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8篇
  免费   56篇
  国内免费   109篇
测绘学   33篇
大气科学   70篇
地球物理   11篇
地质学   194篇
海洋学   60篇
天文学   1篇
综合类   15篇
自然地理   19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15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17篇
  2019年   18篇
  2018年   18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25篇
  2015年   17篇
  2014年   22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25篇
  2011年   25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20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18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41.
利用常规观测资料和NCEP/NCAR(1°×1°)逐6 h再分析资料,对承德市2017年5月5—6日大风天气的环流形势和物理量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气旋的快速发展(气旋加深率0.84 B)导致锋生加强,引发气压和变压梯度加大是导致大风的直接原因。500 hPa高压脊东移迫使冷空气向南堆积,高空槽不断发展成为冷涡,温度平流为地面气旋的发展提供热力条件,高低层涡度平流的差异,也是地面气旋快速发展的重要原因;当1.5 PVU位涡面伸展至对流层低层时,局地位涡异常在气旋的发展过程中不可忽视;高空急流出口区发生质量调整,出口区左侧的辐散强度达10×10~(-5) s~(-1),使低层大气减压,有利于气旋发展。  相似文献   
242.
地面核磁共振方法是一种直接探测地下水信息的地球物理勘查方法,本文将该无损探测技术用于土石坝的渗流安全评估试验。由于探测的核磁共振信号源于地下水中的氢质子,则可以确保核磁共振响应仅与地下水信息有关。利用地面核磁共振方法直接找水的技术优势,探测堤坝的浸润面,以判断堤坝的渗流(漏)隐患,为堤坝尤其是小型病险水库堤坝、易发事故的堤防的病险诊断提供一种便捷、高效和可重复利用的方法。通过NUMISPOLY多道核磁共振探测系统在某原体大坝检测中的试验,得到原体大坝的浸润面,进而对土石坝进行渗流(漏)隐患的评估,该方法为堤坝渗流(漏)隐患探测提供了一种有效而可靠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243.
天津三河岛及其周边地区晚全新世沉积环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坐落于永定新河-潮白新河与蓟运河汇流处的三河岛及其周边潮间带,以其独特的地理位置,记录了中全新世晚期以来直至现代的泥质海岸带变化过程.作者通过全取心浅孔钻探、全站仪高程测量和沉积学综合研究,重建了该地区中全新世晚期以来地层及沉积环境演替过程:中全新世开放潮坪沉积了"灰色单元"砂泥质层,约在2.4 ka cal BP开始转为晚全新世盐沼环境,沉积了"黄色单元"泥质层.近百余年以来,因人类活动加剧,重归开放潮坪环境,堆积了现代淤泥质层.该项研究成果可为了解现代地质环境,预测未来地质环境的变化过程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44.
渤海湾地区广泛分布的古海面标志物,为建立该地区的相对海面变化曲线提供了良好的基础。过去20年来该地区已相继建立了一些相对海面变化曲线,但在讨论影响古海面标志物高程的因素时,未将构造活动与水动型海面变化及均衡作用对高程的贡献量加以区分。文章以该地区7个点的古海面标志物及相关层位的高程测量与年代学测定结果,经与地区性预测海面变化曲线进行对比后,定量讨论了该地区海面变化(包括绝对海面变化与冰川、水均衡作用)与构造活动对古海面标志物高程的贡献;并以壳体的稳定同位素、地层记录与古地震研究资料讨论了牡蛎礁体在建礁过程中所记录的构造下沉。  相似文献   
245.
使用SHRIMP 技术测得泰国西部比洛克(Pilok)钨锡矿区的2 件二长花岗岩的锆石U-Pb 年龄分别为181.7±4.8Ma和175.3±3.3Ma,属于早侏罗世Toarcian 期,代表了岩体的侵位年龄。岩石主量和微量元素特征分析表明,比洛克钨锡矿区的二长花岗岩为高钾钙碱性S 型过铝质花岗岩。结合区域地质特征,比洛克矿区二长花岗岩应是班公湖—怒江—抹谷洋壳向西侧的腾冲—德林达依陆块俯冲的产物。  相似文献   
246.
王颖  王宏 《地质通报》2016,35(10):0-0
<正>本专辑除长江口外海底现代沉积速率~1论文外,其余全部是中国地质调查局淤泥质海岸带地质调查项目~2成果的集成。中国18000km长的大陆岸线中,约4000km是淤泥质岸线,包括淤泥质平原海岸线与港湾淤泥质海岸线,均与河海交互作用的形成过程有关。本研究涉及的淤泥质平原海岸带由三部分组成:1沿海低地,向陆可至晚更新世晚期或全新世海侵最大边界处;2潮间带;3水下岸坡与坏天气浪基面以上的毗邻浅海区,总面积30×10~4~40×104km~2。淤泥质潮间带在渤海、黄海、东海宽度  相似文献   
247.
