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0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15篇
测绘学   41篇
大气科学   6篇
地球物理   12篇
地质学   39篇
海洋学   15篇
综合类   27篇
自然地理   39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2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51.
152.
田云青  王利  舒宝  韩清清  李龙  义琛  许豪 《测绘学报》2021,50(7):879-890
随着北斗三号系统的建成,北斗系统各方面的性能得到了全面提升,大大提高了导航定位的精度和完好性,同时也为增强型接收机自主完好性监测(advanced receiver autonomous integrity moni tori ng,ARAIM)的发展提供了可能.基于此,本文在全球范围内选取10个均匀分布的MGEX(multi-GNSS experiment)测站一周的观测数据进行ARAIM试验,同时利用这7 d的广播星历进行可用性仿真预测评估北斗系统在亚太地区及全球范围内的ARAIM可用性.为了增加试验的真实性,同时采用航空测试数据进行试验.实测数据试验结果表明:在支持接收PRN1-46号北斗卫星的MGEX站点中,BDS-2/BDS-3 ARAIM可用性最低在95% 以上,BDS-3在85% 以上;航空数据中,BDS-2/BDS-3、BDS-3 ARAIM可用性均为100%.仿真预测结果表明:在亚太地区,BDS-2/BDS-3 ARAIM地面网络点的平均可用性大于90% 和99.5% 的覆盖比率分别为100% 和96.15%,BDS-3 ARAIM平均可用性大于90%和99.5% 的覆盖比率为100% 和57.69%.在全球范围内,BDS-2/BDS-3 ARAIM地面网络点的平均可用性大于90% 和99.5% 的覆盖比率为79.94% 和42.82%,BDS-3 ARAIM平均可用性大于90% 和99.5% 的覆盖比率为56.33% 和25.32%.此外,BDS与GPS系统组合能够大幅度提高ARAIM算法的可用性.  相似文献   
153.
基于无线通讯网络的GPS多天线监测系统及其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基于无线通讯网络的GPS多天线监测系统的构成情况,包括系统设计、数据传输与管理、数据处理、数据质量分析和控制等.在公路边坡变形监测中的实际应用结果表明,该系统1 h测量精度已达到3.0 mm左右,既能自动连续地对滑坡变形进行监测,又能大幅度降低整个监测系统的费用,是滑坡等地质灾害变形监测的理想技术之一.  相似文献   
154.
张帆  王利 《中国沙漠》1998,18(2):175-177
以河北省蔚县水土流失遥感动态监测为例,扼要介绍和探讨遥感信息解译及如何应用GIS空间地理数据管理和空间分析功能,完成水土流失因子的分析、计算、成果输出和治理成效的评价。  相似文献   
155.
针对载波相位观测值中出现周跳的问题,将TurboEdit算法中的LG组合进行二次历元间差分(STPIR),差分结果可以很好地消除电离层延迟的趋势项影响,而且差分后的组合观测值不受观测数据采样间隔的影响,从而有利于周跳的探测。同时,利用MW组合与STPIR组合实现了周跳的探测与修复。对静态和动态观测数据进行处理的结果表明,将MW与STPIR组合可以更准确地探测与修复周跳。  相似文献   
156.
以三峡库区羊角场镇为例,在地质调查基础上,利用伸缩位移计、应力计等常规地面监测设备,对地表裂缝相对位移和危岩体基座应力进行监测,并结合GPS静态和实时动态测量等技术,开展了角反射器干涉测量技术(CR-InSAR)和高相干InSAR技术在复杂山区地质灾害大范围调查与识别应用,从点到面、从大型危岩体到区域地表形变全覆盖。各种方法监测结果较为一致,有效实现了典型山区城镇地质灾害变形的高精度、动态立体化监测。   相似文献   
157.
文章从区域现代物流对于经济社会发展支撑能力构成的基本要素出发,提出综合反映区域现代物流支撑能力的3类11要素的指标体系,并根据现代物流活动的特点以及指标之间的定性关系,进一步研究提出了物流基础设施能力指数、物流企业集聚度指数、物流能力影响因素指数、现代物流支撑能力指数和聚合方法。实证研究采用辽宁沿海经济带的绥兴物流区、锦葫物流区、营盘物流区、大连渤海物流区、大连城区物流区、大连黄海物流区和丹东物流区7个物流区作为研究对象,在采用作者2009年已经完成的辽宁沿海经济带现代物流支撑能力基本要素评价结论的基础上,基于本研究设计的指标聚合方法,对辽宁沿海经济带7个分区分别进行了评价,并对各分区的现代物流支撑能力作出总体评价。  相似文献   
158.
利用"中国地壳运动观测网络"基本站自1998年运行以来积累的观测资料,以2001年11月昆仑山口西8.1级地震前的所有资料计算的运动结果为基本参考,分别计算了2002年相对于2001年和以后几年相对于2002年的测站累计偏离位移变化结果,据此对昆仑山口西8.1级地震震时和震后中国西部水平运动场的变动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①以发震断裂为界,震时南侧的西藏地区发生了由北至东的偏离位移,数值超过10 mm,北侧的新疆地区发生了NW向的偏离位移,最大值也超过了10 mm;②震后(从2003年算起)左旋性质的偏离位移是断断续续的增加,截止到2005年,距震源最近的JB51(发震断裂南侧)和JB30(发震断裂北侧)站的地形变变化最大,相对达70 mm;③震后发震断裂以南的丙藏地区优势偏离位移向东,以北新疆地区的优势偏离位移向北北西,距震中越近偏离越大;④2006年,距震源最近的JB51和JB30站的偏离位移似乎有向反向移动的迹象,西藏地区基本上没有新的偏离,新疆地区的WNN向偏离位移似乎仍在进行.尽管地震发生距今已5年多了,但有关迹象表明,地壳水平形变场的有序调整可能尚未完全结束,也不排除震前西藏地区的运动由于孕震的缘故而略有所减慢的可能.  相似文献   
159.
大连市主要自然灾害危险性评价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以大连市主要自然灾害为评价对象,探讨自然灾害评价机理,并在此基础上依据灾害发生可能性、作用时间和造成损失三方面建立大连市洪水灾害、地质灾害、地震灾害、气象灾害和环境污染灾害危险性评价指标体系.查阅大连1949年以来<史志>记载资料,在GIS支持下,初步创建大连市106个乡镇和公里网格单元的灾害危险性统计数据库,采用主成分-熵值权重法确定指标权重,利用GIS技术属性数据管理和空间分析功能等实现数据处理和分析,针对各类灾害因子影响的空间特点及数据来源的多途径,采用"行政单元-动态网格"交互赋值技术,在MapInfo、Vm26环境下实现了大连市单要素及各类灾害危险性定量评价,可视化展示大连各类自然灾害危险性的空间差异,并进行主要灾害因子排序,为大连市四类主体功能区的划分与减灾防治区划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60.
辽宁省主体功能区划分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国家"十一五"规划纲要》提出的省域主体功能区划分要求并结合辽宁省实际,探讨了主体功能区划分的基本思路和一般方法。设定"县域"为分析评价单元,对照主体功能区的基本定义,根据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总体布局战略以及其他较为显著的地理特征进行"感性试划",即通过定性分析断定一部分主体功能区的类型归属,这些单元称之为"易划区"。对于通过"感性试划"不能断定主体功能区类型的分析评价单元称之为"难划区",采用多指标综合评判法和关键指标判别法进行"理性试划",最终形成主体功能区划分方案。采用定性判断与定量研究相结合、理性分析和政府战略相结合、综合指标分析与关键指标判别相结合的主体功能区划分思路和方法,取得的区划方案易被政府和社会各方接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