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6篇
  免费   27篇
  国内免费   47篇
测绘学   10篇
大气科学   57篇
地球物理   31篇
地质学   73篇
海洋学   9篇
综合类   3篇
自然地理   7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16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20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4篇
  1991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41.
周至井水位气压效率和相关系数在中强地震前的变化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计算了2002~2004年周至井水位的气压效率和相关系数,初步分析了其与地震的关系,认为在2002年甘肃玉门5.9级地震、2003年和2004年甘肃岷县5.2、5.0级地震前,该井水位的气压效率和相关系数同时出现了明显的短临前兆异常。  相似文献   
42.
邵佳丽  王新  郑啸 《气象科技》2023,51(5):738-746
洪涝灾害危险性预警分析是防灾减灾的重要基础,在灾害发生前进行预警,可以有效减轻灾害带来的影响。本文以2020年6—8月长江-淮河流域洪涝灾害为研究案例,首次利用前3天累计降水量(前期状态),当前时次土壤湿度(当前状态)和预测日降水量(未来状态)作为致灾因子,基于改进的层次分析法建立危险性预警分析模型。通过县域灾情信息验证表明,评估正确率达74.46%,遗漏率仅5.59%,评估结果与实际灾情吻合性好;同时对预警准确性和时相一致性进行评价,最大值(县内最高指数)的预警率达到81.6%;“特大型”暴雨洪涝灾害中的预警达到77.3%以上,且灾害在前3~5天危险性指数普遍提升,存在有效预警。本文方法对于长江—淮河流域短时暴雨洪涝灾害危险性预警有较好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可提供防灾减灾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43.
采尔兰西北部多尼戈尔偏铝到过铝质花岗岩类岩基,侵位于Dalradian超群绿片岩一角闪岩相变质沉积岩中,年龄约为400Ma。本文提供了该区6个深成岩体的11个样品和唐群纽里杂岩体东北部1个花岗闪长岩样品的Sm-Nd和Rb-Sr同位素资料,主要结果是多尼戈尔岩基的Sr同位素初始比相似(0.7051-0.7068),但初始εNd值变化较大(-1.2到-8.3,纽里杂岩体的初始εNd值为-0.5)。不同的花岗岩具有不同的Nd同位素组成特征,一些岩石含有富轻稀土的古老地壳组分,而另一些岩石含有年轻地壳和(或)幔源岩浆组分。Nd和Sr同位素组成的变化可用一种混合假说解释。  相似文献   
44.
杨宏宇  杨兴科  王新  唐明峰  韩珂 《地质论评》2016,62(S1):363-364
南秦岭构造带自元古代开始就发生了一系列构造运动,不仅具有重要的造山理论研究意义,而且形成了丰富的矿产资源,因此受到中外地质学家的广泛重视,成为国内外地学界的研究热点之一。研究区位于南秦岭陆内造山带南部印支-燕山构造变形带内,二级构造单元属于南秦岭-北大巴山多层次韧性滑脱逆冲推覆褶皱带(杨兴科等,2016;高雅宁等,2016;唐永忠等,2012)。研究区附近金矿床(点)众多,包括研究区北部的金斗坡金矿、白果树金矿、柳树坪金矿,西部的长沟金矿、鹿鸣金矿、黄龙金矿、羊坪湾金矿以及东部的烂木沟金矿等,这些金矿床均产出于脆-韧性剪切带内(李福让等,2009;杨本召等,2010;刘林等,2012),为研究区提供了良好的成矿背景。区内岩浆活动频繁,以印支晚期-燕山早期的中酸性岩为主,但其与金矿成矿关系函需解决。因此本文在充分总结沈坝-柳坑金矿区地质特征的基础上,利用化学分析以及锆石定年技术确定岩浆年龄,并讨论与金矿成矿的关系。  相似文献   
45.
随着找矿难度的日渐增大,深部找矿预测已成为当前矿业界地质人员的主要研究内容。目前,矿产资源勘探深度已达上百米,甚至上千米,矿体在地下深部产出的地质结构较为复杂,使得矿产勘查过程和对矿床的研究较为困难。矿业界地质人员希望能够精确地圈定地下地质体(包括断层、褶皱、地层、矿体等)的边界,能从三维环境下观察地下地质体的形态结构,准确地圈定地质体和解译矿体,从而指导深部找矿预测工作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46.
王新  杨兴科  杨宏宇  高雅宁 《地质论评》2016,62(S1):341-342
近年来,石泉-旬阳金矿整装勘查区找矿预测研究、安康紫金矿业公司、陕西地矿总公司等科研项目的调研实施发现,在南秦岭安康地区北西部汉滨区-汉阴县-石泉县北部一带的下志留统梅子垭组浅变质强变形的云母石英片岩等(原岩可能为泥质细碎屑岩),分布有一条发育有多个中小型金矿床和金矿化异常带(刘林等,2012)。该金矿带岩石构造变形较强,形成了一系列脆-韧性剪切变形带,金矿化体主要受脆-韧性剪切构造带控制(张康,2012;高雅宁等,2016),是一个找矿潜力较大的金矿带。现对其中的典型矿床长沟金矿的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进行描述。  相似文献   
47.
