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92篇
  免费   223篇
  国内免费   230篇
测绘学   92篇
大气科学   120篇
地球物理   272篇
地质学   649篇
海洋学   85篇
天文学   9篇
综合类   96篇
自然地理   122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23篇
  2022年   32篇
  2021年   21篇
  2020年   24篇
  2019年   44篇
  2018年   41篇
  2017年   24篇
  2016年   30篇
  2015年   45篇
  2014年   51篇
  2013年   42篇
  2012年   52篇
  2011年   68篇
  2010年   51篇
  2009年   59篇
  2008年   49篇
  2007年   31篇
  2006年   42篇
  2005年   50篇
  2004年   40篇
  2003年   61篇
  2002年   43篇
  2001年   39篇
  2000年   33篇
  1999年   37篇
  1998年   35篇
  1997年   44篇
  1996年   41篇
  1995年   32篇
  1994年   42篇
  1993年   30篇
  1992年   29篇
  1991年   27篇
  1990年   44篇
  1989年   15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10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9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4篇
  1958年   3篇
  1957年   4篇
  1956年   3篇
  195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941.
基于160站资料的我国表面气温异常特征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我国160站站域面积和近60年月平均表面气温资料,求得1951—2008年我国年、季节全国平均气温序列。在此基础上分析了我国表面气温异常的基本特征:四季表面气温异常中冬季异常方差最强,它对四季总异常的方差贡献为47.7%,远高于春、秋季 (23.4%,17.2%) 和夏季 (11.7%)。线性增温在年、季序列中均显著,年序列最强,夏季最弱;全国平均表面气温线性增温的年值为1.4℃/58 a,冬季 (2.3℃/58 a) 明显高于夏季 (0.6℃/58 a)。年代际变化在年和冬、夏季序列中的方差贡献显著,年值 (59.3%) 明显高于冬、夏季值;年和冬季全国平均表面气温年代际变化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起维持为正,夏季从90年代中期起维持为正。该文提供的年、季节全国平均表面气温序列合理,具有一定代表性。  相似文献   
942.
龙泉、庆元是浙江省最西南部两毗邻县(市),虽仅一山之隔,降水却存在较大的时间差,尤其暴雨,总存在5~12h的差异,是气象预报与预警工作之难点。该文通过对2010年1—7月两地汛期暴雨的分析,表明两地出现暴雨的条件存在明显差异:主要表现在暴雨主导风向、物理量指示性、数值预报的可参考性、两地特殊地形的影响等方面,通过对这些特点的分析,得到一些对日常的预报工作有一定参考价值的指标。  相似文献   
943.
天山造山带的深部结构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天山造山带是中亚最令人瞩目的一条由陆陆汇聚而形成的陆内造山带,从古生代以来经历了长期的构造演化,尤其是新生代以来的再次活化,导致了本区复杂的构造特征,因此在全球范围内具有独特性和活动性,是全球公认的研究大陆动力学的天然实验室.从1980年以来,针对天山及周缘的深部结构特征开展了大量的深地震探测研究工作,揭示了天山造山带...  相似文献   
944.
浙江省在区域大地构造位置上处于东亚大陆东南端,横跨扬子陆块区和武夷—云开造山系两大构造单元,在其杨子板块内具有储气优势层位的黑色页岩普遍发育,特别是分布于江绍拼合带西北的浙西地区,其寒武系荷塘组含烃页普遍发育,其中页岩气评价参数中的R0值为1.0%~4.0%,TOC值为0.74%~5.98%,有研究者认为在浙西地区TOC值可高达8%~10%,沉积厚度部分区域达600m,是浙江省最有利的页岩气选区。浙北长兴煤山盆地二叠系上统龙潭组C煤层下部发育的一套厚176~316m的砂质泥岩、页岩、细砂岩、中粗粒砂岩等互层岩系,富含有机质,也是页岩气的有利选区之一,另外浙江东海盆地的石油钻探资料证实,东海盆地也有煤层赋存,值得开展页岩气调查评价。  相似文献   
945.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具有明显沙化趋势的土地,主要是指由于土地过度利用或水资源匮乏等原因造成的介于沙化与非沙化土地之间的一种退化土地。读下图“2005年我国具有明显沙化趋势土地的利用类型结构”,完成1~3题。  相似文献   
946.
