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4篇
  免费   52篇
  国内免费   5篇
测绘学   2篇
大气科学   22篇
地球物理   6篇
地质学   86篇
海洋学   14篇
综合类   5篇
自然地理   6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3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SH波在含圆形孔洞的半圆形凸起处的散射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采用复变函数法研究了含有圆形孔洞的半圆形凸起地形对SH波的散射问题。第一步将所研究的域分为两个域,相应地构造出了所论问题的两组解:一组是在凸起边界上满足应力为零、而其余边界应力待定的圆环域中的级数解,另一个组为含有半圆形凹陷的半空间的解。第二步,通过上述两个域(两组解)在“公共边界”上实施“契合”,建立起求解该问题的无穷代数方程组。第三步,对有限个方程进行数值求解,给出了地表位移幅值和圆形孔洞的表面位移及周边上的动应力集中的数值结果,并讨论了波数及凸起和圆孔半径比等的影响。  相似文献   
62.
Scattering of SH-wave by multiple circular cavities in half space   总被引:17,自引:1,他引:17  
In this paper, an analytic method is developed to address steady SH-wave scattering and perform dynamic analysis of multiple circular cavities in half space. The scattered wave function used for scattering of SH-waves by multiple circular cavities, which automatically satisfies the stress-free condition at the horizontal surface, is constructed by applying the symmetry of the SH-wave scattering and the method of multi-polar coordinates system. Applying this scattered wave function and method of moving coordinates, the original problem can be transformed to the problem of SH-wave scattering by multiple circular cavities in the full space. Finally, the solution of the problem can be reduced to a series of algebraic equations and solved numerically by truncating the infinite algebraic equations to the finite ones. Numerical examples are provided for case with two cavities to show the effect of wave number, and the distances between the centers of the cavities and from the centers to the ground surface on the dynamic stress concentration around the cavity impacted by incident steady SH-wave.  相似文献   
63.
本文探讨了现代气象远程培训系统中信号干扰的解决措施,介绍了信号干扰的原理,研究了信号干扰的抑制方法.  相似文献   
64.
地勘单位与市场对接是指地勘单位的性质、作用、产品与市场相对应,合乎市场的需要;其经营方式、管理体系、运行机制与市场相适应。要使地勘单位与市场对接,除自身的深化改革外,还要有良好的外部条件相配合。  相似文献   
65.
受水文站数量与空间分布的制约,目前径流变化研究集中于区域或流域尺度,基于实测数据且综合考虑多种因子影响的全球尺度径流变化趋势归因尚待开展.基于此,本文整合多套站点实测径流数据,并提取各站点对应集水区范围的气象和植被数据,构建了当前站点数量最多、空间分布最完整的全球气象水文数据集.采用Mann-Kendall等趋势分析方法,检测了全球4 469个水文站点径流变化趋势;基于随机森林方法,建立全球径流变化趋势归因框架,定量评估了降水、潜在蒸散发、植被叶面积指数、融雪4个驱动因子对全球主要流域径流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全球径流变化以减少趋势为主,径流显著减少(增加)趋势站点占比28.2%(9.7%).植被变化主导了全球42.2%的水文站点径流变化趋势,高于降水(35.3%)、潜在蒸散发(12.5%)和融雪(10.0%)主导的站点.  相似文献   
66.
目前的降水产品依然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采用多源降水数据融合可以更准确地估计降水量和空间分布情况。为实现无资料地区的数据融合,本文在不使用任何先验信息的前提下,通过整合站点插值、卫星遥感和再分析的降水产品,基于贝叶斯三角帽(Bayesian-Three Cornered Hat, BTCH)法,融合多源降水数据,探究不同输入数量的降水产品对于融合数据精度的影响以及每个降水产品对于融合数据精度的贡献率,并在黄河源区进行应用。结果表明:在月尺度上,融合数据性能优于原始降水产品;在日尺度上,融合数据性能明显高于卫星遥感和再分析降水产品,但低于基于站点的降水产品CHM_PRE;2套基于站点的降水产品CN05.1和CHM_PRE对于融合数据有最大的贡献率。在黄河源区的应用表明,该数据融合方法确实能够更准确地估计降水量,可应用于无实测降水资料地区,为数据融合分析及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7.
