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3篇
  免费   66篇
  国内免费   69篇
测绘学   28篇
大气科学   85篇
地球物理   53篇
地质学   123篇
海洋学   78篇
综合类   30篇
自然地理   31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17篇
  2022年   15篇
  2021年   18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18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23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19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20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15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1篇
  1980年   1篇
  196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21.
浅水三角洲沉积体系与储层岩石学特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浅水三角洲已经成为当前沉积学研究和油气勘探的重点领域,浅水三角洲常规和非常规砂岩储层中发现了丰富的油气资源。鄂尔多斯盆地中—古生界发育大型浅水三角洲沉积,结合岩芯、测井、分析化验等资料,对盆地西部地区山1—盒8段浅水三角洲的母岩特征、沉积充填、砂体展布与储层岩石学特征进行研究,为研究区常规砂岩储层和致密砂岩油气勘探提供地质依据。分析表明,研究区南部和北部砂岩重矿物组合相似,以锆石和白钛矿为主。综合La/Yb-REE与Dickinson三角图解、稀土元素配分模式和碎屑锆石定年分析认为,北部物源主要来自盆地西北部阿拉善古陆太古界和元古界花岗岩、片麻岩、石英砂岩,向南影响到陇东地区北部;南部物源主要来自盆地南部北秦岭地区太古界、元古界花岗岩、片麻岩和片岩,向北影响陇东地区中南部。山1段发育曲流河三角洲,盒8段发育辫状河三角洲,孤立型与垂向叠置型水下分支河道砂体是主要的砂体类型。盒8段沉积时期,古湖泊可能萎缩;南北物源形成的三角洲在研究区中部环县东南一带交汇混合。砂岩类型主要为岩屑质石英砂岩、石英砂岩和岩屑砂岩,结构成熟度中等—较差。砂岩成岩改造强烈,水—岩反应复杂,压实作用是储层致密化的主因,多期胶结作用使砂岩的孔喉结构变得十分复杂。孔隙类型以微米—纳米级的岩屑溶蚀孔、剩余粒间孔和高岭石晶间孔为主,整体上属于非常规致密砂岩储层。砂体分布与“甜点”预测是研究区致密油气勘探的关键。  相似文献   
22.
西南高山峡谷区是我国重大铁路交通工程规划建设的重点区域,如川藏铁路建设等,深埋、长大隧道数量多,常规垂直孔勘察方法无法满足精细化地质勘察的需求。采用水平定向勘察技术沿隧道设计轴线施工水平定向孔为隧道勘察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手段。水平定向勘察技术的核心包括钻进技术、取心技术、钻孔轨迹控制技术、随钻测量/随钻测井技术、综合测井技术等。结合国内外水平定向勘察技术的发展应用现状,分析了目前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开展单次钻探长度超3000 m的水平定向多工艺钻进关键技术与装备攻关,构建安全、高效、经济合理的水平定向勘察技术体系的建议。  相似文献   
23.
河南内乡-镇平ML4.7级地震及其震前 地震活动特征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2000年4月29日河南内乡-镇平ML4.7级地震是一次显著地震事件,地震序列属孤立型,根据震区地震地质背景,等震线分布以及震源机制解的综合分析表明,发震断层为北西向的朱阳关-桐柏断裂,对1992年至今该区2.0级以上地震空间分布的研究认为,震前的地震空间分在由无序到有序的演化过程,即存在一个地震正常活动,地震空间,地震条带,震前震中区平静至发震的发展过程。  相似文献   
24.
由山东省平阴县地名委员会办公室编纂的《平阴县地名志》,日前出版发行。 该书按照山东省《地名志编写纲要》的要求,在地名普查、补查和资料更新基础上,汇集近二十年地名工作和研究成果编撰而成的。该书收录了行政区划和居民地名称、自然地理实体名称、名胜古迹和纪念地名称、人工建筑物名称、各专业部门名称和具有地名意义的企事业单位名称,计 544条,地图 21幅,彩色照片 45帧,共计 23 6万字。 《平阴县地名志》详细记载了全县各类地名的标准名称、汉语拼音、相关位置、隶属关系、名称含义、历史沿革等方面的内容,准确反映了新…  相似文献   
25.
