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3篇
  免费   43篇
  国内免费   40篇
测绘学   33篇
大气科学   47篇
地球物理   32篇
地质学   87篇
海洋学   43篇
天文学   1篇
综合类   19篇
自然地理   34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21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1年   1篇
  1965年   1篇
  1960年   1篇
  1959年   1篇
  1958年   1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为揭示柴北缘超高压变质带的变质时代与折返过程,利用Ar--Ar同位素定年法对鱼卡河和锡铁山地区的榴辉岩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鱼卡河榴辉岩的峰期变质作用发生在早—中奥陶世(477~466 Ma),而锡铁山榴辉岩中的韭闪石年龄((407±4)Ma)指示了早泥盆世的退变质时间。综合前人研究成果可知柴北缘超高压变质带形成于495~421 Ma,且具有明显的两阶段特征(477~466 Ma与434~421 Ma),其中早阶段为洋壳俯冲的产物,晚阶段为大洋关闭后陆壳深俯冲的结果。祁连陆块与柴达木—东昆仑板块在早泥盆世发生不同方位的俯冲挤压,并导致超高压变质带折返,超高压变质体普遍发生部分熔融和退变质,出现以榴辉岩为中心向外榴辉岩--榴闪岩--斜长角闪岩--花岗片麻岩渐变过渡的退变质带。  相似文献   
62.
软黏土侧压力系数K0阶段性特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玉花  沈日庚  李青 《岩土力学》2008,29(5):1264-1268
沿海软黏土的侧压力系数K0具有阶段性特征:当试验荷载P<Pc'(土样的残余结构强度)时,K0值较小,试样的结构性好,呈现出似刚性的材料特征,侧压力系数小;当P>Pc'时,K0值增大,土的微结构破坏,呈现出弹塑性体的材料特征,侧压力系数增大.而在工程实践中,受成孔、取土等诸多因素干扰,欠固结-正常固结的软黏性土的微结构的结构性易被破坏,使K0指标的阶段性特征不明显.  相似文献   
63.
壶穴差异风化或风蚀作用成因质疑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过去十年来发表了一系列关于中国东部第四纪冰川地貌的文章,而关于壶穴成因的争论也通过各种媒介报道出来。笔者等建议壶穴仅仅用于表示快速旋转水流在基岩表面形成的近圆筒形的凹坑,以口小肚大底平为典型形态特征,而冰川融水冲蚀形成的壶穴则叫做冰川壶穴。近年来,有些研究者将中国东部花岗岩山脊上的壶穴与差异风化和风蚀作用联系起来。笔者等分析了风化作用和风蚀作用的特点,明确指出:风化作用和风蚀作用并非壶穴形成的原因,唯一可能的成因是快速的河水或冰川融水的旋转水流。因此,在中国南方河床上发现的壶穴既可能是河流流水形成的,也可能是第四纪山谷冰川融水造成的;而中国北方花岗岩山脊上的壶穴只能是曾经覆盖其上的第四纪冰帽在冰川退缩期之冰川融水形成的。所以,花岗岩山脊上的壶穴为冰川壶穴(即冰臼),可以看作第四纪冰帽的标志。根据中国东部壶穴的分布特征推断:中国东部之北方在第四纪末次冰盛期至少曾经存在着许多冰帽甚至大陆冰川,而其南部边缘至少已经达到山东蒙山以南。  相似文献   
64.
基于2004-2010年间大亚湾海域的环境监测数据,分析了溶解氧的水平分布特征、年际变化规律及主要环境影响因子。分析结果表明,表层溶解氧水平分布均匀,底层浓度梯度明显,城镇入海口和大亚湾核电站附近溶解氧含量较低;表层溶解氧逐年变化不大,底层的年际变化较为显著,大亚湾中央位置溶解氧的年际变化幅度较大;经与各环境因子进行相关性分析得知无机氮是影响溶解氧变化的主要环境因子,二者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65.
鄱阳湖的水温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分析了鄱阳湖水温时空变化、水温与气温、湖岸水温与湖中心水温等关系,从而揭示了其基本变化规律:年内湖水温垂直分布均匀,梯度变化小,而深层水温变化大,随月气温变化而变化;水温平面分布自北向南、由西往东逐渐升高;大水体对周围气温有明显调节效果,且水温和气温关系密切;分析了年内水温最高、最低出现时间和变幅范围。  相似文献   
66.
