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22篇
大气科学   49篇
地球物理   1篇
海洋学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5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4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4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熊秋芬  苟尚  张昕 《高原气象》2016,(4):1060-1072
为了更全面地了解温带气旋的结构和形成原因,利用常规高空、地面观测、NCEP的1°×1°再分析资料和FY-2E水汽图像等资料,分析了2014年6月6 10日发生在华北及东北温带气旋的强度和移动路径、环流背景及结构和成因等。结果表明:(1)在发展阶段,地面气旋中心气压变化不大,但以逆时针旋转的路径移动;当地面气旋中心与高层低涡中心在同一垂直轴线上时,气旋停止发展。(2)以异常路径移动的气旋发生在500 h Pa大尺度环流多次调整的背景下。当气旋上游贝加尔湖至我国新疆南部的高压脊发展时,气旋初生;当气旋下游日本岛东部至鄂霍次克海高压脊发展时,气旋发展。(3)当正相对涡度随高度向西倾斜、气旋中心上空对流层低层正相对涡度首先加大、且其西侧的冷锋锋区增强、随后气旋中心上空整层正相对涡度增大时,地面气旋处于发展过程中;当高低层正相对涡度垂直重合、且对流层低层冷锋锋区减弱,则气旋停止发展。(4)对流层上层具有高值位涡的干空气逐渐进入地面气旋中心上空的湿区时,高位涡所携带的高空正涡度平流辐散作用使得低层辐合加强、绝对涡度增大,引起地面气压下降。(5)气旋中心上空的对流层中层暖平流和高层较大的正涡度平流使得垂直上升速度增强,气旋逐步发展;地面气旋中心总是沿中低层暖平流和其下游高低层微差涡度平流较大的区域移动。  相似文献   
22.
梅雨锋降水带中不同地域大暴雨成因的对比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熊秋芬  胡江林  张耀存 《气象》2006,32(7):72-80
利用NCEP再分析场、红外卫星云图的TBB值和常规观测资料对2003年7月9—10日长江流域梅雨锋上的一次大暴雨天气过程的成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这次梅雨锋暴雨是在有利的高、中、低层系统配置下,不同纬度带环流相互作用的结果,中β尺度深对流系统是暴雨的直接影响系统。但梅雨锋西段和东段暴雨的影响系统不完全相同。这次梅雨锋的锋面结构既有典型梅雨锋的一般特点,又有其独特的特征,在该次梅雨过程中不同地区梅雨锋的结构不同,梅雨锋的结构是多样的。  相似文献   
23.
24.

地面摩擦和大尺度流场是影响锋面气旋结构演变的重要因子,本文使用WRF模式并采用湿物理方案,通过理想化试验,综合考虑陆面摩擦、气旋式扰动相对于急流位置和大尺度流场对锋面气旋结构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当仅考虑单一因子时,气旋式扰动位于急流南侧和辐合流流场有利于气旋形成Shapiro-Keyser(S-K)模型结构.当同时考虑地面摩擦和大尺度辐合时,气旋式扰动位于急流北侧的气旋发展整体向经典的挪威气旋模型转变;扰动位于急流南侧的的气旋发展则整体呈现S-K模型结构,此时辐合流场有利于S-K模型结构出现.当同时考虑地面摩擦和大尺度辐散时,扰动处于急流北侧的气旋呈现挪威气旋模型结构;由于气旋式扰动穿越急流和辐散流场同时有利于暖锋后弯发展以及冷暖锋距离加大和锋消,扰动处于急流南侧的气旋呈现典型S-K气旋模型结构.这个结果解释了在东亚大陆地区辐散场形势下出现的S-K模型结构气旋个例.

  相似文献   
25.
利用2008?2018年逐小时自动站资料、常规地面高空观测资料、NCEP-FNL资料,统计黄、渤海7级及以上气旋大风过程,围绕气旋加深率和气压梯度讨论气象因子与气旋强度和发展关系,根据Petterssen地面气旋发展公式讨论温度平流、涡度平流和非绝热加热在气旋中的作用。结果表明:(1) 70.5%气旋入海后加强,14.7%成为爆发性气旋,17.6%气旋入海过程强度不变,11.7%气旋入海后减弱。影响黄、渤海的温带气旋过程主要发生在秋季,春冬季次之,夏季一次也没有出现过。入海发展的气旋多位于200 hPa高空急流出口左侧或者分流辐散区,入海减弱的气旋多位于高空急流出口右侧。(2)影响黄、渤海域的气旋有3类:自西北向东南移动的蒙古气旋(17.6%);自西向东移动的黄河气旋(49%);自西南向东北移动的江(黄)淮气旋(33.4%)。江(黄)淮气旋在秋季容易发展为爆发性气旋。黄河气旋和蒙古气旋入海后最大风区域通常出现在气旋的西北象限(或偏西象限),江(黄)淮气旋最大风区域出现在气旋的东南象限。(3)温度平流是气旋入海发展最重要的物理量因子,温度平流对气旋入海发展比对气旋强度更敏感。5次爆发性气旋过程中温度平流和涡度平流均高于其他气旋过程。非绝热加热与气旋强度的相关性较强,与气旋发展相关性弱。(4)江(黄)淮气旋过程中温度平流和非绝热加热较强,黄河气旋过程中涡度平流较强,涡度平流和非绝热加热对蒙古气旋的作用较弱。  相似文献   
26.
