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8篇
  免费   57篇
  国内免费   40篇
测绘学   24篇
大气科学   53篇
地球物理   86篇
地质学   106篇
海洋学   46篇
天文学   1篇
综合类   12篇
自然地理   37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26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21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19篇
  2006年   19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3篇
  1979年   1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61.
该文利用贵阳站1951—2013年逐日降水量及1961—2013年逐分钟降水量资料,对贵阳市暴雨变化趋势进行分析,其结果显示贵阳市暴雨平均雨量整体呈上升趋势,暴雨日数及总暴雨量总体呈现出下降趋势,21世纪以来贵阳市暴雨强度有所增强,近30 a的降水极端性及降水强度较强。以1981—2013年逐分钟降水资料为数据基础,依据《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50014-2006,2014版)及《城市暴雨强度公式编制和设计暴雨雨型确定技术导则》(2014版)要求新修编的贵阳站暴雨强度公式,采用芝加哥雨型法确定贵阳市短历时暴雨雨型,雨峰综合系数为0.405,即雨峰位于整个降雨过程的终端偏前的时刻。  相似文献   
162.
村前铜多金属矿床是产于钦杭成矿带东段的重要的斑岩-矽卡岩矿床,含矿岩体为黑云母斜长花岗斑岩和斜长花岗斑岩,具有多次侵入特点及钙碱性岩石的地球化学特征.本研究采用了LA-ICP-MS技术,首次对含矿的斜长花岗斑岩岩体中的锆石进行了U-Th-Pb同位素分析,获得其成岩年龄为(169.3±1.1 )Ma.这一年龄与钦杭成矿带中德兴花岗闪长斑岩、银山石英斑岩、冷水坑花岗斑岩、桐村花岗斑岩等岩体的年龄十分接近,揭示在钦杭成矿带175~156Ma经历了一次大规模的岩浆侵位与成矿事件,形成了众多与埃达克质或钙碱质花岗岩有关的斑岩-矽卡岩型铜多金属矿床,进一步说明钦杭成矿带在此时期在同一岩浆-动力背景下形成了斑岩-矽卡岩型铜多金属矿成矿系列.  相似文献   
163.
岩浆岩砾石磨圆度地质意义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定量地质学的兴起促进了地球科学的快速发展,但是国内外对砾石磨圆度与搬运距离之间定量关系的研究长期以来没有明显的进展。本次研究通过对永定河、碓臼峪、滦河和大石河四条河流进行系统的野外考察,从河流的出山口开始向下游设定考察点,详细描述各考察点砾石的磨圆度、粒度特征并进行统计分析,对岩浆岩砾石磨圆度与搬运距离的定量关系以及磨圆度的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研究发现,岩浆岩砾石的磨圆度随着搬运距离的增大而变好,在搬运的初期变化最快,而后逐渐缓慢下来,最终磨圆度趋于稳定。岩浆岩砾石由棱角状变为次棱角状一般需要搬运3~6 km,由次棱角状变为次圆状一般要搬运12~21 km,圆状砾石大量出现至少要搬运22~31 km。砾石的磨圆度受搬运距离、母岩成分、粒度和破碎作用的影响。棱角状、次棱角状砾石容易被磨蚀,在搬运初期转化为次圆状、圆状,而圆状砾石不易磨蚀达到极圆状;岩浆岩砾石磨圆速度比石英快,比石灰岩慢;相同母岩成分的砾石,粗粒砾石比细粒砾石磨圆快;破碎作用则会降低砾石的磨圆度,使部分砾石呈现出与搬运距离不协调的磨圆特征。  相似文献   
164.
利用岩心、薄片、测井等资料,研究了伊拉克艾哈代布油田上白垩统Khasib组的沉积相及其储层发育主控因素。研究区Khasib组主要发育碳酸盐岩缓坡和局限台地两种沉积相。Khasib组与下伏Mishrif组之间为不整合接触。Khasib组的沉积演化从碳酸盐岩缓坡泥岩开始,逐渐过渡到局限台地环境,发育多期叠置的生屑滩和砂屑滩。Khasib组碳酸盐岩是研究区重要的含油层系,主要储集岩为颗粒灰岩和泥粒灰岩,平均孔隙度22.17%,平均渗透率4.622×10-3μm,为高孔中低渗孔隙型储层。研究表明沉积相对Khasib组储层发育具有控制性,主要影响孔隙类型和孔隙结构。Khasib组沉积相研究能够为该油田的合理开发提供沉积学依据。  相似文献   
165.
