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30篇 |
免费 | 31篇 |
国内免费 | 45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17篇 |
大气科学 | 49篇 |
地球物理 | 24篇 |
地质学 | 72篇 |
海洋学 | 9篇 |
天文学 | 2篇 |
综合类 | 20篇 |
自然地理 | 13篇 |
出版年
2024年 | 2篇 |
2023年 | 7篇 |
2022年 | 9篇 |
2021年 | 5篇 |
2020年 | 11篇 |
2019年 | 11篇 |
2018年 | 11篇 |
2017年 | 6篇 |
2016年 | 8篇 |
2015年 | 9篇 |
2014年 | 8篇 |
2013年 | 9篇 |
2012年 | 11篇 |
2011年 | 13篇 |
2010年 | 17篇 |
2009年 | 12篇 |
2008年 | 13篇 |
2007年 | 9篇 |
2006年 | 7篇 |
2005年 | 11篇 |
2004年 | 2篇 |
2003年 | 4篇 |
2000年 | 3篇 |
1998年 | 1篇 |
1995年 | 2篇 |
1994年 | 1篇 |
1992年 | 2篇 |
1989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20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生态地质环境从生态地质学和环境地质学发展而来,由地质环境、生态环境和社会经济环境三个子系统构成一个有机整体,它与环境类承载力结合形成生态地质环境承载力,表征环境能够承受的人类活动阈限。国内的生态地质环境承载力研究分为2000年以前的准备阶段、2000-2010年探索前进阶段、2011年至今的稳定发展阶段,国家重大方针政策实施和重大生态地质环境事件影响了承载力的研究方向。生态地质环境子系统和系统的承载力发展程度存在差异,生态环境承载力研究较多、地质环境承载力研究次之、社会经济环境承载力研究相对较少,系统承载力研究处于不断整合之中。已有研究在学科交叉融合、耦合机制、模拟预测模型集成和国家重大需求服务响应等方面存在不足。未来生态地质环境承载力研究应坚持系统观,统合子系统和系统两个尺度,从拓展学科纵深关联、深化多维耦合机制、发展集成模拟预测模型、面向国家与社会需求等方面将研究推向新高度。 相似文献
22.
23.
陕西略阳东沟坝矿床地处“摩天岭地块”东部硖口驿-黑木林中—新元古代基底拼合带北侧,是与晋宁期碧口岛弧海相火山岩相关的金-银-铅-锌多金属中型矿床。笔者较系统地梳理了矿床地质特征,综合矿床最新勘查成果和前人科研资料,在深入坑道考察和开展硫同位素测试分析的基础上,进行了矿床的成矿期次划分、成矿物质来源、矿床成因分析等方面的成矿规律研究。结果表明:①矿床产于新元古代碧口岩群岛弧火山岩中,具多期矿化叠加特征;成矿期次主要包括3个阶段:石英-黄铁矿-闪锌矿初始预富集成矿阶段;金-银-重晶石主要成矿阶段;重晶石-碳酸盐晚期成矿阶段。②矿(岩)石硫同位素具有δ34S重晶石>δ34S黄铁矿>δ34S闪锌矿>δ34S方铅矿特征,证明矿床形成时硫同位素分馏已基本达到平衡;硫同位素δ34SV-CDT值普遍具花岗质岩浆硫特征,仅有少量处于幔源硫区间,表明东沟坝矿床硫可能主要来源于下地壳岩浆源,仅有少量的地幔物质混入;而其成矿物质可能主要来自于晋宁期岛弧火山岩浆作用。③东沟坝矿床为晋宁期海相含矿中酸性火山岩浆热液在多次构造作用叠加形成的矿床,属于典型的火山块状硫化物型(VMS)金银铅锌多金属矿床。④矿床形成于晋宁期活动陆缘背景下,隶属中元古代—新元古代古陆块裂解-汇聚成矿地质事件;推测矿床的成岩、成矿过程可能与晋宁期古扬子东、西部微板块俯冲汇聚、后续构造叠加延续有关。 相似文献
24.
本文探究“一带一路”旅游大数据的产业创新体系架构,明确“旅游文化建设、旅游消费习性培育、跨域资源协作”等产业创新路径,明晰沿线各国的文化融合途径,构建以“文化通”为内涵的旅游大数据体系。通过文献梳理、质化研究和实时数据分析,建构适用性旅游大数据架构,解决“一带一路”旅游文化产业中的信息稀疏、习性碎片化和诚信不足等现实困难,助力沿线各国的旅游发展新局面。借鉴应用系统工程中霍尔三维支撑理论,从知识、时间和逻辑三个维度,搭建新时代条件下旅游业态的以价值集聚、诚信保护和旅游文化传承为核心的创新途径支持体系,为旅游经济管理理论,提供了一个全新的研究视角。 相似文献
25.
利用国家气候中心723站降水和气温资料、JRA-25和NCEP/NCAR I再分析资料数据集、NOAA气候预测中心海温资料等,采用线性趋势、动力诊断、相关分析、小波分析等方法,开展2011年7月我国七大江河流域气候特点及其变化特征研究,揭示长江流域主汛期降水异常的可能机理。结果表明:2011年7月七大江河流域降水量总体偏少,长江流域降水属异常偏少;流域气温持续气候变暖特征,以松嫩流域异常偏暖最为显著。降水变化线性趋势显示:珠江流域和长江流域为线性增加型;淮河流域为基本不变型;辽河流域、海河流域、黄河流域和松嫩流域为线性减少型。但降水具有显著年际变化外,长江流域、淮河流域、海河流域、黄河流域等具有显著年代际变化周期。2011年7月长江流域降水异常偏少的主要原因:大气对赤道中东太平洋外强迫的响应持续着La Nina的形态;副热带高压异常活动与东亚南风环流强度指数偏弱;长江流域整层水汽收支显著亏损,降水效率低。 相似文献
26.
