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9篇
大气科学   4篇
地质学   8篇
综合类   7篇
自然地理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3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1.
赣东北地区是江南造山带东北段重要的多金属成矿区。卧龙谷花岗岩体是典型的非铜矿成矿花岗岩体,由二长花岗岩组成,其LA-ICP-MS锆石U-Pb同位素分析揭示其岩浆结晶年龄为133 Ma±1Ma,形成于早白垩世。这些岩石表现出高的初始87Sr/86Sr比值(0.716079~ 0.719392)和较低的εNd(t)(-6.51~-5.14)值,指示其岩浆起源于壳源变质沉积岩部分熔融。铜厂花岗闪长斑岩体是典型的铜矿成矿花岗岩体,主要由花岗闪长斑岩组成,形成于中侏罗世(171Ma±3Ma),表现出很低的初始87Sr/86Sr比值(0.704403~0.704475)、较高的εNd(t)(-1.14~+1.80)和高的Mg#值(28~53),指示铜厂花岗闪长斑岩体可能为俯冲板片和俯冲沉积物部分熔融的产物,并受到幔源物质污染。通过非铜矿成矿卧龙谷花岗岩和成矿的铜厂花岗闪长斑岩的对比,分析中生代花岗质岩浆作用对成矿地质背景的制约,为区域斑岩型铜矿找矿提供找矿标志和基础地质背景资料。  相似文献   
12.
夏甸金矿区道北庄子金矿床位于招远-平度断裂带中南段。该文重点研究金矿床石英矿物中的流体包裹体和氢氧同位素特征。研究表明,流体包裹体以Ⅰ型富液相包裹体为主,均一温度主要集中在4个区域:100~140℃,160~210℃,220~250℃,300~340℃。与胶东地区金矿成矿的4个阶段相对应。盐度变化范围大致分布在0.88~22.44 wt%,平均5.18%,集中分布在3~7 wt%,成矿流体盐度为低盐度流体;密度变化于0.62~1.08 g/cm~3,平均0.91g/cm~3,属于低密度流体;成矿压力范围在92.58~267.12 MPa,平均149.64 MPa,推断矿床成矿压力环境为中压环境;矿床成矿深度范围为6.84~12.65 km,平均9.63 km,矿床为中深成相。根据氢氧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成矿流体主要为地幔初生水,并受岩浆水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焦家成矿带自被发现以来,一直备受关注,现矿体控制深度已超-2 000 m,至今探明金资源储量已超千吨。焦家成矿带为热液型金矿床成矿带,具有明显的蚀变分带现象,通常根据其蚀变分带特征对矿体群进行划分,将下盘蚀变带最外层的黄铁绢英岩化花岗岩带中的矿体划为Ⅲ号矿体群。以往对-1 000 m以上矿体的矿体特征及成因也做了较为详细的总结和剖析,但其深部Ⅲ号矿体群的研究资料较少。该文搜集焦家成矿带中段各矿床的勘查化验资料,针对焦家成矿带浅部、中部及深部的Ⅲ号矿体群的产出状态、矿化类型进行对比研究,分析其矿床成因,根据其宏观和微观特性加上化验结果,结合区内构造等因素对其矿体成因进行浅析,对深部Ⅲ号矿体群产出状态进行推测,指出Ⅲ号矿体群的富集规律及其成矿集中期。认为深部Ⅲ号矿体群内含矿裂隙倾角集中在40°~69°、80°~90°,并且存在大量与主矿体倾向相同或相反的陡倾矿体。黄铁绢英岩化花岗岩带蚀变相对较弱,其矿化以网脉状、细脉状、脉状及团块状为主。  相似文献   
14.
北武夷地区位于华南扬子板块与华夏板块结合部北武夷地区钦杭结合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对其矿产分布规律进行总结的基础上,初步界定了北武夷山主山脉为中亚带,以其为中心具南北两侧近对称的矿产分布规律.北成矿亚带位于钦杭结合带萍乡—广丰深大断裂之南拼贴带上,在北武夷地区为铁砂街—西裘铜成矿亚带;南成矿亚带则由中南武夷与北武夷分界线的深大断裂(南平—宁化断裂)控制的行洛坑—西坑钨铌钽成矿亚带;北成矿亚带与南成矿亚带之间与武夷山主脉之间分别为铅山—江山成矿亚带、广昌—建阳成矿亚带,具相似的成矿地质环境,后者有找寻“永平式”铜矿床的潜力.  相似文献   
15.
