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4篇
  免费   43篇
  国内免费   40篇
测绘学   33篇
大气科学   47篇
地球物理   32篇
地质学   88篇
海洋学   43篇
天文学   1篇
综合类   19篇
自然地理   34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21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1年   1篇
  1965年   1篇
  1960年   1篇
  1959年   1篇
  1958年   1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51.
新疆地貌区划的一个新方案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在分析总结和借鉴继承前人地貌区划工作的基础上,开展新疆地貌区划研究.首先认为地貌区划既是对地貌划分的结果,也是地貌划分的方法与过程,同时还是认识地貌特征和发现地貌规律的一种科学方法.第二,确定新疆地貌区划的主要原则为区域性原则和等级系统原则,选择自下而上的类型合并与自上而下的区域分割相结合,协调使用的区划方法.第三,在区划原则和区划方法的指导下,对新疆地貌类型分布规律进行定性与定量研究,提出基于遥感和GIS技术的新疆地貌区划新方案,将新疆分为6个地貌区、23个地貌亚区和195个地貌小区.结果表明,该地貌区划方案能够体现出新疆各地貌类型及其分布格局,并具有区划等级的系统性,地貌分区的完整性,以及区划界线的准确性等特点.  相似文献   
52.
地理格网模型研究进展   总被引:14,自引:2,他引:12  
地理格网系统起源于早期的制图研究,并发展成为表达复杂地理现象、综合分析自然与人文数据、模拟地理系统功能与行为的基本方法。地理格网系统的组成包括格元、格边和格点,格元代表了区域面状特征,格点确定了格元的基本位置和点状特征,格边用于度量格元间的通量关系。在现代地球测量技术驱动下,地理格网系统的功能从传统的地图定位框架与地理现象表达,进一步拓展出多源地理空间数据融合、地理综合分析等新功能。研究椭球空间下的地理格网系统构建模型、误差分布、地学计算等是地理格网系统研究的前沿和基础性科学问题。  相似文献   
53.
风沙对黄河内蒙古河段河道泥沙淤积的影响   总被引:32,自引:5,他引:27  
通过对黄河内蒙古河段河道淤积泥沙打钻采样,以及黄河沿岸及支流产沙地层采样分析对比,暴雨、洪水等分析追踪河道淤积泥沙源地表明,黄河内蒙古河段河道泥沙淤积主要来源于乌兰布和沙漠及十大孔兑(沟谷)的库布齐沙漠和丘陵沟壑梁地。通过输沙平衡法计算该河段河道泥沙淤积量得知,1954-2000年该河段淤积泥沙总量约20.11亿t,其中大于0.1mm的粗沙为15.57亿t,占总量的77.424%;小于0.1mm的泥沙约4.54亿t,占总量的22.57%。风成沙入黄淤积量是:乌兰布和沙漠6.0552亿t;库布齐沙漠5.8499亿t;二者约占大于0.1mm粗泥沙总量的76.46%。  相似文献   
54.
人为动力泥沙灾害类型及其特征初步研究   总被引:7,自引:3,他引:4  
人为动力泥沙灾害是人类活动无意地导致地表物质侵蚀、输移、沉积过程中的渐近或超临界现象 ,它具有独特的社会学及灾害学属性。按人为驱动力形式、灾害所在地貌部位、灾害的表现形式及具体灾害现象 ,人为动力泥沙灾害系列可划分为 :流域水系、沟道坡面、河道及平原河口海岸四个泥沙灾害类 ;各灾害类包括侵蚀型、搬运型、堆积型、复杂型及关联型五种泥沙灾害型 ;共 54个灾害种。这是一种比较综合、系统的人为动力泥沙灾害类型划分。从流水地貌、泥沙运动及灾害学相结合出发 ,人为动力泥沙灾害具有以下特征 :1地理地带基础上的加剧性特征 ;2人文环境影响下的渐变性与急变性特征 ;3盲目性驱动下的无序性特征 ;4复杂性和非线性特征等。人文环境的变化是人为动力泥沙灾害产生的主要原因。只有加强管理力度 ,提高人民的环境保护意识 ,才能控制人为泥沙灾害的发生。  相似文献   
55.
中小城市实施电子报批的总体方案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电子报批是规划管理部门实施信息化办公的一个重要方向和趋势,能够极大地提高规划管理部门办案的规范性、科学性、严密性和高效性。本文提出了中小城市实施电子报批的总体方案,并对系统建设的框架、功能、建设策略、实施模式等关键问题进行了深入地探讨。提出的策略和技术思路对中小城市实施电子报批有较好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6.