农村聚居的相关概念辨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新农村建设成为国家战略的背景下,有关农村聚居的研究日趋活跃。令人担忧的是,学术界对农村聚居的相关概念并未取得共识,概念的混乱给农村聚居的规范研究造成了明显的障碍。针对这一情况,对农村聚居的相关概念进行辨析,这些概念包括农村聚落、农村聚居、村落、村庄、农村居民点、农村聚落环境以及农村人居环境等。农村聚居是以村落、集镇(市)等聚落形式及周边环境为载体,以血缘、地缘性群体集中居住、生产、生活为内容的复杂系统,具有产生、发展、成熟、衰退、重生等演变过程。与聚落的差别主要体现在其以人为中心的系统性、综合性和有机性;农村聚落环境以聚落为中心,人包含在聚落中;农村人居环境以人为中心,人的主体地位突显。  相似文献   
947.
从大直径桩的荷载传递特性、在竖向荷载作用下承载特性的试验和理论、在水平向荷载作用下承载特性的试验和理论方面评述大直径桩承载特性的研究进展。同时指出各种研究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各种研究方法的优点和不足。  相似文献   
948.
富烃凹陷特征及其形成研究现状与问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国内外油气勘探现状和研究表明,不仅全球不同油气域或同一油气域不同盆地油气资源贫富悬殊,就是在同一含油气盆地,油气也主要来自盆内少数几个资源极为丰富的沉积凹陷,称之为富烃凹陷。对陆相盆地而言,富烃凹陷的有无和特征,决定盆地油气资源的贫富和规模,同时明显控制或影响着大中型油气田(藏)的形成和相对集中分布。富烃凹陷控制油气生成和分布的认识,是对之前沉积盆地和烃源岩控制油气理论的延展和深化,集"盆控论"宏观评价预测的整体性和"源控论"局域评价的缘源性之长于一体,强调在盆地诸多凹陷中识别和遴选富烃凹陷,是油气勘探和评价预测重要而核心的内容。关于富烃凹陷,无论是科学前沿探索和基础理论研究,还是油气勘探和资源评价,都需回答其形成的主要地学条件和动力学环境及主控因素。本文综述了以下诸相关方面的研究现状:(1)水体中有机质的高产出;(2)沉积时丰富有机质的保存埋藏;(3)优质烃源岩的特征;(4)沉降与充填关系、地热场与热演化、湖盆咸化、全球或大区域气候变化与海平面升降、地质事件与构造变动及区域大地构造环境等在富烃凹陷和其中优质烃源岩形成中的作用。目前对富烃凹陷形成条件和环境及其主控因素研究中存在的薄弱环节和尚待深化的问题主要有:(1)在研究的内容和主次方面,总体仍是围绕优质烃源岩特征及发育的研究居多,关注富烃凹陷特征及形成的讨论明显要少;(2)在探究思路和形式上,"由此及彼"较多,"由表及里"或"由果索因"尚少;(3)在研究地区和类型上,以我国东部,特别是近海断陷型富烃凹陷为主,对陆相坳陷型富烃凹陷的研究甚少;(4)微生物对优质烃源岩形成的贡献尚需加强;(5)对无机元素参与和其作用重视不够;(6)对深部作用和过程研究薄弱;(7)研究结果受研究对象表观特征和地区局限性影响明显。富烃凹陷是油气资源偏富极分布的典型表现。相对于海相盆地,陆相盆地富烃凹陷形成和内部优质烃源岩的发育,受所在地区个性地质环境的影响更为明显,局部特有深部作用的控制更为重要。对此,目前尚有部分必要而充分的条件或主控因素还不清楚。对这类超常现象的研究需要突破惯常思维和常规模式,解放思想,勇于创新探索,才可能取得实质性突破。  相似文献   
949.
新疆伊吾县盐池谷地草原植被较发育,本次在谷地内开展植被类型调查,施工探井揭露地下水位及在不同深度采取含水率土壤样品,通过调查与地下水位、土壤含水率测试成果的统计分析,表明谷地植被单元类型与地下水位、土壤含水率存在密切的关系,是决定植被单元交替与演化的控制性因素。为保护当地较为脆弱的生态环境,应控制地下水开发利用的程度。  相似文献   
950.
改进的奇异值分解(advanced singular value decomposition,ASVD)方法,是对经过空间均匀化订正的格、站点网资料的奇异值分解(singular value decomposition,SVD)方法.根据奇异向量与经验正交函数(empirical orthogonal function,EOF)的关系,给出了格、站点网资料SVD方法中均匀化订正的方法,进而得到了改进的奇异值分解(ASVD)方法.将ASVD方法、SVD方法用于中国60a(1951-2010年)160站冬季气温、降水同期相关系数矩阵C的分析,结果表明:ASVD方法的前4个主要模态的模方拟合率和累积模方拟合率均明显高于SVD方法;ASVD方法前两个奇异向量典型场图上高绝对值区与C模方图上高值区的关系明显较SVD方法合理.由此论证了SVD方法中资料均匀化订正的必要性,验证了实际分析中ASVD方法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