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7篇
  免费   35篇
  国内免费   28篇
测绘学   52篇
大气科学   34篇
地球物理   15篇
地质学   76篇
海洋学   38篇
天文学   2篇
综合类   12篇
自然地理   31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4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3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4篇
  1979年   2篇
  1978年   2篇
  1977年   1篇
  1966年   1篇
  1965年   2篇
  1964年   1篇
  1963年   2篇
  1962年   1篇
  1960年   1篇
  195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71.
根据各种参数综合,利用地震学标志和表征地壳深部构造的地球物理标志,以北天山为例,在北纬41°30′-43°30′和东经75°00′-80°00′地区范围内划出15×15 km的网格单元,总数为448元区.研究了强震震源区形成规律,分出的地区与山脉、盆地和深部断裂分布相比较后得到的结果表明,多数情况下它们与已知地质构造相一致.观测到优势趋向地区界面的断裂破坏.列出了6个地震活动区的21种地震学和地球物理参数的平均标准值.根据弹性强度和能量参数,昆格-外伊犁是楔形状异常不均匀区.震情参数和应力形变状态参数组合证实坚固体的存在并强烈地积累能量.在外伊犁和阿拉木图地区,参数μ和nb几乎与昆格区相同,而参数μ、h、1gw、YM、HP、GPS在北面从昆格向阿拉木图平缓地减小,表明这些地区范围内地球动力学状态和昆格区相同,但强度偏低.在科克沙勒表现出与昆格地区有明显差异的地球动力学参数,优势的地球动力学状态为水平剪切.列举资料可以识别出有高强度特性的刚性不均匀中心区,并表现出地震活动性的最大应力状态.根据地震-地球物理资料综合,用主分量方法估计地壳的地震势.地震过程的物理数学模型表示为X1=0.74K-10.52;X1=0.21M+0.30YM+0.26HP+0.34N+0.28μ+0.51lgw+0.48h-0.35c;K1=0.28M+0.41YM+0.35HP+0.46N+0.39μ+0.671gw+0.65h-0.48c+14.2.K1为最大可能地震震级;X1为综合特征量的第一分量值.解释得到的资料可以指出,反映系统主方向的第一分量可用莫霍面温度愈高、地壳厚度愈厚、地面地形愈高来解释.在这种情况下,地壳应力比较大,地震能量源和地震活动层的厚度增加,弱地震活动性也增加.得到的结果可用于解决地震危险性评估的实际任务.根据各种参数综合,可以识别出地震发生区.  相似文献   
72.
孔蒙  王天阳  李凤全  叶玮  朱丽东 《水文》2019,39(6):90-96
利用2017年1~12月当地降水资料和同期全球再分析资料,引入HYSPLIT和GrADS气象模型,定量分析金华地区大气降水的水汽输送特征。结果表明:(1)研究区逐月场降水的水汽来源、运移路径存在差异。逐月水汽变化过程与冬、夏季风具有密切的联系。其中,4~5月水汽输送呈现为冬、夏季风之间的转换特征;9~10月为夏、冬季风转型时期。(2)研究区水汽输送通道大致可分为四条:西太平洋、孟加拉湾-南海、欧亚大陆和局地水汽通道;另外,研究区不同高度层的水汽在冬、夏半年的水汽输送通道和贡献率不同。  相似文献   
73.
沙中土 《地图》2009,(3):58-63
20世纪五六十年代,在新中国外交活动取得累累硕果的同时,首都北京的建国门外,也悄然增添了一片见证新中国外交史的建筑群——外国驻华使馆区。  相似文献   
74.
沙中土 《地图》2009,(4):46-49
2008年11月8日,江苏省大丰市上海知青纪念馆开馆,250多名曾在那里奉献青春岁月的上海知青见证了这一历史时刻。大丰也因此走进了更多人的视野。  相似文献   
75.