陆内造山是一个非常复杂的地质过程。南秦岭造山带安康石泉—汉阴—旬阳一带研究区处于南秦岭陆内复合造山带与扬子板块北部衔接部位,早古生代志留系变形变质岩片发育,以逆冲推覆构造和多层次韧性滑脱逆冲推覆岩片为主。印支期以来广泛发育多期新生面理,可分出3期,面理置换清晰,盖层区以S2面理置换S1最为显著。从该区多期构造变形、晚期盖层花岗岩脉侵入、基底岩浆底劈-伸展热穹隆上升、与晚期花岗岩脉相伴的热变质及次生加大黑云母变斑晶和石榴子石斑晶高温矿物对、多类型热液蚀变的发育、不同期次面理产出的石英脉流体包裹体温压特征差异、石泉一带韧性剪切变形面理中黑云母Ar-Ar测年161~169 Ma、凤凰山穹隆北缘韧性剪切变形面理中云母Ar-Ar测年178~163 Ma等分析,表明该区至少经历过印支期和燕山期两期构造变形,尤其是S2期面理大致对应燕山期,为明显的陆内造山期构造变形,固态塑性流变和脆-韧性剪切变形特点显著。野外构造-岩相填图确定S2期面理最发育,优势走向为北西向,大部分新生矿物岩石沿S2面理分布,表明燕山期与陆内造山作用密切相关。构造变形强烈部位可形成脆-韧性剪切带。晚印支期—燕山期为褶皱-S2+3面理-逆冲推覆断裂组合样式,新生代为不同程度走滑-隆升差异的断块构造组合。陆内造山演化期分为三个亚阶段:(1)晚印支—早燕山期(T3-J1+2)陆内造山垮塌阶段;(2)中晚燕山期(J3-K2)陆内造山挤压推覆阶段;(3)喜马拉雅期断块隆升改造阶段(K2-Mz)。受陆内构造汇聚和走滑作用促使该区上地壳构造热动力聚集,形成凤凰山—牛山岩浆-热穹隆,造成地壳局部重熔,形成花岗岩脉侵位。燕山期调研区南部安康断裂带和北部宁陕断裂带在J1-2分别发生的右行走滑和左行走滑剪切变形造成该区较显著地向东挤出滑脱变形,显示陆内造山晚期走滑分量较重要。  相似文献   
48.
德言其庙斜长角闪岩系位于内蒙古中部温都尔庙地区以东,构造位置处于华北板块北缘温都尔庙俯冲-增生杂岩带内。对德言其庙斜长角闪岩系进行了地球化学分析和锆石SHRIMP UPb定年。结果表明:斜长角闪岩系SiO2质量分数为51.62%~55.60%,Al2O3为16.45%~17.78%,全碱质量分数(4.5%~5.12%)较低;斜长角闪岩系具有钙碱性系列岩石地球化学特征,原岩为辉长质和辉长闪长质侵入岩;锆石n(206 Pb)/n(238 U)年龄加权平均值为(490.3±4.6)Ma;岩石富集轻稀土元素,轻、重稀土元素质量分数比值为5.93~7.73,Eu异常(0.84~1.05)不明显,具有明显的Nb、Ta负异常及Ti、P亏损,显示出其原岩具有消减带岩浆的特征,形成于岛弧构造环境。  相似文献   
49.
Dvorak技术估测热带气旋强度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常规观测资料稀少的热带洋面上,卫星云图是监测热带气旋的主要工具。Dvorak技术通过一系列经验规则,将热带气旋在卫星云图中表现出来的云系结构特征及特定的参数同其发展强度联系起来。介绍了利用Dvorak技术估测热带气旋强度的研究背景和原理方法,总结了国内外在该领域的研究进展及其存在的优势和不足,指出Dvorak技术是目前业务化估测热带气旋强度的主要工具,同时展望了该技术未来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50.
应用AMSU B微波资料分析0509号Matsa台风水汽场分布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新  方翔  邱红  朱元競 《气象》2009,35(12):30-36
热带气旋的形成、发展、移动以及消亡与大范围水汽输送和集中息息相关.此研究以2006年7-8月的AMSU-B的183.3±1、183.3±3、183.3±7GHz三个水汽通道亮温为主要资料源,利用三个通道所在的权重高度差异,分别建立了对流层高、中、低层水汽量与三个通道亮温的e指数统计回归关系.在此基础上,选取西北太平洋2005年09号麦莎台风,利用AMSU-B亮温通过回归关系式计算出的高、中、低层水汽量,就其水汽输送与强度变化关系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其一,微波水汽通道亮温能够很好地表征热带气旋环境场不同高度的水汽分布和水汽输送,尤其是对流层中层亮温的变化显示出的水汽量的变化与热带气旋强度密切相关;其二,热带气旋发展过程中,除了西南季风形成的西南水汽通道是水汽维持的重要输送带外,东南水汽通道也经常成为登陆热带气旋强度维持的主要水汽供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