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23篇
  免费   387篇
  国内免费   389篇
测绘学   318篇
大气科学   357篇
地球物理   409篇
地质学   1070篇
海洋学   207篇
天文学   29篇
综合类   218篇
自然地理   191篇
  2024年   26篇
  2023年   71篇
  2022年   94篇
  2021年   104篇
  2020年   73篇
  2019年   115篇
  2018年   103篇
  2017年   82篇
  2016年   74篇
  2015年   91篇
  2014年   143篇
  2013年   104篇
  2012年   115篇
  2011年   110篇
  2010年   108篇
  2009年   93篇
  2008年   92篇
  2007年   97篇
  2006年   74篇
  2005年   78篇
  2004年   81篇
  2003年   71篇
  2002年   47篇
  2001年   53篇
  2000年   65篇
  1999年   55篇
  1998年   43篇
  1997年   37篇
  1996年   35篇
  1995年   36篇
  1994年   33篇
  1993年   42篇
  1992年   51篇
  1991年   50篇
  1990年   35篇
  1989年   41篇
  1988年   16篇
  1987年   22篇
  1986年   25篇
  1985年   10篇
  1984年   12篇
  1983年   10篇
  1982年   17篇
  1981年   7篇
  1980年   19篇
  1979年   5篇
  1978年   8篇
  1963年   3篇
  1959年   3篇
  1958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9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1.
1∶20万航磁ΔT上延5km等值线图和1∶20万布格重力ΔgB资料,所反映的深部地球物理场特征具有良好的一致性。它揭示了吉南古陆刚性基底和塑性基底的存在,对认识元古宙三叉裂陷槽的展布,对本溪—通化岩石圈裂北延部分与后期不同方向不同层次脆性断裂相互叠迭作用,对元古宙裂陷槽内不同类型矿产控矿因素的讨论,带来了一些具有启迪意义的深部地球物理信息。  相似文献   
912.
笔者立足于区域地质构造整体格局,对研究区不同级别断裂进行系统观察及产状测量,对矿区各断裂级别、性质以及控矿作用大小进行系统研究,进而探索破头青断裂带及其形成机制、矿床成因和构造-矿化网络时空演变过程,构建本区控矿构造格架;结合探采资料研究了金矿断裂构造与成矿之间的关系,确定本区成矿有利地段,为下步探矿工作部署、实现找矿...  相似文献   
913.
1998年夏,长江、嫩江、松花江流域因大范围持续性降水和频发暴雨造成了特大洪水。在这场抗洪减灾工作中,天气预报是党中央、国务院和各级党政部门领导组织抗洪防灾科学决策的重要依据之一,为正确组织、指挥防汛抗洪,取得巨大胜利起到了良好作用。然而,1998年夏的异常天气使天气预报人员始料不及,要做好较准确的天气预测预报,不少气象科学问题还难于准确回答。因此,这些气象科学问题还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914.
郭健 《地质与勘探》2023,59(3):497-520
基于以往多年的金属矿床勘查评价研究经验,系统总结20世纪80年代以来具有代表性的地质成矿理论和找矿方法。通过国内外金、镍、钼、铜、铅锌等找矿靶区优选、深边部找矿预测,以及勘查验证实例,阐述勘查找矿过程中的理论、实践及方法。提出对金属矿化分布规律的研究可以明晰矿床成因规律,对矿床成因规律的研究可以开拓找矿思路,明确金属矿化的分布规律。强调对金属矿化与地质体之间分布规律关系的研究,进而阐明了勘查找矿者要紧紧抓住矿带、矿床、矿体定位构造的主要因素、控矿的主要条件,来研究确定目标地质体,优化传统的和现代的最佳找矿方法和手段,以快速评价矿产资源。明确提出勘查找矿目标地质体是个纲,纲举目张促进矿产资源评价。  相似文献   
915.
海图语言和自然语言在语法、语义、语用等方面都具有隐喻映射关系。以现代语言学理论为指导,研究了普遍语法原则、转换生成规则等海图语言的语法规则,探讨了海图语言语法的两类隐喻关系,提出了语法同构性是语义解释一致性的基础,并以其作为构建通用海图语言系统的前提条件。  相似文献   
916.
银硐粱早古生代花岗闪长岩分布在北祁连造山带东段屈吴山地区,侵入于原阴沟群和前寒武纪变质岩系中.它与米家山、扁强沟、清凹山以及南华山花岗岩类共同构成长约220千米的构造-花岗岩带,沿NW-NWW向展布.地球化学研究结果表明,银硐粱花岗闪长岩具有典型的高镁埃达克岩的地球化学特征,它们具有富Na贫K,SiO2>56%,Al2O3>15%,Na2O>4.0%(4.51%~4.92%),K2O(1.96~2.77%),Na2O/K2 O=1.63~2.40,属钙碱性侵入岩;高Sr(599~691×10-6),低Y(6.3~8.1×10-6),Sr/Y>40(81~94),Y/Yb>10(Yb<1.9×10-6),La/Yb>20(22~45)以及相对于典型的埃达克岩,具有更高的Mg#(58~64,平均59)和相容元素Ni(31~38×10-6)和Cr(35~43×10-6)含量;富集轻稀土元素(LREE),亏损重稀土元素(HREE),(La/Yb)N>10(16~32),轻微负Eu异常(Eu/Eu·平均为0.94),∑REE(85~112)×10-6;微量元素蛛网图显示,岩石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Rb、Ba、Sr),Nb-Ta和Ti负异常,相对于Ce和Nd,Sr为正异常.由于银硐粱高镁埃达克岩是俯冲洋壳部分熔融的产物,因此,它的存在表明,老虎山弧后洋盆在早古生代早期发生了向北的俯冲作用.银硐粱Cu-Au成矿作用与高镁埃达克岩关系密切,表明在北祁连构造带东段寻找与埃达克岩有关的Cu-Au矿床是一个新的找矿思路.  相似文献   
917.
