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39篇
  免费   209篇
  国内免费   254篇
测绘学   146篇
大气科学   205篇
地球物理   126篇
地质学   644篇
海洋学   149篇
天文学   15篇
综合类   89篇
自然地理   128篇
  2024年   14篇
  2023年   47篇
  2022年   43篇
  2021年   40篇
  2020年   35篇
  2019年   37篇
  2018年   37篇
  2017年   35篇
  2016年   33篇
  2015年   39篇
  2014年   87篇
  2013年   49篇
  2012年   65篇
  2011年   69篇
  2010年   56篇
  2009年   58篇
  2008年   40篇
  2007年   48篇
  2006年   68篇
  2005年   46篇
  2004年   50篇
  2003年   30篇
  2002年   28篇
  2001年   19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24篇
  1998年   24篇
  1997年   22篇
  1996年   23篇
  1995年   26篇
  1994年   21篇
  1993年   53篇
  1992年   33篇
  1991年   24篇
  1990年   17篇
  1989年   16篇
  1988年   12篇
  1987年   22篇
  1986年   16篇
  1985年   12篇
  1984年   8篇
  1983年   12篇
  1982年   8篇
  1981年   10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3篇
  1965年   2篇
  1960年   2篇
  1959年   7篇
  1958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0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土壤CO_2浓度昼夜变化及其对土壤CO_2排放量的影响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2  
对石林地区两个研究点土下20、40和60cm土壤CO2浓度和土壤CO2排放量的昼夜变化进行的研究表明二者之间具有一定的正相关关系,因此土壤CO2排放量除受环境因子影响之外,还受土壤CO2浓度所控制。土壤CO2浓度和土壤CO2排放量之间的相关关系可以用来解释土壤有机碳含量及温度对土壤CO2排放量的影响,即土壤有机碳含量高和温度升高是通过影响土壤空气中CO2的形成速率,导致土壤CO2浓度升高,从而促进土壤CO2的排放。  相似文献   
992.
通过蒙医矿物交恩西炮制样品中氨基酸各种成分含量的分析,对氨基酸的组成及样品存放后的成分互相存在转化现象进行了研究,实验结果表明,采用酒和酸奶淬交恩西样品,氨基酸含量有明显的差别,存放后的样品,不仅原有的氨基酸含量发生变化,各氨基酸成分还发生互相转化。  相似文献   
993.
1前言目前,气象台站的磁盘气象资料文件,主要有两种:一是整编的磁盘资料表格文件,表格文件的扩展名为TAB,本文称为TAB文件,TAB文件共有140多个气象要素,基本满足中长期预报的需要。我省台站的磁盘资料表格文件,目前只有建站到1990年的资料。另一种是气表-1的磁盘资料文件,其文件名的开头为A0或D,本文称为A0文件或D文件。上述两种资料文件,都是顺序文件。为了便于气象台站对用户进行资料服务,便于预报员制作长中短期预报时调用磁盘气象资料,下面介绍一个气象资料管理系统,其主要功能是:能从TAB文件、AO或D文件转换产…  相似文献   
994.
利用1962~1993年南极16站地面至30hPa10个标准层上月平均温度、南极臭氧总量以及2800MHz太阳通量资料,采用最大熵功率谱方法,研究了各季中月南极诸高度气候的线性趋势变化、熵谱特征及其可能原因。结果显示:南极平流层气温(臭氧总量)在各月均呈变冷(减少)趋势,10月100hPa气温(臭氧总量)10年的变率最大达-1.8℃(-14.8%).南极对流层气温(2800MHz太阳通量)在各月均呈显著增暖(增强)趋势,1月500hPa气温(太阳通量)10年的变率高达0.4℃(22.1个单位).各月太阳通量均呈显著的3年及9~10年甚低频-年代际周期变化。而对流层850~500hPa气温变化熵谱仅在7月具有相应的特征,南极对流层顶气温在各季中月均无显著的趋势变化及周期性变化。提出南极春季臭氧的显著减少及夏季太阳通量的增强是平流层显著变冷及对流层变暖的重要原因;南极夏季对流层显著增暖导致南极大陆边缘部分冰雪消融,可能是近年来全球海平面升高的重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995.
调水区多年冻土划分为3个区,冻土面积为11×104km2左右,约占全区面积的72.4%。受全球气候变化及人类经济活动的影响,区内多年冻土处于退化状态。在全球气候持续变暖的情况下,未来50a内,目前厚度小于10m的多年冻土和岛状多年冻土将消融殆尽,多年冻土面积将减少约15%,冻土下界上升150~200m;气候变暖,使得季节性冻土层变薄,某些地段的多年冻土消失或变为深埋藏多年冻土等,则可降低工程造价,有利于施工和运营  相似文献   
996.