目的:评价磁共振胆胰管成像在肝内外胆管梗阻中的临床应用.方法:回顾分析49例磁共振水成像在胆胰管成像临床中的应用.使用GE1.5T超导型磁共振扫描仪,软件aw4.2,利用重T2使胰胆管显影并结合常规MR检查.结果:MRCP结合常规MR扫描,共49例.定位准确率100%,定性准确率91.8%.结论:MRCP结合常规MR扫描,能更好地显示腔内及腔外病变,更准确地定位、定性.  相似文献   
57.
目的:研究月华丸(胶囊)对小鼠单核巨噬细胞(RAW264.7)活性的影响,为后续研究月华丸(胶囊)对耐多药结核分支杆菌感染细胞自噬的影响提供前期实验基础。方法:取对数生长期的RAW264.7细胞,用10%胎牛血清培养制成的细胞悬液加入96孔培养板中培养。分别采用终浓度为1.25g/mL、0.63g/mL、0.32g/mL、0.16g/mL、0.125g/mL、0.063g/mL、0.032g/mL、0.016g/mL不含阿胶的月华丸(胶囊)以及相同浓度梯度含阿胶的月华丸(胶囊)处理RAW264.7细胞,并设不加药的对照组。以4-甲偶氮唑蓝(MTT)法检测细胞存活情况。结果:(1)不含阿胶的月华丸(胶囊)在1.25g/mL、0.63g/mL浓度时对RAW264.7细胞增殖抑制率明显升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不含阿胶的月华丸(胶囊)高浓度对巨噬细胞的增殖有一定的抑制作用。(2)含阿胶的月华丸(胶囊)对RAW264.7细胞增殖率明显升高,各浓度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含阿胶的月华丸(胶囊)对巨噬细胞的增殖有明显促进作用。(3)浓度为0.32g/mL的含阿胶月华丸(胶囊)对RAW264.7细胞增殖率最高,为最佳促细胞增长药液浓度。结论:月华丸(胶囊)能提高巨噬细胞的活力,增强巨噬细胞的增殖。  相似文献   
58.
This paper reports that vibrational spectroscopic analysis on hydrogen-bonding between acetone and water comprises both experimental Raman spectra and ab initio calculations on structures of various acetone/water complexes with changing water concentrations. The optimised geometries and wavenumbers of the neat acetone molecule and its complexes are calculated by using ab initio method at the MP2 level with 6-311+G(d,p) basis set. Changes in wavenumber position and linewidth (fullwidth at half maximum) have been explained for neat as well as binary mixtures with different mole fractions of the reference system, acetone, in terms of intermolecular hydrogen bonding. The combination of experimental Raman data with ab initio calculation leads to a better knowledge of the concentration dependent changes in the spectral features in terms of hydrogen bonding.  相似文献   
59.
为揭示柴北缘超高压变质带的变质时代与折返过程,利用Ar--Ar同位素定年法对鱼卡河和锡铁山地区的榴辉岩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鱼卡河榴辉岩的峰期变质作用发生在早—中奥陶世(477~466 Ma),而锡铁山榴辉岩中的韭闪石年龄((407±4)Ma)指示了早泥盆世的退变质时间。综合前人研究成果可知柴北缘超高压变质带形成于495~421 Ma,且具有明显的两阶段特征(477~466 Ma与434~421 Ma),其中早阶段为洋壳俯冲的产物,晚阶段为大洋关闭后陆壳深俯冲的结果。祁连陆块与柴达木—东昆仑板块在早泥盆世发生不同方位的俯冲挤压,并导致超高压变质带折返,超高压变质体普遍发生部分熔融和退变质,出现以榴辉岩为中心向外榴辉岩--榴闪岩--斜长角闪岩--花岗片麻岩渐变过渡的退变质带。  相似文献   
60.
经典平差模型的扩展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将经典测量平差的概括模型(附有等式限制条件的条件平差模型)扩展为附不等式约束的平差模型,同时将其定义为测量平差统一模型,并在一定的条件下实现这种平差模型与概括平差模型间的相互转换.在最小二乘平差原则下,作者结合虚拟观测方程处理不等式约束的思路,给出附不等式约束平差的最小二乘显式解,分析其统计性质,并修正传统测量平差结果的统一表达式.按本文所提方法,附不等式约束的平差问题,完全可以利用传统的平差方法和平差程序求解,方法简单可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