本文主要完成了以下几大模块:①以规范模型为基础,首先智能判别单个钻孔的场地所属类别和砂土液化情况,然后采用插值方法插值成面状场地类别分区和砂土液化分区图,并动态加以展示;②根据先前输入的钻孔资料信息自动生成基岩顶部等值线图;③根据资料得到青岛市断层分布,然后依据规范规定,应用缓冲技术给出建筑避让距离;④展示所应用的判别规范,允许用户添加和更改。根据以上几点处理,基本达到了工程场地评价的可视化,为相关部门提供了方便工具和直观资料。  相似文献   
166.
城市群体建筑物震害模拟方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针对目前进行城市群体建筑物震害预测时,在数据收集和计算工作中遇到的实际困难,提出了一种简化的震害计算方法——单元破坏度指数法。同时将该计算模型嵌入到ArcView 9.0的GIS平台中,并以Oracle数据库为支撑,结合青岛市的实际数据,对城市群体建筑物的震害进行了模拟。结果表明,单元破坏度指数法不仅大大简化了数据收集和处理的工作量,而且计算结果的精度同样能满足工程应用的要求,与GIS相结合可以客观快速地模拟出城市群体建筑物的震害程度及其空间分布。  相似文献   
167.
简要介绍专业绘图软件Surfer和微软的编程工具VB,通过VB调控Surfer对象,实现VB和Surfer的混合编程,将原始风廓线雷达资料反演得到温度平流资料,并用VB输出为ASCII码形式的XYZ数据格式,再利用Surfer的格点化和绘图功能,实现单站高空温度平流廓线的自动绘制.  相似文献   
168.
河北省雾的气候特征及趋势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周贺玲  李丽平  乐章燕  李元华 《气象》2011,37(4):462-467
为了研究河北省雾的气候特征及变化趋势,用1965-2006年河北省49个代表站的气象观测资料,采用相关分析、趋势分析以及Mann-Kendall检验等统计方法,分析了雾的时空特征、日变化规律和长期变化趋势.结果发现:河北省年平均雾日数为15 d,平原的雾日数多大于20 d,高原、山区、丘陵的雾日一般小于10 d;秋、冬季是雾的多发季节,11月雾发生频率最高为15.7%,除夏季外的其他季节,平原的雾日数一般最多;20世纪70年代初是河北省雾的明显转折点,雾日在1965-1971年处于偏少期,而1971年后经历了偏多一偏少一偏多三个阶段;凌晨5时雾生的频率最高为22.2%,早上8时雾消的频率最高为18.8%,3 h以内的短时雾最易出现;河北省雾日有一定的变化趋势,除了山前平原区站点多数为正趋势外,其他地形区测站则一般呈现为负趋势.  相似文献   
169.
全国海洋环境监测每年获得大量的生物多样性监测数据,其中生物种类名记录存在书写不规范、格式不统一、同物异名、学名和中文名缺失、拼写错误等情况,对数据的质量和使用产生很大影响.为了对这些分类数据进行质量控制,构建质控数据库.以2011、2012年全国海洋环境监测实测生物分类数据为原始分类数据,以《中国海洋物种多样性》、《海洋生物分类代码》、《中国海洋生物名录》中的物种数据为标准生物名称,采用计算机程序匹配与人工匹配相结合的方法,建立原始分类数据与标准生物名称的对应关系,完成匹配分类数据的标准化处理并入库,形成质控数据库.基于质控数据库,结合质量控制程序,使得需要进行质控的生物名数据与质控数据库中"实测中文名"或"实测学名"相匹配,返回质控数据库中的"标准中文名"、"标准学名"、"标准类群"的值以及"记录处理",并作为新增列插入到原数据中,从而实现对分类数据的一站式批量质控.基于质控数据库的生物名质控方法为生物分类数据的质量控制提供了一个简单、有效且易于推广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170.
对石家庄市LandsatTM数据进行土地覆被分类,计算各土地覆被类型的能量平衡分量。找出感热、潜热、储热通量在下垫面的分配差异并分析下垫面面积比例与感热/净辐射的关系。发现密集不透水面感热单位面积能量达314.1 W/m2,49.9%的净辐射转换为感热。城市植被、水体净辐射的61.2%,65.9%变成潜热;感热/净辐射与城市植被和水体面积比例负相关,面积比例小于30%,感热/净辐射随之减少而快速增长;大于30%则随之增加缓慢降低。感热/净辐射与不透水面面积比显著正相关,可见,城市近地层温度升高主要由不透水面产生的感热交换引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