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2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18篇
测绘学   6篇
大气科学   45篇
地球物理   4篇
地质学   12篇
海洋学   7篇
综合类   7篇
自然地理   13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2篇
  2001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81.
“91.7”梅雨锋暴雨的螺旋度分析   总被引:53,自引:0,他引:53  
螺旋度(Helicity)是近年来引入天气分析预报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物理量,其严格的定义式为风速和涡度点积的体积分[1,2]:其中是相对涡度(以下简称涡度)。可以看出,螺旋度的大小反映了旋转与沿旋转轴方向运动的强弱程度。虽然有关该量应用的研究目前在国内外刚刚起步,但是已展现了广阔的前景。伍荣生[1]曾经给出了螺旋度的平衡方程式,并指出:在准地转运动中大气的螺旋度是守恒的,许多研究还表明[2-4],螺旋度对雷暴、龙卷等天气现象的预报具有一定的指示意义。1991年7月(集中在6月30日至7月12日)的梅雨锋暴雨给长江中下游地区带来了严重的洪涝灾害,图卫给出该时段的平均24h降水量。本文对这一时段暴雨的螺旋度进行了分析,得出了一些有意义的结果,发现螺旋度作为一个新的诊断量,在暴雨研究中是有一定应用价值的。  相似文献   
82.
赵芳  应显勋 《气象》1994,20(4):30-33
GRIB码是目前世界气象组织建议使用的二进制比特流压缩代码,适用于表示数值天气预报产品的格点场数据,该文在GRIB码一级压缩原理等内容简介的基础上,着重讨论了GRIB码二级压缩的概念,原理和方法。  相似文献   
83.
全国综合气象信息共享平台架构设计技术特征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全国综合气象信息共享平台(CIMISS)是依托天气雷达数据共享平台工程项目建成的国省统一数据环境,实现各类气象数据的规范管理,直接支撑气象业务应用。该文介绍了CIMISS架构设计及核心内容,结合业务应用效果的实例分析,阐述架构设计如何有效提升数据和应用的集约高效。借鉴企业架构(EA)方法,建立了业务架构、数据架构、应用架构、技术架构和标准规范体系。采用一系列架构优化设计,包括实现元数据统一管理同步、数据质量控制、统一业务监控、异构数据库统一数据服务、优化信息流程、分层设计和集群技术应用等,满足CIMISS标准性、扩展性、稳定性等需求,获得良好的全流程数据服务时效,核心资料接收入库总耗时均小于3 min,数据访问效率较国家级气象资料存储检索系统提升2~5倍。继承现有CIMISS架构设计成果,正在设计中的气象大数据平台整体技术架构将向云平台、分布式存储等新技术升级。  相似文献   
84.
85.
漆酚-钛螯合高聚物作为海洋设施防腐蚀涂料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报道的漆酚-钛螯合高聚物新型防腐蚀涂料具有优良的防腐蚀性能,并列举了其在各类介质中的抗蚀谱,还应用IR、GPC、DTA、TG等方法研究了这种新涂料的化学结构,同时对其抗腐蚀特性与结构的关系进行了初步讨论。  相似文献   
86.
介绍了建立SQL数据库所需字段的设置,注册上传组件的方法,组件方法介绍,组件属性介绍。通过一个具体的实例详细把文件完成上传和查看的过程一一说明。  相似文献   
87.
气象信息共享平台及其关键技术研究   总被引:14,自引:7,他引:14       下载免费PDF全文
气象信息共享平台作为新一代气象信息管理系统, 将极大提升现有的气象信息管理水平和对业务科研的支撑能力。该文首先介绍了气象信息共享平台的概念、内涵及其系统框架, 然后从数据资源管理和共享发布两个方面分别介绍了元数据技术、数据网格技术、海量数据存储管理技术、数据挖掘技术等构建气象信息共享平台的关键技术, 最后以两个关联的系统开发实例对我国气象信息共享平台发展思路和技术路线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88.
影响喀斯特流域地貌发育的因素复杂多样,除岩性、气候等条件外,流域水系特征及高程、流域坡度和流域切割程度和流域地表形态特征等也是影响喀斯特流域地貌发育的重要因素。本文根据贵州省ASTER影像,利用RS和GIS技术,提取DEM数据;以DEM数据、TM影像和CBERS影像为基础,选取32个喀斯特流域,探讨分析影响地貌发育的五大因素,并提取25个指标;借助MATLAB和Spss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和主成分分析,得出影响地貌发育的九个主成分,得出影响喀斯特地貌发育从大到小的因素是流域水系特征及高程、流域坡度和流域切割程度和流域地表形态特征。  相似文献   
89.
贺中华  陈晓翔  梁虹  黄法苏  赵芳 《水文》2014,34(1):20-25
干旱是全球性普遍发生的一种自然现象,而喀斯特干旱不能简单归因于"气候异常、降水量减少"。在贵州省选择40个典型流域为研究样区,利用面向对象分类技术,构建土壤水体指数(SWBI),提取土地利用类型的遥感信息;借用景观指数计算软件(Fragstats4.0),计算土地利用类型的景观密度指数(PD)、最大斑块指数(LPI)、形状指数(SI)、景观分维指数(FDI),分析土地利用类型的空间分布格局;探讨不同土地利用格局下的流域储水空间的变化、流域地表储水能力的大小,研究土地利用类型及其空间分布变化对水文干旱的影响。研究表明:①疏林、旱地和灌木林分布相对集中、空间分布变化较大,水体和城镇分布相对分散、空间分布变化较小;②土地利用类型的斑块密度分布及最大斑块分布对水文干旱影响较大,土地利用类型的斑块边界分布及斑块形状分布对水文干旱影响较小;③土地利用类型的斑块密度指数、最大斑块指数、斑块形状指数及斑块分维指数越大,则土地利用类型对水文干旱影响越小。  相似文献   
90.
海底麻坑是与流体逸散相关的一种海底凹陷地貌, 在全球海域的陆架、陆坡和深海平原等均有广泛发育。文章利用高分辨率的多波束测深数据和三维地震资料, 在中建南盆地北部识别出330个规模不等的海底麻坑, 按照麻坑形态可将其分为: 圆形、椭圆形、长条形及新月形麻坑。研究区内海底麻坑直径可达1500~7900m, 最大深度可达175m, 其中圆形麻坑规模(直径、深度)小于椭圆形、长条形和新月形麻坑, 表明圆形麻坑处于麻坑发育早期阶段。三维地震资料显示不同类型海底麻坑的下伏地层中均发育有断层、气烟囱、裂隙等流体逸散通道, 为该区域海底麻坑形成提供了有利条件。在海底麻坑演化过程中, 底流对海底麻坑的地貌形态具有改造作用。当圆形麻坑下伏地层流体活动强烈时, 流体可沿着运移通道直接向麻坑内壁渗漏, 使得其内壁塌陷, 逐渐演化成椭圆形麻坑。由于椭圆形麻坑处于底流活动影响的早期阶段, 其受底流改造作用较弱。在持续性底流活动的强烈改造作用下, 紧密排列的圆形或椭圆形麻坑逐渐拉伸演变成长条形麻坑。当底流作用于孤立的圆形麻坑时, 在底流的上游侧沉积速率增加, 麻坑在上游侧接受沉积被掩埋, 下游侧地层被侵蚀, 从而形成新月形麻坑。根据研究区海底麻坑成因机制分析, 文章首次提出了一种展示中建南盆地不同类型海底麻坑演化过程模型, 该模型有助于理解中建南盆地流体逸散过程和底流活动, 并且可为其他区域海底麻坑演化过程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