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68篇
  免费   184篇
  国内免费   256篇
测绘学   110篇
大气科学   114篇
地球物理   121篇
地质学   708篇
海洋学   126篇
天文学   37篇
综合类   67篇
自然地理   125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32篇
  2022年   41篇
  2021年   52篇
  2020年   29篇
  2019年   46篇
  2018年   41篇
  2017年   19篇
  2016年   22篇
  2015年   32篇
  2014年   60篇
  2013年   54篇
  2012年   50篇
  2011年   38篇
  2010年   48篇
  2009年   45篇
  2008年   53篇
  2007年   44篇
  2006年   50篇
  2005年   50篇
  2004年   39篇
  2003年   37篇
  2002年   36篇
  2001年   31篇
  2000年   34篇
  1999年   30篇
  1998年   39篇
  1997年   30篇
  1996年   40篇
  1995年   31篇
  1994年   30篇
  1993年   21篇
  1992年   19篇
  1991年   26篇
  1990年   28篇
  1989年   18篇
  1988年   18篇
  1987年   12篇
  1986年   10篇
  1985年   8篇
  1984年   7篇
  1983年   12篇
  1982年   8篇
  1981年   7篇
  1979年   5篇
  1977年   2篇
  1966年   1篇
  1963年   2篇
  1959年   1篇
  1958年   8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0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41.
对维美组的沉积结构、构造、动物群生态特征、地层展布情况和放射虫硅质岩的产出环境等进行了分析,认为维美组与其南部的同期沉积门卡墩组顶部石英砂岩一样,同属典型的滨浅海沉积,晚侏罗世康马-隆子和北喜马拉雅地层分区为统一的滨浅海,不存在次深海—深海环境。层序地层分析表明,当时曾发生了陆架海退和陆架暴露事件,造成了大面积石英砂岩的沉积和相关的层序不整合界面。侏罗纪的沉积环境演化与古地理变迁说明,藏南特提斯被动大陆边缘自形成以来并非一成不变,而是经历了多次活动、稳定,海侵、海退的过程。  相似文献   
942.
三河-平谷8.0级大震区震源细结构的深地震反射探测研究   总被引:18,自引:2,他引:18  
在1679年三河-平谷8.0级大震的震源区布置了两条总长140km,24次覆盖的近垂直深地震反射剖面,剖面穿过夏垫断裂及二十里长山断裂,结果表明,该区以双程走时7.0s(21km)左右和11.0-12.5s(33-37km)左右的两个强反射叠层把地壳分为上地壳,下地壳和壳幔过渡带;地壳结构在纵向上差异较大,浅部成层性较好,层组较多,结构复杂;上地壳总体呈反射“透明”性质,下部地壳表现为明显的反射性质;在横向上也具有明显的差异;深部断裂主要有夏垫断裂下方的地壳深断裂,断层面较陡,近下直立,该断裂可能为三河-平谷8.0级大地震的发震断裂;分别在两条剖面下地壳和上地壳下部存在局部强反射能量团,应为上地幔物质上涌冷却形成的岩墙或岩体;由于该处的岩浆活动造成了局部应力分布的差异。导致了地壳深断裂的形成,这可能是三河8.0级大震的深部构造背景。  相似文献   
943.
本文对地面气象测报《AHDM4.11》软件在实际工作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具体的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944.
谭虎成 《湖北气象》2002,21(3):36-38
秭归县Ⅱ型自动气象站于1999年10月8日安装守毕,在投入试运行后,与地面气象人工观测同步进行,经过一年多的调试和改进,2001年,Ⅱ型自动气象站的观测数值已趋于稳定,由于两者各气象要素感应元件和测值原理的差异,造成了观测资料有一定差值,本文通过对2001年1-12月的观测数据进行对比分析,从它们的感应元件和测值原理等方面寻找差值的形成原因。  相似文献   
945.
大连地震台数字与模拟记录测定震级的对比研究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大连地震台在“九五”计划后期安装了宽频带数字化地震观测仪器。2000年10月,经专家组验收合格并投入正常运转。现已取得近1年的观测资料与7个月的正式数字仪器地震观测报告。  相似文献   
946.
长白山天池火山区岩浆系统深部结构的深地震测深研究   总被引:39,自引:3,他引:39  
利用三维深地震测深技术,研究了长白山天池火山的岩浆系统.结果表明,以低P波速度为主要特征的长白山天池火山岩浆系统在地壳范围内可分为3个深度层次:在9~15km深度,岩浆系统分布的主要特征是范围广、尺度大、近南北走向,是地壳内储存岩浆的主要位置;自15km深度以下直至下地壳,其分布横向尺度较小,显示出岩浆自上地幔侵入地壳的痕迹,这也意味着长白山天池火山的岩浆系统极有可能延伸到上地幔,或更深;在地壳浅部,深度小于8~9km范围内,岩浆的分布范围更小一些,集中在天池火山口稍偏北的南北方向上.如果说低P波速度与岩浆系统关联的话,那么它反映出这部分岩浆仍然处于较高温度状态.从这个意义上讲,长白山天池火山的岩浆系统至少不是残留的,或者说是处于活动状态.   相似文献   
947.
GPS相位观测值周跳检测的小波分析法   总被引:24,自引:0,他引:24  
本文研究了利用小波分析法来检测GPS相位观测值整周跳变的理论与方法,并通过实测数据进行分析,得出了一些有益的结论,有助于GPS基线解算及其软件开发。  相似文献   
948.
苏皖沉积型凹凸棒石粘土矿床沉积环境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易发成  田煦 《沉积学报》1996,14(4):141-147
本文对苏皖沉积型凹凸棒石粘土矿床形成时的沉积环境特征、水介质的pH值、氧化还原条件、温度及盐度进行了讨论。研究表明凹凸棒石粘土矿床形成于碱性、还原、低盐度的浅水湖相环境。与火山作用有关的热水溶液参与了成矿作用。  相似文献   
949.
资源科学是问题导向性学科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针对资源科学中目前比较流行的一些观点的不足之处,本文提出了资源科学是问题导向性学科的新观点,论述了资料科学与传统科学和技术科学的不同之处,提出了筑构科学新体系的思路和主要内容。  相似文献   
950.
留设断层防水煤柱是矿井预防断层突水的必要措施之一,特别在开采受岩溶水威胁的煤层而又有导水断层晨显得更为必要。谢一矿在开采41采区受底板灰岩岩溶承压水的A组煤时,根据具体的水文地质条件,先后计算并留设了F13-8、F15-1、F13-5三条断层的防水煤柱,安全采出了77.3万吨A组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