震旦系留茶坡组-寒武系牛蹄塘组在湘西北地区广泛分布,是重要的铀多金属富集层。文章通过微量元素分析与扫描电子显微镜相结合的技术手段,对凤凰地区黑色岩系微量元素与铀存在形式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Ni、Mo、V等多金属富集层位基本相同,且多与铀异常层重叠。V/(V+Ni)值为0.66~0.97,U/Th值为3.31~144.75,V/Sc值为28.62~4 155.05,V/Cr值为1.54~25.15,δU值为1.82~2.00,均指示缺氧-硫化环境;凤凰地区Ni-Co-Zn三角图解显示出热水沉积特征,稀土元素分析显示Eu正异常(δEu值为1.12~1.39)和Ce负异常(δCe值为0.32~0.77),Sr/Ba值小于1,样品发育较多重晶石,结合微量元素特征与重晶石成因,认为沉积过程有海底喷流作用的参与。化学与生物化学作用使得铀多金属初步富集,海底喷流作用带来大量成矿物质,并对前期预富集的矿物溶蚀、萃取,在晶粒间或微裂隙重结晶,形成钛铀矿、紫硫镍矿和辉钼矿等独立矿物,同时在有机质作用下吸附各种多金属元素,形成钒系水云母矿物、硫钼矿集合体和针镍矿等多金属矿物(集合体),最终固结成岩形成铀多...  相似文献   
67.
采用重力异常的导纳理论推估海底地形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系统探讨了采用重力异常的导纳理论推估海底地形的方法。在频率域内对海底地形和重力异常的相关性进行了分析,确定在20~300 km波段内两者相关系数最高,适合通过重力异常反演。以皇帝海山链为例,分别采用未补偿导纳模型和顾及挠曲补偿的导纳模型开展研究,其中涉及的地壳厚度和有效弹性厚度等参数通过均衡响应函数法得到。引入余弦低通滤波器,有效地解决了向下延拓过程中产生的高频震荡问题。算例结果表明,采用重力异常的导纳理论能够有效地反演海底地形,结果真实可靠,反演模型的相对精度在6%左右,与ETOPO1模型相当,且能够刻画出ETOPO1模型中未显现的地形细节。由于地形变化剧烈,反演模型在海山链沿线附近精度不甚理想。  相似文献   
68.
广州市制造业2007年气象服务效益评估   总被引:6,自引:5,他引:1  
根据典型单位选取原则,确定广船国际股份有限公司为广州市制造行业2007年气象服务效益评估典型单位。通过与典型单位专家共同设计气象服务效益评估计量方法(增加产值法),并对该单位气象服务效益进行详细的调查、研讨,得出第1阶段结果,气象服务的净效益值为1.479077亿元人民币。通过对广船在内的广州市制造业5个不同企业共25位专家,进行气象服务效益再调查,最终得出广州市制造业2007年气象服务效益为12.5亿元人民币。  相似文献   
69.
综述2009年1~3月广州地区的天气气候特征,指出各月广州气象短信采编的特色和重点,并将该段时间的气象短信内容按月串联汇总,用生动的短信文字清晰勾画出各月天气变化趋势.表明在正确的服务理念指引下,采编员们撰写出来的短信内容既丰富多彩,又不乏连贯性.  相似文献   
70.
SSQ-1型数字磁带记录水平摆式倾斜仪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SSQ-1型数字磁带记录水平摆式倾斜仪是测量地倾斜变化的高灵敏度仪器.它采用Zllner 双吊丝悬挂的石英水平摆接收地倾斜信号,通过电涡流传感器把摆端的位移变成电信号输出,由袖珍计算机采集数据并进行数字显示、数字打印及数字磁带记录,由笔绘记录连续监测仪器的工作情况.仪器的格值用胀盒————水银杯产生的已知倾角,通过计算机进行标定,格值为0.3——0.5m()/mV经台站试验,白家疃台东西向固体潮观测结果为r(O1):0.64900.0179,a(O1):-3.831.58r(K1):0.80490.0128,a(K1):1.400.90r(M2):0.66990.0040,a(M2):-0.270.34r(S2):0.73160.0075,a(S2):2.830.58r(M3):0.84970.0964,a(M3):1.616.5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