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21篇
大气科学   27篇
自然地理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1.
王有民 《气象》2006,32(11):124-127
8月,全国平均气温为21.7℃,比常年同期偏高1.3℃,为1951年以来同期最高值;全国平均降水量为83.6mm,比常年同期偏少,为1951年以来同期次小值。月内,台风派比安、超强台风桑美给粤、桂、浙、闽等省(区)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重庆遭遇百年一遇特大伏旱、四川遭受1951年以来  相似文献   
12.
2022年夏季,中国气候总体呈现暖干特征。全国平均气温22.3℃,较常年同期偏高1.1℃,为1961年以来历史同期最高;全国平均降水量290.6 mm,较常年同期偏少12.3%,为1961年以来历史同期第2少。季内主要天气气候事件有:中国中东部地区出现1961年以来综合强度最强的高温过程,此次高温事件持续79 d,江南大部、江淮西部、江汉、四川盆地东部等地高温日数较常年同期偏多20 d以上,对电力供应和人体健康等产生不利影响;长江中下游及川渝地区出现严重夏伏旱,范围广、强度大,高温干旱叠加给农业生产、水资源、能源供保、长江通航能力等多方面带来不利影响;全国共发生19次区域性暴雨过程,珠江流域、松辽流域出现阶段性汛情;台风生成、登陆个数均较常年同期偏少,初台“暹芭”登陆强度强,对华南及江西等地造成一定经济损失,但对缓解华南高温和干旱有利。  相似文献   
13.
长江三峡工程是举世瞩目的巨大水利工程 ,工程建成后将部分改变长江水文情势 ,引起生态与环境系统的变化 ,对库区、长江中下游及河口地区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 .为了及时反映三峡工程不同时期的生态与环境状况 ,促进库区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生态环境相互协调 ,1 996年由环保、水利、农林、气象等有关部门共同组建的长江三峡工程生态与环境监测网络正式启动 ,开始对三峡建库前后的库区及长图 1 长江三峡局地气候监测子系统流程图( 传输介质 :Internet网、Modem远程通讯、Fax、磁盘、信函等 )江上游到河口地区的生态与环境进行全面跟踪监…  相似文献   
14.
2013年中国气候概况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2013年,全国平均降水量653.5 mm,较常年偏多4%,比2012年略偏少;冬季降水偏少,春、夏、秋三季偏多。全国平均气温较常年偏高0.6℃,为1961年以来第四暖年,较2012年偏高0.8℃;冬季气温偏低,春、夏、秋三季偏高。2013年,东亚冬季风偏强;夏季西北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强度明显偏弱;南海夏季风爆发早,结束晚,强度弱。2013年,华南前汛期开始早、结束晚、雨量多;长江中下游入梅晚、出梅早、雨量少;华北雨季早、雨量多;华西秋雨开始早、结束晚、雨量多;西南雨季开始早、结束晚、雨量少。2013年,我国暴雨、台风和高温热浪等气象灾害比较突出,局部地区灾情重。总体来看,2013年气象灾害为中等年份,直接经济损失偏重,死亡失踪人数和受灾面积均偏少。  相似文献   
15.
2021年,从气候的角度看,是极不寻常的一年。在全球变暖背景下,这一年我国气候形势复杂,气候异常很显著,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多发、强发、广发,重大气象灾害频现。全国年平均气温创下近70年来历史新高,北方地区降水量居历史第二多,南、北方气象干旱并发.  相似文献   
16.
2023年,我国气候主要表现为暖干的特征,全国平均气温10.71℃,较1991—2020年气候平均偏高0.82℃,为1951年以来最暖;全国平均降水量615.0 mm,较常年偏少3.9%,为2012年以来第二少。四季气温均较常年同期偏高,其中夏、秋季分别为历史同期次高和最高;除秋季降水偏多外,其余三季降水均偏少。汛期(5—9月),全国平均降水量较常年同期偏少4.3%,为2012年以来第二少,我国中东部降水总体呈“中间多南北少”的分布。2023年,我国区域性气象干旱多发,西南地区遭遇冬春连旱;春季北方沙尘天气过程偏多;夏季前期,华北和黄淮遭受1961年以来最强高温过程;7月底至8月初,受台风杜苏芮影响,京津冀地区发生历史罕见极端强降水过程,华北地区出现“旱涝急转”;华西秋雨开始早、结束晚、雨量多;1月中旬发生年内最强寒潮过程;秋末冬初冷空气频繁入侵,12月华北和黄淮等地降雪日数偏多、积雪偏深。  相似文献   
17.
消化性溃疡病的医学气象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根据1984~1993年北京友谊医院的病例资料和北京地区同期气象资料的对比分析,揭示了消化性溃疡病检出率的季节变化规律和年际变化特点以及不同季节该病症高发过程的气象条件,并在此基础上应用最优子集回归法设计了对冬、秋、夏各季检出率具有预测意义的数学模型。  相似文献   
18.
王有民 《气象》2002,28(2):62-63
11月份 ,我国大部地区降水量偏少或接近常年 ,降水主要出现在上旬江南地区 ,中下旬全国大部地区降水稀少 ,北方部分地区干旱持续或发展 ;本月热量条件好 ,全国大部地区气温较常年偏高 ,新疆、黑龙江等地气温显著偏高 ;部分时段出现大风降温和雨雪天气 ;东部部分地区及西南地区东部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大雾天气。1 南方局部地区上旬雨量偏多 ,北方部分麦区干旱持续发展本月降水主要出现在上旬江南地区 ,中下旬全国大部地区降水稀少 ,陕南至黄淮一带仍有旱情存在并有所发展。 1 1月份降水量 ,江南大部、华南北部、云南西南部和海南东部有 50~ 1…  相似文献   
19.
2012年中国气候概况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王有民  叶殿秀  艾婉秀  王凌  王长科  高荣  向洋  赵琳 《气象》2013,39(4):500-507
2012年,全国年平均气温9.4℃,接近常年,但年内起伏较大;年降水量669.3 mm,较常年偏多6.3%,但时空分布不均。年内,气象灾害种类多,局地灾情重:暴雨过程多,局部洪涝和山洪地质灾害重,长江、黄河和海河等流域先后出现明显汛情,北京、甘肃、四川、重庆、云南、贵州、宁夏、青海和新疆等地出现山洪地质灾害;台风登陆时间集中,影响范围广,8月上旬"达维"、"苏拉"、"海葵"3个台风一周内接连登陆中国,影响15个省(区、市);区域性、阶段性低温阴雨天气多发,对农业生产造成一定影响;11—12月北方多次大范围暴雪天气,部分地区遭受雪灾。综合来看,2012年气象灾害为偏轻年份,直接经济损失偏重,死亡失踪人数和受灾面积均明显偏少。  相似文献   
20.
王有民 《气象》2006,32(11):124-127
8月,全国平均气温为21.7℃,比常年同期偏高1.3℃,为1951年以来同期最高值;全国平均降水量为83.6mm,比常年同期偏少,为1951年以来同期次小值。月内,台风派比安、超强台风桑美给粤、桂、浙、闽等省(区)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重庆遭遇百年一遇特大伏旱、四川遭受1951年以来最严重伏旱,江南东北部等地旱情发展。山东、四川、吉林等地局地暴雨洪涝灾害较重;全国大部分省(市、区)不同程度地遭遇了雷雨大风、冰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