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311篇 |
免费 | 123篇 |
国内免费 | 81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63篇 |
大气科学 | 65篇 |
地球物理 | 86篇 |
地质学 | 215篇 |
海洋学 | 26篇 |
天文学 | 3篇 |
综合类 | 26篇 |
自然地理 | 31篇 |
出版年
2024年 | 5篇 |
2023年 | 24篇 |
2022年 | 17篇 |
2021年 | 26篇 |
2020年 | 17篇 |
2019年 | 23篇 |
2018年 | 23篇 |
2017年 | 9篇 |
2016年 | 18篇 |
2015年 | 17篇 |
2014年 | 35篇 |
2013年 | 18篇 |
2012年 | 21篇 |
2011年 | 18篇 |
2010年 | 20篇 |
2009年 | 15篇 |
2008年 | 31篇 |
2007年 | 21篇 |
2006年 | 13篇 |
2005年 | 24篇 |
2004年 | 13篇 |
2003年 | 12篇 |
2002年 | 13篇 |
2001年 | 5篇 |
2000年 | 8篇 |
1999年 | 6篇 |
1998年 | 6篇 |
1997年 | 1篇 |
1996年 | 5篇 |
1995年 | 8篇 |
1994年 | 10篇 |
1993年 | 3篇 |
1992年 | 1篇 |
1991年 | 9篇 |
1990年 | 5篇 |
1989年 | 3篇 |
1988年 | 2篇 |
1986年 | 1篇 |
1985年 | 3篇 |
1984年 | 1篇 |
1982年 | 1篇 |
1981年 | 1篇 |
1958年 | 2篇 |
1954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5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1.
今年的全省气象工作会议,是在举国上下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形势下召开的一次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会议,对于我们更好地总结过去、展望未来,特别是服务于我省新型工业省、特色科教省和绿色生态省建设,在省内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起到了振奋人心、鼓舞士气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2.
函授教育是我国国民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开发成人人力资源的重要途径。人才是气象事业发展的关键,要始终保持人才在竞争中处于优势,就必须树立终身学习、终身教育的理念。气象函授教育是一种较为灵活有效的继续教育方式,是培养气象人才的重要途径,是积极推动学习型部门和学习型单位建设的重要支撑。气象教学函授站是气象学院(大学)教学管理机构的延伸,主要负责函授的教学和学生管理工作,代理学院行使管理权。加强对函授站管理和建设是做好函授教学的前提和基础。 相似文献
113.
114.
本文基于区域差的绝对值,提出了一种新的双正交小波融合算法,并应用于TM与JERS-1SAR的融合研究中。该方法与传统的小波融合相比,更能充分利用参与融合影像的信息,具有更强的数字图像细节表征能力;与基于区域方差的小波融合相比,具有更小的计算量;与主成分融合、乘法融合及Brovey融合等方法相比,具有更好的光谱保持能力,且该小波融合结果更清晰。实验表明,该算法是一种实用有效的融合法。 相似文献
115.
116.
117.
全球和中国区域近50年气候变化检测归因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回顾了近年来国内外对全球和中国区域气候变化的检测归因研究,主要集中在对20世纪中期以来温度、降水和主要极端事件变化的检测归因研究进展,而不涉及更长时间尺度历史气候变化的检测归因。分析表明,国际上近年来在气候变化检测归因研究领域发展迅速,从全球尺度气温变化的检测归因发展到区域尺度和多变量的检测归因。但在中国,虽然也有一些研究探讨了中国东部南涝北旱等发生的原因,但在以数理统计推断方法为基础的气候变化事实归因领域的研究仍然亟待加强。一些重要的问题,如中国不同区域的变暖、不同区域的变干或变湿的归因分析,以及这些因子和引起全球气候变化因子的异同等,都是迫切需要回答的科学问题。 相似文献
118.
冻融交替对岩石宏观强度产生弱化。基于冻融循环条件下的压缩试验结果,利用损伤力学研究材料强度特征及损伤演化,建立岩土材料的损伤模型。结果表明:随着循环次数的增加,砂岩的力学强度参数均逐渐减小,抗压强度与弹性模量的降低幅度可以达到49.70%、83.40%,意味着冻融循环对材料力学性质损伤显著;定义岩石综合损伤变量,得到损伤演化特征曲线,基于高斯函数变化特征,构建冻融循环条件下材料损伤本构模型,对比分析试验与模型曲线,发现该模型能够较好地描述试验结果。基于高斯函数的损伤模型能较好地反映材料变形行为特征,研究成果可以为类似本构模型的建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9.
120.
研究城市主导功能影响下区域碳平衡时空分异,有助于理解城市功能格局与碳循环过程之间的作用机制。本研究以厦门市6个区为例,采用各区历史统计数据以及卫星影像处理的土地利用数据,通过构建简化的区域碳收支计算模型,核算各行政区不同历史时期的碳平衡,结果表明:厦门市整体上呈现碳收支失衡逐渐加剧的趋势,2003年CO2排放量是吸收量的1.91倍,2013年增长至7.44倍;各区碳代谢以及碳平衡表现出不同的时空分异特征。结合厦门市城市建设总体规划中制订的主导功能分类,阐明主导功能影响下时空分异的社会经济、自然景观等驱动因素对城市碳平衡时空变化的影响机制与过程。在此基础上针对各区不同的碳平衡状况,制订适应各自主导功能的减排以及碳补偿政策。研究有助于直接服务城市的规划和建设实践,从城市生态服务角度指导建设规划,合理城市功能分区。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