本、样品、岩矿心等不同形式存在的实物和地质、矿产信息。地质资料是国家重要的档案资料,是国民经济建设和开展地质工作、科学研究等的依据和基础。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我国一直非常重视对地质资料的保管和开发利用。一、我国地质资料管理的演变地质资料是地质工作者辛勤劳动的结晶,是地质工作服务社会的重要载体。长期以来,我国对地质资料的管理是非常重视的,总体上  相似文献   
110.
贫困地区乡村振兴与精准扶贫有效衔接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王永生  文琦  刘彦随 《地理科学》2020,40(11):1840-1847
精准扶贫与乡村振兴是新时代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途径和根本抓手,基于贫困地区发展历程、扶贫实践及成效梳理,提出了乡村振兴与精准扶贫有效衔接的理论框架,对于指导贫困地区乡村转型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结果表明,对贫困户、贫困县、贫困片区的精准扶贫,能够显著改善乡村地区的生产、生产和生态条件,逐步解决城乡发展不平衡的问题。通过乡村产业、生态、文化、人才、组织振兴,能够激发乡村发展活力、能力、动力和竞争力,解决乡村发展不充分的问题。精准扶贫旨在补齐乡村发展的短板,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基础。乡村振兴可以巩固提升脱贫成果,是精准脱贫的有力保障。因此,在精准扶贫和乡村振兴的交汇期,应同步推进和实施两大战略,按照人?地?业?财的耦合协调状态,设定贫困地区精准脱贫量表,实现贫困地区乡村稳定与持续脱贫,设定县域乡村振兴率、村域居业协同度等指标,为乡村振兴成效评估提供定量考评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