通过对塔东地区古城4井上寒武统和中、上奥陶统碳酸盐岩围岩及充填物的碳、氧、锶同位素地球化学和流体包裹体成分的对比研究表明,充填于中、上奥陶统和上寒武统的流体分属于2个不同来源的流体体系。充填于中、上奥陶统灰岩裂缝中方解石脉的w(87Sr)/w(86Sr)介于0.7084~0.7088,它与早奥陶世海水的w(87Sr)/w(86Sr)相近;流体体系为CH4-H2O体系;充填物与围岩间具有明显的碳、氧同位素差异,表明上部流体体系中的流体来自于奥陶系地层本身。上寒武统白云岩裂缝中方解石脉的w(87Sr)/w(86Sr)为0.7138,明显地高于同时代海水的锶同位素值;流体体系为CO2-H2O体系;下部流体体系中的流体为外来富锶流体。上、下流体体系间互不连通暗示着上寒武统地层具有相对较好的保存条件。 相似文献
27.
2016年我国梅雨异常特征及成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国家气候中心梅雨监测资料和NCEP再分析资料,对2016年我国梅雨异常特征及其大尺度环流成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2016年我国梅雨有明显的区域特征,其中江南区入梅偏早14天,与1995年并列成为1951年以来入梅最早的年份,出梅偏晚11天,梅雨期(量)偏长(多),但梅雨期日平均降水量偏少;长江区入梅和出梅均偏晚,梅雨期接近常年,但梅雨量偏多一倍以上,梅雨量和梅雨期日平均降水量分别为1951年以来历史同期第三和第二高值;江淮区入梅、出梅及梅雨期接近常年,但梅雨量偏多。(2)对流层高、中、低层环流系统冬夏季节性调整和转变显著提前的共同作用,导致了2016年江南区入梅显著偏早;东亚副热带西风急流、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副高)和东亚夏季风涌在7月中旬阶段性地南落导致了江南区和长江区出梅偏晚。(3)受到前冬超强厄尔尼诺衰减和春、夏季热带印度洋全区一致海温模态偏暖的影响,梅雨期副高异常偏强,副高西南侧转向的水汽输送异常偏强,并在长江区和江淮区与北方弱冷空气辐合,造成梅雨量异常偏多。 相似文献
28.
东营凹陷古近系沙河街组碳酸盐岩的成因一直存在湖相与海相之争。沙四段碳酸盐岩呈厚薄不等的夹层赋于陆相碎屑岩中。本文对研究区代表性碳酸盐岩样品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的分析表明:东营凹陷古近系沙四段碳酸盐岩的∑LREE > ∑MREE > ∑HREE,MREE相对于HREE富集;不具备Ce/Ce*负异常特征;Y/Ho值为25.5~34.1,La/La*值为0.99~1.21;Y/Ho-La/La*呈负相关关系。所有这些特征均与湖相成因碳酸盐岩一致,沙四段碳酸盐岩的形成应为湖相成因。 相似文献
29.
模拟弹性波在孔隙介质中传播,需要稳定有效的吸收边界来消除或尽可能的减小由人工边界引起的虚假反射. 本文在前人工作基础上,首次建立了弹性孔隙介质情况下完全匹配层吸收边界的高阶速度-应力交错网格有限差分算法,并详细讨论了完全匹配层的构建及其有限差分算法实现. 首先,本文通过均匀孔隙模型的数值解与解析解的对比,验证所提出的数值方法的正确性;然后,本文考察了完全匹配层对不同入射角度入射波和自由表面上的瑞利波的吸收性能,将完全匹配层与廖氏和阻尼吸收边界进行了对比,研究了这三种吸收边界在不同吸收厚度情况下对弹性波吸收能力. 数值结果表明,在孔隙介质中,完全匹配层作为吸收边界能十分有效地吸收衰减外行波,无论对体波还是面波,是一种高效边界吸收算法. 相似文献
30.
长江口潮滩沉积物-水界面无机氮交换通量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对长江口滨岸潮滩7个典型断面三态氮的界面交换通量进行了三年多的季节性连续观测,结果表明无机氮的界面交换行为存在复杂的空间分异和季节变化。NO-3-N和NH+4-N的界面交换通量正负变化范围较大,分别介于-32.82~24.13 mmol.m-2.d-1和-18.45~10.65mmol.m-2.d-1之间;而NOsup>-2-N的界面交换通量很小,仅为-1.15~2.82 mmol.m-2.d-1。NO-3-N的界面交换具有明显的上下游季节性时空分异特征,而NH+4-N的界面交换则表现为南北岸季节性时空分异现象。盐度是控制长江口滨岸潮滩NH+4-N界面交换行为的主要因素,而沉积物粒度、水体 NO-3-N浓度、沉积物有机质含量、水温和溶解氧含量则以不同的组合方式,共同制约着 NO-3-N在潮滩界面交换的时空分异格局。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