招平断裂带是胶东三大控矿断裂带之一,其台上水旺庄段已探明大—超大型金矿床7处,本文利用375个钻孔资料搭建了台上水旺庄段三维地质模型,系统研究区内三维地质结构,基于大数据技术分析了矿体分布和富集规律。在三维空间内各矿区主矿体沿招平断裂带主裂面下盘分布,其中1711号矿体和②号矿体连为一体,为一超大矿体。对建模区内主要矿体进行压缩,统计矿体厚度、品位、厚度×品位的分布和变化规律,矿体品位分布不均匀,整体表现为中间品位相对较高,边部品位较低,矿体厚度沿走向和倾向均呈现厚薄相间变化,矿体品位与厚度相关系数为0.192,矿体品位×厚度的三维分布构成了4处矿化富集区,对矿化富集区进行坡度与矿化强度关系分析,矿体主要富集在构造沿倾斜方向上由陡急速变缓中的转折段和缓倾段,在走向上构造波状变化中的舒缓地段易于矿体富集。  相似文献   
16.
刘香娥  何晖  高茜  王永庆  杨燕 《气象学报》2021,79(2):359-368
数值模式越来越多地应用于人工影响天气业务工作中.文中着眼北京地区人工影响天气业务对数值模式预报的需求,结合地基作业的特点,初步进行了碘化银(AgI)冷云催化数值模式在人工影响天气业务中的应用试验.试验采用同化了多种观测资料的北京睿图快速更新和多尺度分析预报系统-临近子系统(RMAPS-ST,Rapid-refresh?...  相似文献   
17.
实验室高密度电法微测系统的模拟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高密度电阻率法具有数据采集密集,生产效率高,观测精度高和分辨率高的特点.这里介绍了高密度电阻率法的工作原理,实验室高密度电法微测系统的实现以及模拟结果,不但为高密度电阻率法的教学和科研提供了一种有用的工具,而且模拟结果对实际工作及理论研究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8.
徐戈  孙继明  牛生杰  周碧  王永庆 《大气科学》2016,40(6):1297-1319
霰和冻滴是深对流降水的主要来源。由于二者密度差异造成的不同下落末速度必然会导致云微物理过程的变化以及降水时空分布的改变。我们在以色列特拉维夫大学二维轴对称对流云全分档模式的基础上,将水成物粒子从34档增加到40档,修改了霰和雪的密度,加入冻滴分档处理的微物理过程,发展了一个包括液滴、冰晶、雪、霰和冻滴更为详细的云微物理分档模式。利用改进后的模式模拟了一次理想的强对流天气过程,分析了改进模式与原模式模拟的云微物理量场以及水成物粒子的时空分布特征,模拟结果表明:(1)由于冻滴的产生,较大的下落末速度导致在云内-3℃至-8℃较早地出现了冻滴,并造成了大量的冰晶繁生。(2)冻滴形成前期,液态水中心区域位于垂直上升速度大值中心上方,形成液态水累积区;冻滴形成期,液态水累积区位于0℃层以上,雨滴冻结生成冻滴,霰与半径大于100 μm的液滴碰并生成冻滴;冻滴增长期,在垂直上升气流的支撑下,冻滴碰并过冷水增长,导致冻滴含量增大,液态水含量减小。因此,改进模式能较好的模拟冻滴的形成过程,可以将该分档处理的微物理方案耦合到三维WRF(Weather Research and Forecasting model)模式中,更深入地研究强雷暴风切变在冰雹生成过程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北京冬季降雪云系存在丰富的可开发利用的云水资源。出于人工增雪研究和充分开发云水资源的需要,文中对北京2019年11月29日发生的年度首场降雪进行了观测,对其资料做了分析和中尺度数值模拟,研究了降雪过程的宏观特征、水凝物输送及降雪的微物理机制。结果表明:影响本次北京降雪的是稳定性层状冷云云系,水凝物主要从北京区域的西边界和南边界输送到区域内,而从东边界和北边界流出,具有西向和南向分量的湿气流是降雪云系水物质的输送通道。降雪云中的水凝物基本全为冰晶和雪,有少量的云水,整层云系都含有非常丰富的水汽并且贯穿整个降雪时段。在冰面过饱和环境中,水汽凝华(Prds)是雪的主要增长过程;其次是云冰增长成雪(Prci)和云冰聚合成雪(Prai)的过程。  相似文献   
20.
东风金矿床位于玲珑金矿田内,受招(远)-平(度)断裂下盘次级构造控制。中浅部多以石英脉型为主,深部已渐变为蚀变岩型金矿。该文在系统收集、分析以往矿区勘查开发资料基础上,运用井中激电、测井和构造叠加晕研究,首次建立了东风金矿床构造叠加晕理想模式图,圈定物化探异常区。并利用钻孔对少量异常区进行验证,结果表明物化探异常区与实际见矿位置较吻合,预示该区深部具有较大的找矿潜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