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17篇
  国内免费   12篇
测绘学   2篇
大气科学   21篇
地球物理   15篇
地质学   5篇
  2024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1.
OH气辉对重力波响应的模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重力波是中间层大气的重要能量来源,气辉观测为研究中间层重力波特性提供了极好的方法。本文利用最新的 OH 气辉激发机制,建立了一个较完整的光化、动力模式来分析重力波传播对 OH 气辉的影响。结果表明,化学反应速率系数不定性对 Krassovsky 比振幅的影响较小,但淬灭过程的影响必须考虑。Krassovsky 比的振幅和相位均依赖于波周期,其振幅在2.1和10.3之间变化;这表明 OH 气辉亮度的相对变化大于温度的相对变化。一般情况下,重力波引起的温度扰动超前于气辉亮度的变化。与实测资料比较发现,两者变化趋势基本一致,在短周期波时吻合较好。  相似文献   
12.
中层顶区Na原子分布昼夜变化的模拟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Na原子可以作为大气动力学过程(如潮汐波、重力波等)的示踪剂,因而对Na层的探测研究成为研究中层顶区的重要手段. 本文建立了时变的中高层大气光化学模式,并与国际电离层模式 (IRI 95) 与Na层光化学理论相结合,建立完整时变的中高层大气Na层光化学模式,着重研究Na层分布的昼夜变化. 计算结果表明,在Na原子分布的峰值附近,Na层不出现大的昼夜变化,而在Na层的上部和下部,Na原子密度存在明显的昼夜变化. 这些特性与实际的观测结果比较一致.  相似文献   
13.
影响中国的台风频数年代际变化趋势:1951-2004年   总被引:26,自引:2,他引:24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通过对1951-2004年影响中国的台风频数的年代际变化趋势研究表明,影响台风频数近54年来呈显著减少趋势,1960年代的影响台风频数最多,近10年是影响台风频数最少的时期。6月、8月和9月的影响台风频数均呈减少趋势。此外,年影响台风频数和各月的影响台风频数均有较大的年际变化。  相似文献   
14.
张卓  王维和  王后茂  王咏梅 《遥感学报》2019,23(6):1177-1185
为提高风云三号气象卫星(FY-3)紫外臭氧总量探测仪(TOU)观测数据得到的吸收性气溶胶指数AAI(Absorbing Aerosol Index)或AI(Aerosol Index)的可靠性,需要了解AAI指数与相对湿度之间的内在关系。本研究利用大气辐射传输模型DAK(Doubling-Adding KNMI)分别模拟了在城市气溶胶和乡村气溶胶模式下AAI同相对湿度之间的关系,并将结果同已观测到的实际结果进行对比。结果发现,在相对湿度呈高值时AAI指数出现很大的变化,但相对湿度对两种气溶胶模型的影响具有相反的效应,分析显示当大气中含有吸收性气溶胶如含碳类气溶胶(在中国北部的污染过程中很常见)时,AAI结果对RH(Relative Humidity)有很强的依赖。在应用AAI指数产品检测污染过程中需要注意气溶胶的具体类型和相对湿度的影响,必要时在高相对湿度过程中进行数据校正或剔除。  相似文献   
15.
王咏梅  王运生 《山西气象》1999,(3):14-15,17
本文分析了厄尔尼诺事件和运城48 年长度的气象要素资料, 得出运城气候异常年份均出现在厄尔尼诺事件发生年,且厄尔尼诺开始年和结束年所对应的气候异常相反。  相似文献   
16.
Estimating tropical cyclone precipitation from station observations   总被引:31,自引:0,他引:31  
In this paper, an objective technique for estimating the tropical cyclone (TC) precipitation from station observations is proposed. Based on a comparison between the Original Objective Method (OOM) and the Expert Subjective Method (ESM), the Objective Synoptic Analysis Technique (OSAT) for partitioning TC precipitation was developed by analyzing the western North Pacific (WNP) TC historical track and the daily precipitation datasets. Being an objective way of the ESM, OSAT overcomes the main problems in OOM, by changing two fixed parameters in OOM, the thresholds for the distance of the absolute TC precipitation (D0) and the TC size (D1), into variable parameters.