利用常规观测资料,多普勒天气雷达产品,基于多源数据的RMAPS模拟结果等,对2017年7月9日发生在河北顺平县的一次由下击暴流引发的极端大风过程进行了分析和模拟。结果表明:(1)对流云中及云下方的西北气流受降水影响,动量下传且伴有地面的辐散风,近地层的下沉中心位于地面大风区上空。(2)云中水成物微物理特征模拟结果显示雨水和霰/冰雹的比含水量大,雹胚生长主要与雪和云水有关,而霰/冰雹融化后增加了雨水粒子。(3)比较不同水成物的等效冷却温度,发现雨水蒸发冷却对大风形成的贡献最大,冰雹的融化机制和拖曳作用贡献量相当;在700 hPa以下,随着高度降低雨水拖曳的贡献逐渐大于冰雹融化与冰雹拖曳贡献之和。(4)下沉气流叠加在地面辐散风场和冷池密度流上,导致地面辐散中心的东南侧出现了43.1 m·s-1的极端强风。极端强风的下游,由于云水凝结、雹胚生长等凝结潜热释放过程抵消了部分水成物的冷却效应,以及冷出流减弱等因素,使得地面风速有所减弱。  相似文献   
27.
利用常规观测资料和6 h一次的NCEP 1°×1°再分析场资料对新疆2015年2月12—14日北疆暴雪过程和2015年5月17—21日南疆暴雨过程的环流形势和主要影响系统进行分析,并基于HYSPLIT模式模拟的后向轨迹分析强降水的水汽来源和输送特征。结果表明:1) 2次强降水过程均发生在高空低槽东移,低层有低涡,地面有锋面气旋,高空有辐散的天气背景下。2)冬季暴雪过程中,北疆水汽主要源自西亚和中亚地区。其中源自西亚地区的干气块下沉到近地面时从下垫面获得水汽,对强降雪的贡献最大;其次是起源于中亚西南部地区近地层的湿气块对强降雪的贡献。3)春季暴雨过程中,南疆的水汽主要来自中亚的哈萨克斯坦。其中来自哈萨克斯坦南部上空的干空气下沉到近地层时从下垫面获得水汽,对强降雨的贡献最大;其次是源自哈萨克斯坦东部和东南部对流层低层的湿气块对强降雨的贡献大。4) 2次强降水过程中水汽主要来自陆地而不是海洋,气块在近地层移动或下沉到近地层时,下垫面水汽蒸发使气块变湿,是强降水的水汽主要贡献者;表明春季和冬季的水汽输送通道与夏季来自阿拉伯海等低纬的水汽通道不同。  相似文献   
28.
三峡区间面雨量预报方法及其试验效果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介绍了用于制作三峡区间面雨量预报的各种预报方法,分析了天气学方法、数值预报方法及以数值预报产品为基础的人工神经网络方法在1999年汛期的试验效果,结果表明:人工神经网络方法及MAPS数值预报方法预报效果较好。并提出了对几种面雨量预报方法的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29.
通过对1992-1996年三峡气象站和宜昌市气象台的历史气象资料的分析,得出有利于三峡大雾形成的三种天气环流形势,并将三种类型的预报指标装入短期ALHPA3000工作站上,每天16时自动提供一次预报结果,供预报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30.
1998年夏季热带内外大气低频振荡特征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利用纬向平均的局地经向环流模式,对1984年南海地区4月28日~5月31日每日两个时次的局地平均经向环流进行模拟。模拟结果与观测结果吻合,反映出1984年南海夏季风形势的建立是一个经历反复的过程。此外,用诊断分析的方法通过计算各动力和热力强迫因子对季风经向环流的贡献,发现驱动1984年南海夏季风经向环流的首要因子是潜热加热项,主要由北部凝结加热,南部蒸发冷却的经向不均匀加热场分布使得潜热加热对环流的作用为正。温度垂直对流输送项的作用次之,该项的分布在南海北部的值为正、南部值近似为零,这种分布形势也使该因子能单独引起一个正季风环流。第三大因子是纬向温度平流输送项,在南海地区北部有暖平流,南部冷平流的温度平流分布形势对季风环流也起正的作用。而对季风中断期的因子分析表明:潜热加热及纬向温度平流的作用与正季风环流建立期完全相反,温度垂直对流的正作用也大大减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