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9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3篇
大气科学   16篇
地球物理   2篇
地质学   152篇
自然地理   15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4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19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81.
新疆阿尔泰山区克兰河上游水文过程对气候变暖的响应   总被引:17,自引:7,他引:10  
额尔齐斯河支流克兰河上游发源于西风带水汽影响的阿尔泰山南坡,主要由融雪径流补给,年内积雪融水可占年径流量的45%.年最大月径流一般出现在6月份,融雪季节4~6月径流量占65%.流域自20世纪60年代开始明显升温,年平均温度从50年代的1.4℃上升到90年代的5.2℃;年降水总量也呈增加趋势,尤其是冬季和初春增加最多.随着气候变暖,河流年内水文过程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主要表现在最大月径流由6月提前到5月,月径流总量增加约15%,4~6月融雪径流量也由占年流量的60%增加到近70%.在多年变化趋势上,气温上升主要发生在冬季,降水也以冬季增加明显,而夏季降水呈下降趋势;水文过程主要表现在5月径流呈增加趋势,而6月径流为下降趋势;夏季径流减少而春季径流增加明显.冬春季积雪增加和气温上升,导致融雪洪水增多且洪峰流量增大,使洪水灾害破坏性加大.近些年来气候变暖引起的年内水文过程变化,已经对河流下游的城市供水和农牧业生产产生了影响.  相似文献   
182.
IPCC WGI第四次评估报告关于全球气候变化的科学要点   总被引:20,自引:3,他引:17  
沈永平 《冰川冻土》2007,29(1):156-156
2007年1月29日~2月1日,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第一工作组(IPCC WGI)在巴黎召开了第10次全会,通过了第四次评估报告第一工作组报告《Cli mate Change2007:The Physical Science Basis》的决策者摘要(SPM),并于2月2日正式发布.报告阐述了目前对气候变化主要原因、气候变化观测事实、气候的多种过程及归因以及一系列未来气候变化预估结果的科学认识水平,其科学要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83.
新疆天山南麓柯坪河水文特性与洪水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柯坪河是天山南麓典型的雨水和泉水补给河流,河水主要为地下泉水出露补给,流量比较稳定,但暴雨的出现经常引起洪水发生.柯坪河仅有不足一年的水文观测,但河水主要是泉水补给,水量非常稳定,根据野外调查和推算,分析了柯坪河年内水文变化特征.依据洪水调查和文献查证,结合气象观测资料,分析了近百年来的典型洪水事件,建立了不同几率洪水发生的洪峰流量和洪水过程.最近几十年来的气温升高和降水增加,也使暴雨洪水的强度加强,并且频次增加.应加强对极端气候事件引发的洪水的监测和应对,在农业和水库安全运营上应注意和加强建立应对气候变化的措施.  相似文献   
184.
环境微量元素对甘肃河西地区胃癌发病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环境物质中的微量元素水平与胃癌之间存在相关联系,甘肃省是胃癌高发区,对甘肃省河西地区胃癌患者生活饮用水及土壤微量元素进行了相关性研究.结果表明:河西地区水土的Fe含量高于对照组,高浓度游离Fe有利于癌细胞的快速繁殖,摄入高浓度的离子Fe对机体有毒害作用,是导致胃癌发生的一个重要因素.环境中Zn水平低可能是胃癌发生的癌前因素,Se水平与癌症生病率呈负相关,河西地区环境中镓含量较低,可能导致机体内微量元素的不平衡,促使胃癌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5.
黄河源生态环境变化与成因分析   总被引:54,自引:25,他引:29  
王根绪  沈永平 《冰川冻土》2000,22(3):200-205
以70年代、80年代和90年代3个时期的卫星影像资料为基础,结合野外调查,对70年代以来黄河源区生态环境演变过程及趋势进行了对比分析,并依据时期的气候变化、人为活动强度分析,对该区域生态环境变化的产生原因进行探讨,研究结果表明,与70年代相比,80年代和90年代以高寒沼泽草甸、高寒草罗和高山草原化草甸为代表的主要生态体系均呈明显退化,尤其90年代中期以来,高寒草原与高寒草甸植被退化剧烈,荒漠化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