提出了基于抖动量化和信噪比(SNR)的自适应鲁棒音频盲水印算法。在分析经典量化方法存在的安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抖动量化嵌入和提取水印的方法,抖动量由密钥控制的混沌通过映射产生,加强了系统的安全性。针对现有水印算法需通过反复实验确定合适嵌入强度的问题,算法基于音频内容的信噪比公式自适应地计算水印嵌入强度。实验表明,本算法是不可听的,对常规信号处理操作是鲁棒的。  相似文献   
248.
以球壳模型重力地形改正计算理论为依据,探索了地平线偏差和未考虑地球曲率的平板模型对重力地改的影响;研究了平板模型重力地改精度与地改内半径、工作区整体海拔和测点间高差的关系。通过理论模型试验和实测资料计算,发现工作区整体海拔和测点间高差对重力地形改正有较大影响,提出使用高分辨率DEM数据计算重力地形改正值时,参考工作区海拔高程和测点间高差,从中区即采用球壳模型计算,并给出了建议参数,可较大程度地提高重力地形改正精度。  相似文献   
249.
凹凸棒及其改性材料具有较发达的比表面积、丰富的官能团及较强的吸附能力,被作为良好的环境修复材料而成为农田土壤重金属修复领域的研究热点。目前中国农田土壤Cd污染现状仍然严峻,为探究改性凹凸棒的钝化机制及其对碱性土壤Cd污染的钝化效果,本文采用氢氧化钠、氯化铁两种改性剂对凹凸棒改性,利用扫描电镜(SEM)、X射线衍射(XRD)、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及比表面积测定(BET)和孔径分析(BJH)对改性前后凹凸棒的微观结构和表面形态进行表征,结合表征结果分析其钝化机理,开展室内模拟Cd污染碱性土壤培养试验、生菜盆栽试验,采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土壤Cd含量,探究单一施用与复配施用两种改性凹凸棒对碱性土壤Cd的钝化效果差异。结果表明:碱处理后凹凸棒Si—O基团、结构负电荷增多,铁改性后凹凸棒微孔数量增多、比表面积增大,两种改性方法均使凹凸棒的内部结构及表面形态发生明显改变,吸附能力得以提升。碱改性凹凸棒(AM)通过更强的化学吸附能力实现对Cd的钝化,可提高土壤pH和阳离子交换量(CEC),而铁改性凹凸棒(IM)则具有更强的物理吸附能力和较强的化学吸附能力,使得土壤pH降低、CEC升高,两种材料复配施用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减小了pH升高幅度、提高土壤CEC值,提高钝化效果。碱、铁改性凹凸棒按质量配比3:1、土壤质量的2.00%施用后,土壤Cd有效态含量可降低33.85%,生菜对Cd的富集系数降低24.49%,在各处理组中效果最好。因此,铁改性凹凸棒对碱性土壤重金属Cd具有良好的钝化效果。在实际应用中应避免单独施用碱改性凹凸棒,可考虑与其他钝化材料复配施用,实现在保护土壤质量的同时更好地降低土壤Cd污染。  相似文献   
250.
河南省宝丰县清凉寺铁矿,为一首次发现的中型山西式富铁矿床。该铁矿位于华北陆块南部,渑池-确山陷褶断束中段,属华北地层区,豫西地层分区,渑池—确山地层小区。该矿床含矿岩系为上石炭统本溪组。铁矿体呈较为稳定的层状-似层状产于本溪组下部,矿体内部结构简单,没有夹石和无矿天窗,属简单矿层。矿石自然类型为赤铁矿,矿石品位w(TFe)普遍较高,w(TFe)介于27.50%~59.75%,平均50.55%,w(TFe)>50%的样品占53%,有害元素S、P微量。矿石工业类型:以炼铁用铁矿石(高炉富矿)为主,占总资源量的66%;次为需选铁矿石,占总资源量的34%。矿床规模为一中型富铁矿床。该矿床成因为碎屑型浅海相环境下化学沉积的山西式铁矿。该矿区准平原化程度相对较高、岩溶漏斗不发育的地区,有利于山西式富铁矿床的形成。而在准平原化程度相对较低、岩溶漏斗发育的地区,则利于"漏斗状"铝土矿的形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