Case verification for OSAT was also carried out by applying CMORPH (Climate Prediction Center MORPHing technique) daily precipitation measurements, which is NOAA's combined satellite precipitation measurement system. This indicates that OSAT is capable of distinguishing simultaneous TC precipitation rain-belts from those associated with different TCs or with middle-latitude weather systems.  相似文献   
17.
利用1961年-2012年山西逐日天气现象、能见度、相对湿度和日平均气温资料,采用Kendall-tau方法和相关分析法研究山西雾霾日数的时空变化特征及成因。结果表明:雾多发区在中南部,北部雾日较少。霾、烟幕日数高值区出现在以大同、太原、临汾为中心线的带状区域。季节分布来看,轻雾、雾日数峰值出现在8、9月份,谷值在5月份出现;霾和烟幕日数的峰值出现在12、1月份,谷值在8、9月份出现。近50余年以来,山西雾霾日数呈现增多趋势,雾日增加趋势较弱,60、70年代为增多趋势,进入21世纪则为减少趋势;轻雾和霾日数均为显著单调上升趋势;烟幕日数也为显著增多趋势,但表现为抛物线型,90年代后期以前为增多,之后转为下降趋势。山西霾和烟幕日数与E1Nino事件有很好的对应关系,E1Nino事件发生年往往霾和烟幕日数较多,赤道中东太平洋的海温异常通过海气相互作用,引起东亚地区上空的大气环流异常,形成利于霾和烟幕出现的天气条件。山西冬季气温偏高往往导致霾和烟幕天气的增多,气候变暖对霾和烟幕天气的影响不容置疑。  相似文献   
18.
利用数据挖掘技术从长期观测的数据序列中发现蕴藏的规律是当前研究热点之一。相似性挖掘是时间序列挖掘的基础,提出一种基于语义相似的水文时间序列相似性查询方法。首先利用小波变换将时间序列进行平滑处理,在此基础上进行极值点分段并符号化,每个符号代表一种语义模式,从而选取语义相似的子序列作为候选集,再将候选集中子序列通过动态时间弯曲距离进行精确匹配从而得到相似子序列(以太湖流域大浦口站水位数据为例),实验证明,该方法能够在大幅度降低时间复杂度的基础上较准确地查找出相似子序列。  相似文献   
19.
运城市冬小麦晚霜冻预报服务系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春季霜冻在运城市出现的范围比较广泛,危害机遇为2a-3a一遇,重灾区多在汾河、涑水河两岸及平川地区的低凹地带,峨嵋岭南部及中条山的沿山坡岭地区较轻。运城市的晚霜冻主要影响小麦、苹果、蔬菜等,晚霜冻严重的年份可能造成小麦、苹果大幅减产,本文主要就运城市的春季霜冻对小麦的影响做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20.
Analysis of the climatic characteristics of the tropical cyclones that affect China yields several interesting features. The frequency of these tropical cyclones tended to decrease from 1951 to 2005, with the lowest frequency in the past ten years. The decrease in the frequency of super typhoons is particularly significant. The main season of tropical cyclone activities is from May to November, with an active period from July to September. There are three obvious sources of these tropical cyclones and they vary with seasons and decades. Their movement has also changed with seasons. On average, these tropical cyclones affect China for 5.6 months annually and the period of influence decreases in the past decades. An analysis of daily data indicates that the days of typhoon influence are shorter in winter and spring and longer in summer. The frequency of tropical cyclones is the largest over southeastern China, decreasing northwestward. Taiwan is the region that is affected by tropical cyclones most frequently. The average annual precipitation associated with tropical cyclones has also decreased gradually northwestward from southeastern China.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