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篇
  免费   15篇
  国内免费   13篇
测绘学   1篇
大气科学   13篇
地球物理   1篇
地质学   20篇
海洋学   1篇
综合类   5篇
自然地理   15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40 毫秒
21.
基于组网天气雷达的台风定位方法探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利用组网天气雷达格点反射率因子确定登陆台风的中心位置,根据台风的反射率因子表现出对称特征,提出一种简单的定位方法——相关法,该方法具有较高的时间分辨率,能对临近登陆台风连续定位.通过2008年台风“黑格比”与2009年台风“天鹅”两个实例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结果表明:该方法能较好地确定台风中心位置,以中央气象台给出的...  相似文献   
22.
近50a来北方农牧交错带气温变化趋势及突变分析   总被引:12,自引:3,他引:9  
利用北方农牧交错带内及邻近的共46个气象站点1957—2007年的气温数据资料,运用Mann-Kendall非参数检验法、R/S分析法,对气温变化趋势及突变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近50a来北方农牧交错带年、季气温普遍升高,20世纪90年代以后气温上升趋势显著,达到了99%的信度水平,年平均气温增温速率约为0.32℃/10a,明显高于全国和全球的气温增长率,其中冬季增温尤为明显,对全年增温贡献率最大;Hurst指数分析表明,整个北方农牧交错带年、季气温在未来仍表现出上升趋势,冬季的增温持续性最强;北方农牧交错带年、季升温幅度在空间上表现出一定的区域差异性,其年平均气温在90年代初发生了升温突变。  相似文献   
23.
忆夏日哈木     
高山中有我们的身影,峻岭上我们勇往直前,沟壑中我们不停穿梭,河流上我们奋勇漂泊。荒漠里留下的足迹是我们书写的故事,山顶上动听的"花儿"是我们难忘的记忆。——题记初见夏日哈木今年5月4日是一个令人兴奋的日子,我们从西宁出发,一路驱车前往大漠之中的夏日哈木。大漠对于每一个人来说它都是神秘的,刚刚参加工作的我更是迫不及待的想要揭开它的面纱。汽车沿西北方向一路行驶,窗外的景色由绿变为了淡绿,再由淡绿变成了黄绿,  相似文献   
24.
从SL3-1型双翻斗雨量传感器的构造原理,分析了雨量传感器容易出现故障的器件部位和造成故障的原因,提出了维护方法和避免传感器故障、减少不正常记录的建议。  相似文献   
25.
1 INTRODUCTION An important constituent in the Asian summer monsoon system, the West Pacific subtropical high (simplified as the 揌igh) is closely related with the activity of summer monsoon via the changes in intraseasonal intensity and progression[1 - 8]. Zhang et al[5]. discus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easonal jumps and anomalous location of the Highs ridge and onset of low-latitude westerlies and tropical convection in summer, with the finding that the northward jump of the High is …  相似文献   
26.
魏希文  缪丽娟  江源  崔雪锋 《地理学报》2016,71(7):1144-1156
网格化历史耕地数据集能为历史时期耕地变化研究提供更精确的支持,并且为全球环境气候变化研究模型模拟提供驱动数据。本文综合考虑了中国历代土地利用开发的特点及自然人文因子对耕地的影响,设计了一套对中国耕地先分区再分层分配的网格化方法。基于国内3个主流区域耕地数据研究成果,采用上述方法建立了1820年(清仁宗嘉庆二十五年)和1936年(民国二十五年)中国10 km×10 km分辨率的耕地数据集,并绘制了分布图。本文还利用国内具有代表性的区域数据集对重建结果进行对比验证。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保证耕地数量的权威性,并且建立具有区域性的高精度历史耕地数据集。  相似文献   
27.
我国生物地理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生物地理学研究是生物学和地理学交叉非常明显的部门自然地理学学科,它具有很强的基础研究特点,同时研究成果也具有很大的应用潜力。近年来,我国生物地理学基础研究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等部门的支持下,在山地植被与地理环境、干旱半干旱区植被与地理环境、植物区系、植物物候、土壤动物与土壤生态功能、土壤生物结皮等方面开展了全面而深入的研究。同时拓展了传统生物地理学的研究方向,在植物地理学与全球变化、植物地理学与生物多样性保护、植物地理学与生态系统管理等方面也开展了大量研究。尤为可贵的是干旱半干旱区土壤生物结皮研究、典型温带荒漠区原生荒漠植被对水分改变的响应与适应研究取得了令国内外关注的高水平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28.
NECT样带1984~1996土地利用变化分析   总被引:36,自引:6,他引:30  
康慕谊  江源  石瑞香 《地理科学》2000,20(2):115-120
在分区选择典型样点的基础上,从土地利用结构类型和土地利用强度等方面对中国东北带(NECT)近年来的土地利用变化进行分析,揭示出样带上土地利用发生变化较剧烈的区域为农牧交错带,变化的原因主要是人类活动强度的增加。此结论对样带上的生态敏感区域制定土地利用开发与管理下策应具有意义。  相似文献   
29.
效应温度及其在山地植被景观研究中的应用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简要综述了山地景观的温度及其对植被作用的国内外研究现状。根据实验和野外实测数据,对效应温度的测定方法和性质进行了系统分析。结果表明:①效应温度是分析山地景观温度特征的有效指标;②效应温度与群落平均温度指示值显著相关;③转化糖方法为研究山地植被与生境温度相互作用机理提供了可靠的研究手段;④在高海拔低温环境下研究效应温度及其对植被景观的影响时,尚需对转化糖方法做一定的改进。  相似文献   
30.
1960—2017年太湖流域不同等级降水时空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太湖流域1960—2017年逐日降水数据,运用Mann-Kendall非参数检验法、R/S分析等方法,分析太湖流域不同等级降水的时空变化特征,并探讨了不同等级降水对年降水的影响。结果表明:1)近60年来,流域小雨发生率最高,为73.55%;年总降水量中,中雨量所占比例最大,为32.05%。小雨发生率呈显著减少趋势,暴雨贡献率呈显著增加趋势。2)太湖流域大雨、暴雨的降水量和降水日数都呈显著增加,小雨日数显著减少,小雨强度、年总降水强度显著增强。3)不同等级降水变化趋势的空间分布存在明显差异。小雨日数与年总降水日数,以及小雨强度与年总降水强度的变化趋势空间格局相一致。中雨日数、大雨日数、暴雨日数变化趋势的空间分布与其对应的降水量变化趋势的空间格局相似。4)R/S分析结果显示,小雨、暴雨、年总降水相关指标(小雨量除外)都表现出较强的持续性,未来变化趋势与过去相一致。5)近60年来,太湖流域年总降水量、降水日数、年总降水强度的变化,分别受中雨量、小雨日数、暴雨量的影响较大。在旱年流域年降水量偏少受大雨量减少的影响较大,而涝年年降水量偏多受暴雨增加的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