山西省草地资源及合理利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山西省草地的类型、产量、质量以及利用现状等方面进行了比较分析,证实山西省草地资源丰富而且质量较好.山西省草地可分为六个生态类群,按草地质量可分为五等,按草地产量可分为八级.目前,山西省草地的利用存在很多问题,如缺乏科学的经营管理,对草地进行掠夺式利用等,针对此现状,提出了草地资源合理利用的对策,应该采用草地建设新技术,实施科学管理.  相似文献   
997.
评估快速城市化地区的景观多功能性演变特征对于理解城乡发展转型下的资源配置与优化、制定合理的区域土地管理与规划政策至关重要。论文以长三角经济区中城市化进程最为突出的代表性城市——苏州市为研究区,选取居住承载、粮食供给、生境维持、水源涵养、气候调节与土壤保持6种景观功能指标,通过空间分析、SOFM网络模型等方法,基于1 km景观单元对区域景观多功能性的热点演变规律、权衡协同演化关系等进行分析。研究表明:① 受城市扩张影响,2000—2015年间苏州市景观多功能以居住承载功能的扩散态势为主,其他景观功能均呈现差异化缩减趋势,其中粮食供给与生境维持的功能弱化最为显著,且3种调节功能的空间分布特征存在一致性。② 随时间推移,苏州市景观多功能性逐渐增强,其高值区(>2)范围集中分布在林草地与耕地景观。在社会经济发展影响下,区域景观多功能性时空演变特征由强到弱并逐渐趋于稳定,演变热点区主要分布在乡村地区与城乡结合部,冷点区则以生态空间集聚为主。③ 景观多功能之间权衡与协同关系在研究期内的特征规律并未因时间序列演进表现出差异性,但权衡与协同程度存在波动性变化趋势。结合多功能权衡特征与多功能性热点变化规律,可在景观单元与乡镇行政单元上将苏州市划分出8类主导景观功能与4类城乡发展分区。整体而言,长三角快速城市化地区的景观多功能性优势呈“城市→近郊区→远郊区→乡村”的圈层式空间迁移过程,但多功能性映射出的土地利用多样化势必会导致更多的土地利用冲突问题,决策者应在多尺度时空耦合视角综合考虑景观管理或土地利用政策的设计与实施。  相似文献   
998.
正在河南省平顶山市区西南约6公里处,有一座以防洪为主,兼顾城市工业、生活及农田灌溉用水的大型综合水利枢纽工程,那便是白龟山水库。因沙河北岸有一座山叫做"白龟山",白龟山水库因此而得名。关于白龟山的由来,笔者走访了库区附近的数位老人,但传说实在太多,亦正亦邪,也不知道哪个更靠谱一些,下面讲述的便是其中两个关于白龟山由来的民间传说。其一:相传很久以前,在沙河岸边住着一位年逾七旬的刘老汉,膝下有3  相似文献   
999.
地表水体对于毛乌素沙地的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具有重要作用。利用1999、2006、2013、2015年Landsat TM/ETM+遥感影像,获取了毛乌素沙地中部近16 a来地表水体面积的时空变化特征。结果表明:水体面积以2006年为界呈先萎缩后回升的变化特征,1999-2006年地表水体总面积从368.52 km^2缩减到了242.81 km^2,缩减了129.53 km^2(34.1%)。2013年和2015年水体面积回升,但2015年仍比1999年减少18.6%。研究区地表水体的变化在北部主要受煤炭开采大幅增加(2 252.2%)的影响,而南部主要受灌溉面积增加(92.4%)和畜牧量大幅增加(24 614.7%)的影响。以伊旗查干淖尔为代表的天然水体尽管受采矿用水增加等的影响,但在严格的水资源保护制度下面积变化不大,而以伊和日淖尔为代表的天然水体面积缩减显著,表明地表水体需要积极调控和适应才能维持稳定。  相似文献   
1000.
针对当前大城市中心道路的交通拥堵问题,基于北斗卫星定位系统提供的车辆位置信息,设计并模拟实现了基于北斗的智能路标系统。该系统利用车辆中北斗定位终端提供的位置信息与道路参数作为变量,基于车道占有率建立了道路的实时路况模型,并通过路标的LED灯光颜色变换引导车流,最后,基于PC端与单片机的串口通信模拟了系统的运行流程。系统有效实施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