陆、气耦合是实现气候变化影响评价的关键,首先介绍了土壤-植物-大气输移方案(surface vegetation atmosplletie transfer schemes,简称SVATS)中具有国际可比性的可变下渗容量模型(Variable Infiltration Capacity,简称VIC模型).将黄河流域划分为432个50 km×50 km正交网格,由108个雨量站1960-1970年的逐日降水量资料插补到各个网格,根据土壤、植被分布资料,确定了各网格的土壤和植被参数,基于15个子流域的水文率定,将水文参数移植到相似区域,进而模拟了黄河流域径流量的空间分布;对典型支流及区间径流量的模拟效果表明,VIC模型具有较好的径流模拟能力,可用于分析、评价环境变化对流域河川径流的影响.  相似文献   
68.
南黄海陆架沉积物颜色反射率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利用Minolta CM-2002光谱光度计,对南黄海陆架136个短柱样20~25 cm段的沉积物进行了颜色反射率数据测量。描述了8个应用较广的光性参数在研究区的分布并进行聚类分区,给出了部分各区沉积物的颜色反射率数据。结合同一样品的粒度、化学元素、磁化率等资料的初步分析,结果表明,a*,a*/b*,反射率re555nm和re675nm的一阶导数对沉积物氧化还原的相对强度和物质来源相对敏感,地质意义较为明确,并可判明研究区的3种物质来源及方向,即长江口方向、现代黄河物质来源以及研究区东南方向的生物物质来源。  相似文献   
69.
全球气候变化研究最显著的成果之一,就是确定了气候可以在全球范围内突然发生变化,例如第四纪冰期旋回及全新世千年尺度的气候波动。了解和掌握这种快速气候变化的特征和驱动机制对于研究和预测人类生存环境的变化趋势和全球气候变化至关重要。研究发现,这种千年尺度的快速气候变动不仅见于冰心和北大西洋高纬区,而且在热带海区也有记录;现代热带大洋在全球气候系统中,尤其是千年尺度的快速气候变化中起着关键作用,类似现代厄尔尼诺—南方涛动的热带海洋—大气系统的变化,可能是冰期千年尺度古气候事件的根源所在。由于南海的特殊地理位置,快速气候变化事件在南海有大量的高分辨率沉积记录,是我国研究全球变化区域响应及其驱动力的天然试验场。  相似文献   
70.
流域水文模型是区域水资源评价的重要工具,基于普林斯顿全球气象驱动数据集和澜沧江-湄公河流域(简称:澜湄流域)八个水文站实测资料,分析了澜湄流域不同区间的水文特性,采用RCCC-WBM模型(Water Balance Model developed by Research Center for Climate Change,RCCC-WBM)开展了区间径流及水量平衡模拟研究。结果表明:1)澜湄流域不同区间气候水文差异显著,上游气温低且年内变幅大,下游气温高年内变幅小;尽管不同区间降水、径流的年内分配特征总体一致,但径流的年内分布峰值大多滞后降水峰值一个时段。2)RCCC-WBM模型能够较好地模拟出澜湄流域不同区间的径流过程,率定期和验证期的月径流模拟效率系数(Nash-Sutcliffe Efficiency,NSE)均在60%以上,总量模拟误差(Relative Error,RE)也均控制在±10%以内,模型具有较好的区域适应性。3)模拟的土壤含水量都具有先衰减后增加再衰减的年内分配特征;不同季节径流和蒸发耗散的水源不同,降水是汛期水分耗散的主要来源,而土壤含水量是非汛期径流和蒸发消耗的主要水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