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13篇
大气科学   40篇
地球物理   4篇
地质学   4篇
自然地理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21.
基于均生函数的风电场风速短临预报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常蕊  朱蓉  柳艳香  何晓凤 《气象》2013,39(2):226-233
风电场风速短临预报是风电预报业务的重要环节之一.选取2011年1、4、7和10月河北及内蒙古两地的两座测风塔观测资料,综合采用均生函数、灰色关联度和多元回归等多种统计预报方法,建立了一套分站点的、15 min动态滚动的未来0~4 h风速短临预报模型.实际对比分析表明,所建模型比传统ARMA模型的月平均预报误差减少了2.2%~10.8%,在实际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2.
In this study,we focus on changes in three important components of the hydrological-cycle in the Haihe River basin (HRB) during 1957-2005:precipitation (Prep),actual evaportranspiration (ETa),and pan evaporation (PE)- a measure of potential evaporation.The changes in these components have been evaluated in relation to changes in the East Asian summer monsoon.Summer Prep for the whole basin has decreased significantly during 1957-2005.Recent weakening of the convergence of the integrated water vapor flux,in combination with a change from cyclonic-like large-scale circulation conditions to anti-cyclonic-like conditions,led to the decrease in the summer Prep in the HRB.ETa is positively correlated with Prep on the interannual timescalc.On longer timescales,however,ETa is less dependent on Prep or the large-scale circulation.We found negative trends in ETa when the ERA40 reanalysis data were used,but positive trends in ETa when the NCEP/NCAR reanalysis data were used.PE declined during the period 1957 2001.The declining of PE could be explained by a combination of declining solar radiation and declining surface wind.Howevcr,the declining solar radiation may itself be related to the weakening winds,due to weaker dispersion of pollution.If so,the downward trend of PE may be mainly caused by weakening winds.  相似文献   
23.
根据海河流域测站降水资料、NCEP/NCAR再分析资料和日本气象厅JRA-25资料,分析了1951—2008年夏季海河流域大气水汽含量的变化以及不同环流形势下的水汽输送特征,结果表明:海河流域大气水汽含量存在显著的年代际变化特征,与降水量存在显著统计相关;海河流域上空纬向水汽输送主要发生在850~700 hPa之间,经向水汽输送在850 hPa以下存在强的水汽输送带,它是海河流域水汽的主要贡献者,也是影响海河流域降水的最主要因素之一。气旋型环流和南风型环流对海河流域水汽输送有较大影响。  相似文献   
24.
线性滚动极值处理方法对数值模拟风速的订正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为了进一步提高WRF模式对风速预报的准确性,以我国某风电场01#测风塔2007年5月和11月的数据为例,通过线性回归方法并结合滚动和极值处理技术,对WRF模式模拟风速进行了订正。结果表明,直接使用线性回归方法对于模拟风速的订正无明显效果;采用滚动技术的线性回归订正效果与步长有关,与线性回归订正相比总体上有较大改进,其中3 h步长改进更明显;相同步长,线性滚动极值处理订正较线性滚动订正相比有进一步改进,其中1 h步长线性滚动极值处理效果最优,如5月和11月订正前模拟风速的相对均方根误差(rRMSE)分别为29.274%、33.583%,订正后下降为14.714%、14.493%。订正后精度明显提高,更接近实况风速,线性滚动极值处理订正方法能够较好订正模式模拟风速,有效提高风速预报准确率。   相似文献   
25.
以计算流体力学软件FLUENT为工具,模拟台风“莫拉菲”登陆期间深圳大鹏半岛排牙山周边的风场三维结构。通过研究得到了强风条件下山地风场的概念模型,并得到以下结论:(1) FLUENT可较合理地模拟出强风条件下复杂地形的三维风场结构,描述山体对于风场和湍流场的影响;(2) 山体的动力学效应可使高大山体迎风侧和山顶之上的局地风速加大;(3) 高大山体背风侧为弱风区、风速强切变区和强湍流区。   相似文献   
26.
应用耦合模式进行2003年度气候预测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IAP/LASG GOALS 4.0耦合模式,引进外强迫因子(温室气体、太阳活动及硫酸盐气溶胶)变化的影响后进行了2003年度集合预测试验研究.结果表明:GOALS耦合模式预测出了2003年夏季淮河流域的降水正异常,也较好地描述了中国区域大气环流场的变化.说明GOALS 4.0耦合模式在我国的短期气候预报业务中具有一定的预测能力.但该版模式分辨率还嫌太粗,无法细致地描述我国区域的降水分布.  相似文献   
27.
外强迫对北半球冬季大气环流年代际变化影响的数值模拟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利用IAP/LASG GOALS模式模拟研究了人类活动和太阳活动对北半球冬季大气环流年代际变化的影响。模拟结果表明,温室气体是影响大气环流变化的一个基本因子,即考虑了温室气体浓度变化的GOALS模式可以很好地反映近50年来大气环流年代际变化的基本特征,同时由于太阳活动和硫酸盐气溶胶的影响,使得大气环流年代际变化的模拟结果更接近观测事实。东亚大槽和北美大槽1960年代中后期明显偏强及1980年代后期显著减弱,以及从1960年代开始西伯利亚高压的减弱和北太平洋涛动(NPO)的增大趋势。最后初步分析了该模式对中国东部气候变化的影响,该模式亦能较好地反映中国东部气候的年代际变化特征:1960年代中后期明显的偏冷时期和1980年代中期开始的显著增暖期。  相似文献   
28.
1996~1998年逐月地震地温场与降水场演变分析   总被引:10,自引:7,他引:3  
利用最近3a逐月的地温、地球自转和地震资料,分析了地热涡的演变与我国降水场的关系。发现在地转加快月有利于地热涡族的加强,降水增多;地转减慢月则反之。还发现地震是地热涡发展增强的一个强信号。  相似文献   
29.
风能预报方法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蕴含着丰富的风能资源,但目前我国在风能预报方面的研究还很薄弱,几乎没有可用于风电场风能的客观、定量化的预报方法。风能预报,实际上最重要的是对风场的合理准确预报,进而得到风电量预报。通过简要介绍国际上风能预报的一些方法,如统计预报、动力预报(包括降尺度预报和集成预报)以及风电量预报,同时介绍对预报的检验和面向最终用户的预报平台的建设,希望能对我国风能预报行业的发展起到一定的借鉴和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30.
大气环境人体感知度(Body Perception Weather Index,BPWI)是人体对大气环境中不同气象要素相互协同作用的感知程度。BPWI的变化会引起机体的生理应激反应,易引诱或加重脑梗塞疾病的发生。利用五常地区2015年10月30日至2018年12月31日逐日脑梗塞发病住院病例数和同期BPWI及其变化,分析研究了BPWI变化与脑梗塞发病风险的关系。全年中五常地区BPWI最大值10.1(7月),最小值-33.7(1月);BPWI<0时脑梗塞的发病风险较高,BPWI介于-30—-10时脑梗塞的发病人数占总发病人数的16.7%,其中BPWI<-30时发病率最高可占18.8%,BPWI介于0—10的发病率12%—13%,BPWI>10时,发病率最低;BPWI的变化幅度在0—-10时,脑梗塞的平均发病率大于20%,其中变化幅度0—-2.5时发病人数占比最高达27.6%,变化幅度超过±10时,发病率反而降低;连续2天BPWI的变化对脑梗塞的发病具有滞后效应,在-2.5—2.5时,脑梗塞的平均发病人数占比大于25%,连续3天BPWI的变化对脑梗塞的发病风险具有累积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