海面变化研究的新进展最近十余年来,海面变化研究经历了一场变革,在历史海面变化的过程研究这一传统研究方向之外,未来海面变化的预测研究以及海面变化的影响与对策研究异军突起,成为最为活跃的前沿课题。这一发展态势表明海面研究已从现象解译走向机理预测,已从理论研究走向应用研究,已从第四纪地质的领地走向地学与社会科学多学科综合研究的新领域。海面变化研究的这一新进展在很  相似文献   
26.
青藏铁路沿线平均年气温变化趋势预测   总被引:28,自引:12,他引:16  
李栋梁  郭慧  王文  魏丽 《高原气象》2003,22(5):431-439
青藏铁路沿线年平均气温具有很好的互相关性,特别是各站10年滑动平均气温序列互相关系数达到0.92,以此建立了1935-2002年青藏铁路沿线平均年气温序列Trw。研究表明:Trw对太阳黑子周期长度(SCL)和大气中CO2浓度有落后5年和15年的显著响应,其相关系数分别为-0.76(SCL)和0.88(CO2)。利用近1000年SCL的76、93、108、205和275年显著周期及均生函数模型预测了未来太阳活动周期的快慢:21世纪前50年的SCL总体偏长,活动周期放慢;后50年SCL总体偏短,活动周期加快。在考虑大气CO2浓度倍增和气候自然变化情况下,预测2l世纪前50年Trw与20世纪最后10年(1990年代)相比,其升温幅度在0.5℃左右;与20世纪最后30年(1971-2000年)相比,其升温幅度在l.O℃以内。这一升温幅度的概率为0.64~0.73。  相似文献   
27.
"96.1"高原暴雪过程三维条件性对称不稳定的数值研究   总被引:37,自引:22,他引:15  
王文  程麟生 《高原气象》2002,21(3):225-232
利用“96.1”青藏高原东北部暴雪过程的较成功的中尺度模拟的输出资料,用非纬向非平行基流中的对称不稳定模式,对“96.1”暴雪发生发展过程的动力学机制进行了三维基流中二维非线性对称不稳定数值模拟试验。结果表明,ψ场和ω场的三维配置与切变线的演变过程相当一致,说明用三维基流中二维非线性对称不稳定可能能较好地描述SI在切变线东伸南移过程中所起的作用。  相似文献   
28.
西北地区近期地壳水平运动与构造变形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截止2004年的西北地区GPS和跨祁连-龙首山构造带的红外测距观测资料,借助最小二乘配置、弹性块体边界负位错模型及单一力源反演,研究昆仑山口西8.1级大震前后西北地区水平形变应变场的动态演化特征;尤其是大震3年后,即当前的构造形变与应力场态势;获取活动块体及其边界断裂上可能反映中强以上孕震背景的高应变能积累区、段,以及可能的潜在震源。结果表明:青藏块体北缘地区经8.1级大震后的短期松弛和调整,目前正在恢复印度板块北东向碰撞推挤背景场的主控作用。而北天山构造带中段及其与西段的交汇区、南天山构造带中西段及其与西昆仑构造带的交汇区、阿尔金断裂中段、祁连山构造带中东段及其与海原断裂的交汇区、西秦岭北缘断裂与庄浪河断裂东南延伸线的交汇区域等具有相对高应变能积累背景;临泽与海原这两个地区也反映一定程度的应变能积累状态。  相似文献   
29.
我国水电地下工程围岩分类系统支护方案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对我国水电地下工程围岩分类评价系统(SD系统)和Barton的Q系统的分析比较研究的基础上,针对水电工程,探讨了SD系统和Q系统的相关关系,细化和发展了我国SD系统的支护设计方案,弥补了其支护类型偏少和简单的不足。  相似文献   
30.
设计了一个二维非静力数值模式,把线性和非线性对称不稳定作为一个初值问题进行数值研究,结果表明线性和非线性对称环流的演变特征及其结构有很大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