毕娜  郭进京  韩文峰  赵海涛 《地质通报》2017,36(9):1616-1624
青藏高原东北缘西秦岭北缘构造带的漳县地区出露一套具有磨拉石沉积特征的上新统韩家沟砾岩。其现今的空间分布和沉积特征对于认识青藏高原东北缘新生代构造演化和地壳隆升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通过对上新统韩家沟砾岩层的厚度、砾石成分、形态和粒度特征、古流向特征、物源特征等研究,探讨其沉积环境和形成的构造背景。提出了西秦岭北缘上新统韩家沟砾岩代表新近纪上新世以来,西秦岭地块向北逆冲推覆构造背景下形成前陆磨拉石盆地沉积的认识。该区域上新统韩家沟砾岩现今出露最高高程与北缘断裂带之南的山顶夷平面高程相近,可能指示了其形成之后和西秦岭一起经历了长期的侵蚀夷平,最后在新近纪末期或第四纪初形成了统一夷平面。该夷平面代表了青藏高原东北缘地壳隆升的起点,新近纪末期以来,该夷平面的隆升、侵蚀和解体记录了青藏高原东北缘地壳隆升过程,即青藏高原东北缘真正隆升是新近纪末期或第四纪以来的地质事件。  相似文献   
918.
报道了东天山觉罗塔格构造带中雅满苏组火山岩的地球化学特征和年代学结果,通过岩石学、同位素年代学及地球化学研究显示: (1)雅满苏组火山岩由玄武岩、安山岩、英安岩、流纹岩以及火山碎屑岩组成,以钙碱性系列为主.火山岩地球化学特征及捕获锆石年龄指示雅满苏组火山岩形成于具有古老基底的陆源弧环境; (2)东天山觉罗塔格构造带雅满苏组火山岩LA-ICP-MS锆石U-Pb谐和年龄为东段348.0±1.7 Ma(MSWD=1.15)、中段335.9±2.4 Ma(MSWD=1.03)、西段334.0±2.5 Ma (MSWD=1.02),雅满苏组火山岩整体形成于早石炭世,但东段形成时间早于西段; (3)东天山雅满苏岛弧带形成时期东段早于中段和西段,东天山石炭纪时的俯冲事件可能是由东部先开始,依次到中部、西部,俯冲形式类似于"剪刀"闭合的过程.   相似文献   
919.
基于Radarsat-2 SAR数据反演定西裸露地表土壤水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Radarsat-2 SAR数据和定西地区野外土钻法及WET仪器观测的土壤水分数据,分析了同极化后向散射系数与不同土层深度土壤水分之间的关系,采用交叉极化(VV/VH)组合模型反演土壤水分并进行对比验证。结果表明:水平、垂直同极化后向散射系数均与10~20 cm土壤含水量相关性最好,相关系数R均为0.74;受地表粗糙度和土壤质地等影响,同极化后向散射系数与0~10 cm土壤水分相关性均较低。交叉极化组合模型的反演值与10~20 cm实测土壤水分相关性较高,R值达0.75,而与0~10 cm和20~30 cm实测值的相关性较低(R值分别为0.47和0.52),但均通过α=0.05的显著性检验;WET仪器实测0~6 cm土壤水分经校正后与反演值的相关系数为0.46(通过α=0.01的显著性检验),校正后的结果有效提高了WET仪器测量精度。交叉极化组合模型可用于裸露地表土壤水分的反演,更适用于提取10~20 cm土壤含水量信息。  相似文献   
920.
郭国林  杨经绥  刘晓东  徐向珍  武勇 《岩石学报》2016,32(12):3673-3684
本文对罗布莎三个矿区的铬铁矿进行了详细的原位PGM研究,发现罗布莎各个矿区的铬铁矿中PGM组合和显微结构不同,暗示PGM能够记录铬铁矿形成与演化过程。罗布莎矿区的PGM显微特征显示铬铁矿结晶于高温、低硫逸度的环境中,可能系岩石/熔体反应和结晶分异双重作用下的产物;康金拉矿区的原位PGM主要为组合型包裹体,有少量产于铬铁矿裂隙之间的贱金属硫化物和合金矿物,为不同来源的熔体混合作用的结果,并暗示铬铁矿成矿后还受到热液流体的改造;香卡山矿区的PGM表明铬铁矿成矿之后遭受到还原性流体的交代作用,铬铁矿中早期结晶出来的硫化物或者铂族矿物被还原改造,形成铁镍矿等次生矿物,保存于铬铁矿粒间或者铬铁矿的裂隙中,这个过程可能与蛇纹石化或者晚期构造流体改造作用有关。罗布莎原位PGM研究表明,PGM矿物贯穿于铬铁矿结晶成矿过程的始终,PGM的矿物及其组合能够记录铬铁矿结晶时母熔体的物理化学条件,甚至还能反映铬铁矿成矿后所经历的后期构造热液事件。因此,结合单矿物分选和原位调查两种方法,查明铬铁矿中PGM的赋存类型及微观结构,对全面理解铬铁矿的成矿过程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