南方更新世红土氧化物地球化学特征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江西、浙江和湖南等地更新世红土化学组成分析结果表明,各地各类红土的化学组成具有较好的一致性。以SiO2、Fe2O3和Al2O3为主,K2O、Na2O、CaO和MgO大量淋失,相对于上陆壳(UCC)平均组成富Ti、Fe和Al,贫K、Na、Ca和Mg。符合亚热带地区脱硅富铝或脱硅富铝铁的基本成土过程,总体形成于湿热环境。其烧失量(LOI)对红土脱硅富铝程度具有一定的指示意义,LOI越大,脱硅富铝程度越强。同一剖面从网纹红土至均质红土或从网纹红土至棕色黄色风化程度渐弱。然而,全岩样品的SiO2/Al2O3、SiO2/R2O3分子比在直接指示红土风化强度方面不够有效。白网纹与红色基质的物源一致,化学组成却存在一定分异。以UCC为背景的元素盈亏状态和以均质红土为背景的元素绝对迁移量特征一致表明,物质迁移,尤其是Fe迁移与网纹红土网纹化过程之间存在必然的联系。Fe迁出区形成白网纹,Fe加入区继承红土化特征。  相似文献   
76.
本文根据印度洋海-气热交换和海温信息区分布特征,得出阿拉伯海是印度洋海-气相互作用的一个重要区域。并讨论了阿拉伯海海温与北半球500hPa高度场和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的一些联系。  相似文献   
77.
在日食时观测毫米波太阳射电具有很大的意义,所获得的资料可供了解色球低层和色球中层的结构.在日环食时进行这种观测更有价值.苏联科学院和中国科学院所组成的联合观测队于1958年4月19日日环食时在三亚(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南岛南部  相似文献   
78.
网纹红土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稀土元素(REE)在揭示沉积环境,研究沉积物物源及成因方面具有重要的示踪意义。江西、湖南、浙江等地更新世加积型红土REE含量和分布特征的研究结果表明: ①除结核外,红土各类样品的REE总量变化于158.2~224.0 μg\5g-1之间。由大至小排序为:无网纹棕黄色土>无网纹均质红土>网纹红土。网纹层内白网纹REE含量高于红网纹。结核样品REE异常富集,是网纹红土母质的3~6倍,Ce富集为主要贡献者。②来自中亚热带地区不同红土沉积剖面的各类网纹红土样品,其稀土分布模式相似,与上地壳(UCC)稀土组成相近。比较研究发现,网纹红土母质与黄土高原黄土、镇江下蜀黄土、西峰第三纪红粘土的稀土配分模式非常一致,而与碳酸盐红土、花岗岩红土存在明显差异。这些特征暗示网纹红土母质与北方黄土红粘土间存在物源联系,网纹红土物质组成均匀,经历了高度混合,显示风成特性。③网纹红土稀土元素特征一方面继承了原始物质的特性,另一方面体现了南方湿热气候条件下,化学风化导致的再分馏特征。化学风化中,Eu未出现明显的再分馏,而Ce的再分馏显著。通常情况下,风化淋溶指数越小,Ce富集程度越高。然而,网纹化过程中Ce分馏特征显示出复杂性。  相似文献   
79.
金华市的水资源核算与绿色利用新思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计算表明,仅水资源一项自然资源折旧就可使金华市的GDP平均下降5.2%.指出金华市近几年GDP的快速增长是以牺牲资源和环境为代价的,也是水环境负债的一个主要原因.同时指出目前金华市的缺水不是水源型缺水,而是水质型缺水.配合金华市政府建设绿色金华的新构想,提出了金华市水资源绿色利用的新思路:采用绿色GDP;实施绿色政绩;发展绿色工业;推广绿色农业;强化绿色治理;实行绿色水价.  相似文献   
80.
在新冠疫情的冲击下,国际关系错综复杂、瞬息万变,不稳定性不确定性剧增。全面及时地分析“全球-中国”国际关系变化特征,对于中国的外交发展规划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复杂的国际关系可以分解为一系列事件单元,新闻数据中蕴含了时间、地点、人物、事物等关键信息,是构建事件的最直接、最全面的信息来源。本文以GDELT(Global Database of Events, Language, and Tone)新闻事件数据库为数据源,基于“全球-中国”的视角,利用2020年1—5月全球疫情相关新闻数据,研究新冠疫情事件背景下的国际关系的变化。本文首先以事件数量、事件强度值和事件被提及数作为关键变量,提出了国际关系的分类表达和计算模型,解决了国际关系表达模糊和难以计算的问题。然后从时空可视化角度展示疫情下国际关系的变化特征,并结合疫情期间的国际重要事件,进一步分析引起国际关系变化的原因。研究表明,采用本文方法能精确掌握新冠疫情下“全球—中国”国际关系的发展程度,发现“全球-中国”国际关系的变化规律和变化原因,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本文的研究可以为大数据时代的国际关系研究提供一个新的视角,同时也为新闻数据的分析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