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60篇
  免费   183篇
  国内免费   158篇
测绘学   42篇
大气科学   171篇
地球物理   211篇
地质学   355篇
海洋学   48篇
天文学   4篇
综合类   85篇
自然地理   85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27篇
  2022年   34篇
  2021年   39篇
  2020年   20篇
  2019年   27篇
  2018年   31篇
  2017年   27篇
  2016年   19篇
  2015年   30篇
  2014年   38篇
  2013年   43篇
  2012年   46篇
  2011年   41篇
  2010年   54篇
  2009年   40篇
  2008年   31篇
  2007年   49篇
  2006年   35篇
  2005年   34篇
  2004年   36篇
  2003年   22篇
  2002年   23篇
  2001年   22篇
  2000年   17篇
  1999年   31篇
  1998年   20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13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13篇
  1992年   14篇
  1991年   12篇
  1990年   11篇
  1989年   19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3篇
  1964年   1篇
  1963年   1篇
  1960年   1篇
  1959年   1篇
  1958年   2篇
  1957年   1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81.
多震相走时联合三参数同时反演成像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黄国娇  白超英 《地球物理学报》2013,56(12):4215-4225
采用新近研制的分区多步不规则最短路径多震相地震射线追踪正演技术,结合流行的子空间反演算法,提出了一种联合多震相走时资料进行地震三参数 (速度、反射界面和震源位置) 同时反演的方法技术.数值模拟反演实例、以及与双参数 (速度和反射界面或速度和震源位置) 同时反演的对比分析表明:三参数同时反演成像结果大体接近双参数同时反演成像的结果.另外,噪声敏感性试验表明:所提算法对到时数据中可容许的随机误差并不敏感,结果说明多震相走时的联合三参数同时反演成像方法技术不失为一种提高走时成像空间分辨率、进而降低重建模型参数失真度、行之有效的方法技术.  相似文献   
982.
利用地震波走时联合反演算法(改进型最短路径算法)进行三维弯曲地震射线追踪正演,以及共轭梯度法求解带约束的阻尼最小二乘问题进行反演,同时更新速度模型和地震震中位置,结合地方震和区域地震走时资料得到了黄土高原(含汾渭断陷盆地)及邻区地壳三维P波速度结构.其横向变化结果表明,研究区地壳内的P波高速异常区与其内的地震活动构造带相一致,地震多发生在P波高速异常区的边缘或高、低速异常区的交汇处.秦岭山区和鄂尔多斯块体东南区为P波低速异常区.而垂向变化结果则表明研究区存在低速异常区.  相似文献   
983.
方炜  白超英  彭建兵 《地震学报》2013,35(3):315-327
利用地震波走时联合反演算法(改进型最短路径算法)进行三维弯曲地震射线追踪正演, 以及共轭梯度法求解带约束的阻尼最小二乘问题进行反演, 同时更新速度模型和地震震中位置, 结合地方震和区域地震走时资料得到了黄土高原(含汾渭断陷盆地)及邻区地壳三维P波速度结构. 其横向变化结果表明, 研究区地壳内的P波高速异常区与其内的地震活动构造带相一致, 地震多发生在P波高速异常区的边缘或高、 低速异常区的交汇处. 秦岭山区和鄂尔多斯块体东南区为P波低速异常区. 而垂向变化结果则表明研究区存在低速异常区.   相似文献   
984.
鄂尔多斯盆地西南边部出露的铜城超钾质岩,分布在甘肃省崇信县铜城镇以南的桃梢屲—庙滩一带,为浅成侵入岩墙,斑状结构,块状构造;岩性为霓辉黑榴二长斑岩与假白榴石斑岩.斑晶矿物成分以含白榴石、黑榴石、霓辉石及两种长石为特征;地球化学显示:主量元素以富集K2O、Al2O3、CaO而贫SiO2、MgO、TiO2、P2O5为特征,微量元素以富含大离子亲石元素(LILE)K、Rb、Sr、Ba、Pb而贫高场强元素(HFSE)Nb、Ta、Zr、Hf为特征,地幔起源环境可能为EMI型富集地幔;两种岩性锆石U-Pb年龄显示其形成年龄(110.8±1.0)Ma和(107.6±0.9)Ma,为早白垩世.因此笔者认为:早白垩世华北克拉通东部陆块发生岩石圈大幅减薄作用过程中,陆块西部岩石圈也有相应岩石圈减薄作用发生.  相似文献   
985.
