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5篇
  免费   24篇
  国内免费   41篇
测绘学   31篇
大气科学   99篇
地球物理   63篇
地质学   113篇
海洋学   14篇
综合类   17篇
自然地理   1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19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14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1篇
  1958年   1篇
  1955年   1篇
  194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21.
星云湖作为人类农业生产活动影响下环境问题突出的代表性高原湖泊,其水体健康与生态平衡对于区域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因此,量化解析星云湖流域人类活动净氮磷输入时空来源变化及影响因素对于流域管理和湖泊恢复具有重要意义。基于社会经济统计数据,采用人类活动净氮输入(NANI)、人类活动净磷输入(NAPI)模型量化星云湖流域NANI、NAPI强度。结果表明,1989-2020年研究区NANI、NAPI均值分别为(14614±2196)和(3135±452)kg/(km2·a),时间上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变化趋势,且峰值出现在2015年,分别达到18076和3889 kg/(km2·a);空间分布上,除东部NANI、NAPI较低外,其余区域均较高;化肥和食物/饲料输入分别是NANI和NAPI的最大来源,占比分别为58.2%~63.8%和30.5%~59.5%。此外,基于模型选择和变量重要性分析发现,经济作物产量和畜禽密度是影响NANI、NAPI变化的最主要因素。因此,星云湖流域氮磷管控应从调整种植结构和模式等控源措施入手,加快经济模式转型。本研究结果可为星云湖流域建立有效的氮磷综合管理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22.
黎金水 《广西气象》1995,16(2):39-41
本文主要介绍最优规划的数学模型及其在农业气候资源分析和利用规划中的应用。分析了最优规划模型在综合的农业气候区划中的可应用性及需应用性。并通过一个简单的例子加以说明。  相似文献   
123.
利用常规的观测资料,结合天气环流形势,对“97.7”暴雨的水汽场,能量场及稳定度等作中尺度物理量场的诊断分析,以了解该类过程降雨的形成机制。  相似文献   
124.
利用常规的观测资料,结合天气环流形势,对"97.7"暴雨的水汽场、能量场及稳定度等作中尺度物理量场的诊断分析,以了解该类过程降雨的形成机制.  相似文献   
125.
采用计算机模拟方法研究了我国亚热带和黄土高原地区耕作土壤有机碳状况及其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响应。结果表明,在新鲜有机质输入相同的情况下,亚热带地区的耕作土壤(0~20 cm)有机碳积累量比北温带地区大约低50%,黄土高原地区的耕作土壤有机碳积累量略高于北温带。预测到2050年气温升高 1.5~3℃,而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亚热带地区和黄土高原地区的耕作土壤有机碳积累水平将分别下降 5.6%~10.9%和 3.6%~9.4 %。在保证化肥使用量不变的同时增加有机肥投入,亚热带地区的稻作土壤和黄土高原地区的旱作土壤的有机碳含量都表现出逐步增加的趋势,且大于同期因气温升高所造成的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126.
近年来国家开展了全国土地调查,查清了全国各类土地资源底数,形成了国土资源核心数据库.这些地籍数据具有巨大的利用价值,但是不同部门之间的数据资源难以充分利用和共享.为了打破国土资源部和其他部门之间的信息孤岛,本文通过SOA技术与B/S架构建立了地籍数据共享应用系统,实现了国土资源部内部、相关事业单位和不同部委之间的地籍数据共享和应用,提高数据应用的深度和广度.  相似文献   
127.
本文介绍了海索面(Nemalionhalmintholdesvermiculats(Sur.)Tseng)的采集和对海索面腊叶标本的制作过程及其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128.
在系统收集柴达木盆地西部地区各主要油田古近系和新近系油田地层水化学测试分析资料后,发现该地区地层水矿化度很高,均值为166g·L-1,最低值达到3.90g·L-1,具有高浓缩地层水特征,属卤水级,且主要是由Na++K+组成的CaCl2型水,反映封闭条件好。各主要离子在纵向上呈增加和减小交替变化的趋势,矿化度随深度的增加表现为先减小后增大的趋势,这与中国东部盆地明显不同。各离子比值(钠氯系数、变质系数和脱硫酸系数)均反映出该地区地层整体封闭性好。上、下油砂山组Ca2+富集主要由白云石化作用导致,其次是方解石溶解,白云石化同时也使其Mg2+贫乏。上、下干柴沟组仅有少数数据点表现出Ca2+富集,应是方解石溶解导致的,绿泥石化是其Mg2+贫乏的主要原因。SO2-4亏损主要是由大量膏岩的沉淀和油藏中大量硫酸盐还原细菌的还原作用导致。除了SO2-4被还原会产生HCO-3之外,有机质成熟过程中CO2及有机酸的加入也可造成地层水中HCO-3质量浓度的增加。  相似文献   
129.
21世纪是中国海相碳酸盐岩油气勘探开发的一个大发展期,目前中国海相碳酸盐岩油气田多数为埋深达4000m以下的深部古生界层系。如何在深层碳酸盐岩地层中寻找优质储层已成为油气勘探家们关心的焦点;近期发现的普光气田是中国目前发现的碳酸盐岩储层次生孔隙最为发育的气藏,并严格受控于沉积微相的分布及白云岩化、埋藏溶蚀作用等成岩相的控制。本文以“相控论”理论为指导,对川东北普光外围大湾—毛坝—铁山坡地区下三叠统飞仙关组优质储层形成与演化起主控作用的“储集相”——有利的沉积相、成岩相进行详细研究和解剖。通过露头剖面、钻井、测井和地震等资料的研究,结合单因素分析、多因素综合作图法,认为大湾—毛坝—铁山坡地区飞仙关组主要发育斜坡、台缘浅滩、开阔台地和局限台地4个沉积相单位。结合岩心详描和室内大量岩心、岩屑薄片以及铸体薄片的观察和研究,认为控制储层形成的关键是白云岩化、埋藏溶蚀作用等成岩相。根据铸体薄片鉴定、扫描电镜分析、物性分析及压汞分析等手段,研究认为优质储层以大套溶孔粉-细晶残余鲕粒白云岩为特征,岩石中溶孔极为发育,以大孔粗喉型、中孔中喉型为主;物性较好,以高孔高渗和中孔中渗为主,孔渗相关性明显。相控储层作用明显,纵向上主要分布于飞二段至飞一段顶部,横向上台缘浅滩为有利储层的分布区。台缘浅滩相带控制了本区优质储层的岩性及大致空间分布范围,白云岩化及埋藏溶蚀作用则决定了优质储层的最终分布范围和储集性能。通过对大湾—毛坝—铁山坡地区台地边缘浅滩储层“相控论”的探讨,以期对中国深层海相碳酸盐岩的勘探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0.
土地利用更新调查内外业数据保持一致是确保成果质量的重要环节。本文以福建省开展土地利用更新调查情况为背景,介绍了土地利用更新调查成果内外业一致性检查的方法和过程,分析了不同情况下成果检查的特点,对从事该领域生产和研究的专业人员有一定的借鉴和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