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1篇
测绘学   3篇
大气科学   5篇
地质学   1篇
海洋学   4篇
综合类   2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5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1.
地方遥感单位是我国遥感技术应用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全面推动我国遥感技术产业化发展的生力军。1990年代末期以来,随着我国对遥感技术的不断重视和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对遥感技术应用需求的不断加大,我国地方遥感技术水平得到了较大的提高,应用领域得到了全面的拓展。  相似文献   
12.
为研究暴雨过程中逆风区特征及应用判据,统计分析2010—2017年山东临沂地区暴雨过程中的多普勒雷达观测资料,结果表明:暴雨过程中,风暴内的垂直环流是造成逆风区发生发展的直接原因;逆风区表现为β中尺度和γ中尺度,其形态在不同天气类型下有明显差异;逆风区持续阶段降水强度增大,持续时间与过程累积雨量呈正相关;当雷达最低仰角识别到逆风区,其厚度≥4. 0 km、强度≥15 m·s~(-1)、径向速度绝对值最大值≥5 m·s-1且持续30 min以上时,风暴常明显发展,相关特征可用于预报风暴和暴雨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大暴雨过程中短时强降水机制分析   总被引:13,自引:5,他引:8  
利用雷达径向速度、风暴相对径向速度和风廓线产品以及数值预报产品和雨量资料,分析了临沂2008年汛期中最大也是最后一场大暴雨过程中短时强降水发生机制。结果发现:在有利的大尺度环流背景形势下,中小尺度系统的生成是短时强降水产生的原因。分析还表明:低空西南气流的稳定维持利于降水过程持续,而高空气流的短波波动则造成降水强度的强弱波动变化;当高空气流由偏西风转为西南风,中低空西南气流和中高空西南气流同向叠加时,对流层中层西南急流建立并且向超低空传递,高空冷空气的加入和低层西南气流加强促使中小尺度系统生成,导致短时强降水。  相似文献   
14.
探讨了CEI技术在飞船交会对接远程导引段的高精度定位与监控的能力,采用了差分相位延迟和相位延迟率为观测量进行轨道解算,仿真结果表明可满足远程导引段的精度指标。  相似文献   
15.
基于常规气象观测资料和探空资料,对2007—2019年山东省123个国家级地面气象观测站观测到的持续性短时强降水发生特征、环流形势和环境参数进行分析。结论如下:(1)其间共有81个站点在78个降水日内发生144站次持续性短时强降水,鲁东南地区发生次数和发生站点比例均明显高于其他区域;降水集中在6月下旬至8月下旬,又以8月上旬至中旬最多。(2)天气过程主要发生在低层绝对湿度和相对湿度高、抬升凝结高度低、暖云层厚的条件性不稳定环境下。(3)准正压类和低层暖平流强迫类探空温湿廓线近似平行,对流有效位能中等、垂直风切变偏弱,低层暖湿平流是大气层结不稳定建立或维持的主导者;斜压锋生类和高空冷平流强迫类探空温湿廓线呈“V”形,低层偏湿、中层偏干,对流有效位能较弱、垂直风切变中等,冷暖平流对于大气层结不稳定的作用均较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