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7篇
  免费   51篇
  国内免费   45篇
测绘学   27篇
大气科学   46篇
地球物理   14篇
地质学   104篇
海洋学   17篇
综合类   11篇
自然地理   1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18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71.
塔中地区奥陶纪碳酸盐岩热液岩溶及其对储层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塔中地区与热液作用有关的奥陶系样品的显微观察、包裹体测温、微量元素、锶同位素和稀有气体同位素分析等综合研究,提出热液溶蚀的判识标志为岩石热褪色、热碎裂和典型热液矿物的发育,如萤石、重晶石、黄铁矿、石英、闪锌矿等,热液矿物的原生包裹体均一温度主体高达260~310℃之间,为热液流体的主体温度.热液流体的地球化学特征表现为贫Na,Mg等元素和富集Fe,Mn,Si等元素;3He/4He比值为0.02Ra,表现为典型的壳源流体特征.热液岩溶的发育模式为来源于深部壳源岩浆流体,可能来源于该区二叠纪岩浆活动,热液流体有效溶蚀组分为CO2和H2S等特征,沿断裂与不整合面等主要通道发生运移,并对其流经的碳酸盐岩围岩发生溶蚀作用.热液溶蚀作用的机理主要是两种或两种以上流体因离子强度和pH值等不同时混合而产生一种对碳酸盐岩不饱和的新的流体造成的.热液溶蚀是塔中地区奥陶系碳酸盐岩次生溶蚀孔隙发育的重要因素,同时热液矿物的形成对储层物性也有有利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2.

陕西电视台新增套气象节目策划

  相似文献   
173.
利用浮标资料,对“利奇马”影响期间浙江沿海风和海浪特征及其关系进行分析,并对欧洲中心模式预报与实况进行对比,基于模式预报分析海浪的空间结构。结果发现:(1)随着台风靠近、登陆和远离,海浪波型经历了混合浪—风浪—混合浪的变化,且最大波高越大周期越长,浙江南部沿海海浪较北部沿海更具风浪特点;(2)浪高受风速影响大,北部沿海更为明显,持续风向对浪高增大有明显作用,当风向由向岸转为与海岸线平行、或由与海岸线平行转为离岸时,浪高迅速减小,反之浪高迅速增大;(3)台风靠近和影响浙江时,有效波高与风速的等值线平行,7、8、10级风分别与巨浪、狂浪、狂涛区有很好的对应,有效波高越高,风速对波高的决定作用越明显。  相似文献   
174.
王毅  张晓美  盛杰  杨吉 《气象科学》2020,40(2):241-248
利用2009—2015年江淮夏季雷暴大风观测资料和NCEP再分析资料,按整层可降水量将雷暴大风环境划分为干、湿两种环境,结果发现湿环境雷暴大风日约占总雷暴大风日数的86%。基于物理量参数和Logistic回归方法构建了江淮夏季干、湿环境下区域雷暴大风的潜势预报模型。西南区、东南区和北区湿环境雷暴大风的最显著预报因子分别是冰雹指数(CS)、K指数和沙氏指数(SI)。干环境雷暴大风的最显著预报因子是总指数(TT)。相对于大风指数(WINDEX),综合考虑热力学作用和高空水平动量信息的新大风指数(GUSTEX)对江淮干、湿环境雷暴大风的预报指示意义更好。通过历史样本回报确立了预报模型的概率阈值,并利用2016年独立样本试预报检验证明Logistic模型预报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75.
青藏高原叶城-狮泉河路线地质特征及区域构造演化   总被引:54,自引:3,他引:54  
叶城-狮泉河地质路线位于青藏高原西部,全长1056km,它穿过了西昆仑山和喀喇昆仑山东端。中法两国科学家于1989年7月—8月联合考察了这条路线,根据蛇绿岩、古生物、沉积相、岩浆活动、构造变形及变质作用,将路线经过地段,自北而南分为5个地体及四条蛇绿岩缝合带,这些地体时代自北而南有逐渐变新的趋势。  相似文献   
176.
详细介绍了陕西省安康市气象局搭建的汉江流域(陕南段)水文气象服务系统,该系统利用气象、水文等相关数据,基于精细化预报技术和水文气象模型,从自动化水文气象监测网建设、精细化水文气象预报、水文气象服务、三维仿真化模拟四个方面进行设计,采用人工智能(AI)、大数据(big data)和云计算(cloud computing)技术。该系统为汉江流域陕南段气象水文的监测预报和防汛抗旱气象服务,特别是各大中型水库防汛调度和蓄水发电,提供了精细化的预报服务产品和科学化的应急策略,提高了汉江流域(陕南段)水文气象服务的能力和水平。  相似文献   
177.
由于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中的散射符合计数会使图像质量变差,通过能窗设置,可以减小散射符合计数对图像的不良影响。本文研究能窗下限对PET符合计数的影响;利用蒙特卡罗方法对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研制的Eplus-166型小动物PET进行了模拟,并对如何设置能窗下限进行了研究。本研究指出能窗下限的设置应当根据被扫描生物体的大小而定。通过模拟与实验的对比,进一步证实了蒙特卡罗方法模拟PET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178.
王毅  张良培  李平湘 《遥感学报》2005,9(6):659-666
图像滤波预处理不仅有助于增强图像信噪比和减少类间(intra-c lass)光谱可变性,而且还能够对影像中亮度均匀的区域进行平滑,从而为影像地物识别、分割和分类提供有力的支持。在Pope和Acton提出的两个多光谱图像各向异性扩散滤波模型的基础上,通过各向异性扩散和稳健统计学的联系,建立了基于B iwe ight Estim ator误差模型的扩散系数,同时利用非线性退化技术对梯度阈值的改进,提出了两个基于各向异性扩散方程的非线性滤波方法。提出的方法不仅能够有效地消除传感器随机噪声的影响,而且还能够很好地保持遥感图像上重要的细节边缘和影像质量。实验结果表明,不论是视觉效果还是质量统计分析,提出的扩散模型的性能优于Pope和Acton的各向异性扩散模型,是理想的多光谱图像保边缘滤波方法。  相似文献   
179.
180.
库车坳陷脆性构造序列及其对构造古应力的指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对野外脆性构造(主要是节理和断层) 大量观测的基础上, 根据它们与应力的关系, 讨论了库车坳陷白垩纪末期以来的古构造应力时空变化.结果表明, 在库车坳陷脆性构造中, 早期隆升作用形成的主要发育在中生界的NEE-SWW向系统节理被晚期同构造期的在中生界与上第三系均发育的NNW-SSE向和NW-SE向节理切割并改造, 这是对区域上构造应力场在进入新近纪时从弱伸展变化到强烈挤压这一过程的响应.基于断层滑动分析的古应力反演结果显示, 此时盆山边界处以近N-S向伸展应力状态占主导, 而坳陷内部则表现为近N-S向和NW-SE向挤压应力状态.说明在进入新近纪后, 最大主应力(σ1) 方向从垂向变成水平, 应力场发生了转变.此后的天山快速垂向隆升是库车坳陷北缘和内部应力状态存在差异的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