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8篇
  免费   57篇
  国内免费   40篇
测绘学   24篇
大气科学   53篇
地球物理   86篇
地质学   106篇
海洋学   46篇
天文学   1篇
综合类   12篇
自然地理   37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26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21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19篇
  2006年   19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3篇
  1979年   1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20 毫秒
331.
莱州湾东岸沿海平原区全新世主要地质事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莱州湾东岸Y86孔岩芯,进行岩性、粒度、微体化石、孢粉组合的分析和14C年代的测定,将该孔自下而上划分为五层。在此基础上,详细讨论本区全新世海侵以来三个主要地质事件:8~7ka B.P.全新世海侵层与陆相层之间的不整合沉积间断地质事件;在7~6ka B.P.海侵范围达到最大,气候温暖湿润,称中全新世温暖气候事件;随后,在和4.5ka B.P.左右的明显降温事件。  相似文献   
332.
利用ECMWF1986~1998年历史实况资料,采用相似方法,找出寒潮天气预报指标,制作1~6天寒潮天气预报.  相似文献   
333.
吐哈盆地二叠系─三叠统和中上三叠统广泛发育冲积扇、河流、湖泊、扇三角洲、辫状河三角洲及曲流河三角洲相沉积。其中的中上三叠统辫状河三角洲前缘水下分流河道、扇三角洲前缘水下分流河道、辫状河河道砂坝及滨浅湖滩砂等相带是良好的储集砂体,其纵向发育和横向展布是今后油气田勘探的一个重要研究课题。  相似文献   
334.
鄂尔多斯盆地西部晚三叠世构造属性探讨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有关鄂尔多斯盆地西部晚三叠世的构造属性问题,前人的观点大多认为该时期为(类)前陆盆地,笔者对此提出置疑,主要有3个方面的依据:首先,对西缘汝箕沟、石沟驿和崆峒山地区晚三叠世延长组的3套粗碎屑沉积进行了重新认识。汝箕沟延长组确实为边缘相沉积,但其附近层位板内玄武岩的出现,表明该区晚三叠世为拉张环境下的沉积。最新研究表明,石沟驿地区延长组沉积厚度并不大,不超过1500m。崆峒山砾岩沉积可能受西南部的秦祁造山带影响所致,不能作为盆地西部沉积的代表。其次,通过编制晚三叠世延长组地层等厚图及一系列东西向地层剖面对比,发现该时期以往认为的盆地西部从南至北的巨厚沉降带并不存在。最后,通过地震剖面、平衡剖面和裂变径迹测试数据分析,指出西部现今存在的横山堡后冲构造带和马家滩大型逆冲推覆构造带并未形成于晚三叠世,其最早形成于晚侏罗世。故鄂尔多斯盆地西部晚三叠世构造属性并非为前陆盆地,而是残延克拉通内叠合盆地的组成部分。该认识对盆地西部的油气勘探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35.
1999年9月20日台湾岛集集地震之前,该地区的地震活动率显著减少。从1994年到1999年9月20日的台湾地震目录可以看出,异常从1999年1月开始,持续了约9个月,直到主震发生。本结果表明:该地区2.0级以上地震的平均活动率为每月蝎5个,标准偏差为78。异常期间,该地区的地震活动率减少为平均每月314个,标准偏差在1的范围内。通过z值图的分析可以看出,在集集地震的震源区周围,在地震活动性明显增大的同时,b值也有持续减少的趋势。  相似文献   
336.
地震定位的三条原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证明了在横向均匀、径向分层的球对称地球模型内进行地震定位的三条原理:(1)不需用走时表就可以测定出地震震中;(2)震源深度残差在某个震中距处改变符号,该震中距是震源深度的函数,但与距离残差无关;(3)在地球表面两个随机点之间的距离△以sir△分布。原理(1)意味着在没有同时求出震源深度和发震时刻的情况下也能测定震中。原理(2)指出从来不应该用4个震源参数联合回归法求解震源深度。在使用标准的最小二乘法时,为何读晚了的到时数据常常比精确读数起的作用大,原理(3)对此提出了一种可能解释。这些原理一起说明了地震定位的问题是个病态问题。只有用先验知识(如走时表)来约束容许解的范围使问题不再病态,联合最小二乘回归法才能求得震源的真实位置。但如果走时表是由震源位置解导出的,则定位误差和走时表误差会互有影响,不能去除问题的局部极小值对应的解。古登堡曾想通过假设残差是非负矢量来校正方位集中引起的残差。  相似文献   
337.