拟研究的边坡工程为一废弃的采石矿山边坡,边坡高度约100m,边坡岩体内部岩溶断裂构造发育,岩体结构和完整性变化复杂。为利用现状边坡建造摩崖石刻工程,应采取有效的勘察技术手段详细、无损地查明边坡体内断裂构造、岩溶、岩体完整性等的分布特征并评价其对摩崖石刻工程建造的影响。本文详细分析了应用电磁波层析技术(EMT)探测边坡工程地质条件的有效性及其工程地质解释的关键技术。研究结果表明,电磁波层析成像技术可以有效地探测边坡岩体节理裂隙发育程度、断裂破碎带及溶洞的分布和发育特征,根据电磁波吸收衰减系数的变化有效评价边坡岩体完整性的分区分带的空间变化特征,为摩崖石刻工程建造和规划设计提供科学的技术依据。  相似文献   
986.
综合利用岩心、测井、地震等资料,对内蒙古开鲁盆地陆东凹陷九佛堂组-沙海组层序地层特征及沉积相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陆东凹陷九佛堂组-沙海组可以识别出3个三级层序界面;划分为2个三级层序(九佛堂层序和沙海层序),分别对应九佛堂组和沙海组;识别出4种主要沉积相类型:扇三角洲相、近岸浊积扇相、远岸浊积扇相及湖泊相。在层序格架内,利用钻、测井资料和二维、三维地震资料对沉积体进行分析,并以此为依据,进一步研究了体系域内沉积相平面展布特征及演化规律,最终建立了该时期沉积发育模式:在盆地陡坡带主要发育扇三角洲和近岸浊积扇,在盆地缓坡主要发育扇三角洲和滨浅湖滩坝沉积,在盆地深洼带主要发育远岸浊积扇和风暴岩。  相似文献   
987.
塔中地区志留系柯坪塔格组顶部不整合面附近沥青砂岩中发育大量因石英及次生加大边的溶蚀贡献的次生孔隙,根据薄片(铸体)观察、SEM观察显示石英溶蚀主要有3种赋存状态,其中对储层有建设性作用的溶蚀主要有石英硅质颗粒边缘的溶蚀及次生加大边的溶蚀两种,而对储层建设性作用不大的溶蚀为碳酸盐对石英及硅质的交代作用,这些SiO2的溶蚀路径可分为碱性环境和酸性环境下的SiO2溶解,统计表明碱性环境下的SiO2溶蚀普遍发育,但程度较低,而在酸性环境中溶解时对有机酸的种类、数量、流体性质、溶解环境中的流体能力以及地层温度的要求更为苛刻。本次研究中的酸性流体介质条件下的石英溶解即为古油藏破坏过程中受微生物降解烃类释放出大量的草酸起主要作用,因其降低了石英颗粒表面溶解反应的活化能,并在地层水中碱金属离子的"盐效应"作用下,大大提高了SiO2的溶解速率,溶解产物扩散到地层水中被带走,从而造成强烈的石英溶蚀现象,研究同时表明溶蚀程度强烈但具有很强的局限性。SiO2的溶蚀(解)作用能够提供一定量的油气富集空间,改善储层的物性,对在埋藏较深、时代较老的志留系海相致密碎屑岩储层中发育孔隙度较高的优质储层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88.
水系沉积物测量在新疆霍什布拉克地区找矿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新疆西南天山霍什布拉克地区1∶5万水系沉积物测量,总结了区域主要成矿元素的分布型式、元素富集与分散规律。在综合分析研究区域成矿地质条件的基础上,择优选择了Hs46乙2综合异常开展地质综合找矿,新发现琼恰特北岩溶角砾岩型中型铅锌矿床。该矿床的发现对于西南天山造山带前陆盆地边缘碳酸盐岩建造寻找同类型铅锌矿床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89.
梅河盆地为古近纪富含油页岩的小型断陷盆地。岩芯观察、薄片鉴定、有机碳、热解和工业分析等测试分析表明,梅河盆地发育高灰分中含油率型油页岩,油页岩中有机质处于未熟状态;黏土矿物以高岭石和伊利石为主,富含石英等稳定组分,U、Mo等元素较为富集,轻重稀土分异程度高。油页岩突变沉积于煤层之上,且上覆深灰色泥岩,表明其形成于半深湖-深湖环境;Sr/Ba比值和伽马蜡烷含量较低、V/(V+Ni)0.5,表明油页岩形成于缺氧的淡水中。油页岩中有机质来源较为复杂,黑色油页岩有机质丰度含量较高,以高等植物来源为主,油页岩产油率(含油率/TOC)较低;褐色油页岩TOC相对较低,有机质以湖泊生物为主,具有较高的产油率。  相似文献   
990.
据岩心观察、薄片镜下鉴定、物性特征分析及测井资料,大牛地气田奥陶系马家沟组风化壳储层类型为低孔低渗致密性储层。可将储层分为四类,其中最主要的类型为孔隙型储层,其次为溶蚀孔洞型储层和裂缝-孔洞型储层,再次为裂缝型储层。纵向上,以马家沟组五1、五2、五4、五5亚段为储层发育段。预测了有利储层在平面上的分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