根据桂林13个站点1957—1999年共43a的资料,结合农业部门历年来掌握的旱情以及我们多年的预报经验,定义出全地区性各级干旱标准,分析出干旱前期环流特征,找出其演变规律和指标,建立短期气候预测的预报模式指标,为桂林秋旱的预报提供主要依据。  相似文献   
338.
在常温常压条件对中国大陆科学钻CCSD主孔岩心的700样品进行了弹性波速度测量,并建立了主孔2000m的波速(Vp和Vs)连续剖面,为检验地球物理模型的合理解释提供了岩石物理学方面的宝贵资料。主孔中新鲜榴辉岩纵波速度(Vp)最大(7.86km/s),正副片麻岩波速最小,又分别为5.53km/s和5.71km/s,榴辉岩的波速随着退变质作用的增强而明显减小。主孔2000m总平均Vp速度为6.2km/s,它与地球物理探测方法获得的大别-苏鲁造山带上地壳具有6.2-6.3km/s高速层结论是一致的。大部分岩石具有明显地震波各向异性。水饱和度使岩石纵波(Vp)速度和剪切波速度(Vs)分别增加19%和6%,而使Vp的各向异性降低3%~4%。不同岩性界面的反射系数(Rc)是产生地震反射的主要原因。金红石榴辉岩与片麻岩之间具有很高的反射系数(0.24-0.31)。韧性剪切带中糜棱岩化片麻岩和面理化榴辉岩使岩石各向异性和反射强度明显增加。岩石微裂隙与主孔原位波速变化有密切关系。饱水岩石速度(Vp和Vs)可以代表CCSD主孔原位状态的地震波速度。上述成果为本区地震反射体成因提供了重要的岩石物理性质约束。  相似文献   
339.
By employing the improved T42L9 spectral model introduced by NMC (Beijing) from ECMWF and utilizing theFGGE-IIIb data covering the period of 14—19 June 1979, the atmospheric responses to the abnormal soil moistureduring the medium-range period have been studied numerically. According to the initial field at 12 GMT 14 June, afive-day numerical experiment under different conditions of the soil moisture has been carried out respectively. Themonthly mean climatological soil moisture for June has been used in the control experiment in the initial time and itchanges with time according to the moisture budget equation at the land surface. Comparing with the experiments withdry or wet soil. one can conclude that: 1) Source of precipitation over continents in summer consists of the land-surfaceevaporation and the moisture transfer from oceans. Their intensities are comparable during the medium-range timescale when the soil evaporates its moisture sufficiently. Therefore, the soil moisture can influence the global precipitationand the general circulation significantly; 2) By influencing the thermodynamic difference between land and sea,the soilmoisture can change the intensity of monsoon and precipitation distribution; 3) The response of the atmosphere to theabnormal soil moisture ha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geographical distribution and nonlinear interactions; 4) Human activi-ties on the world can influence the environment greatly.  相似文献   
340.
随着油气勘探开发的不断发展,利用地震属性进行储层预测的方法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并且在生产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本文采用的谱分解和地震多属性联合的方法进行储层厚度预测,克服了单一属性分析存在的多解性和多属性分析在断层处预测不准确的问题,以及仅利用谱分解方法时,由于其预测基础的限制,部分复杂地区对砂体厚度的预测效果存在一定误差这一问题,可以较为准确地预测出目的层的储层厚度,同时,在传统地震分析中非常难发现的地质信息,谱分解之后比较容易发现,有助于进一步解释.实际地震资料结合井信息和分层数据的标定,对储层厚度的预测进行了较为详细的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此方法在原理和实际应用上都是可行的,提出了一种储层厚度预测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