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89篇
  免费   223篇
  国内免费   257篇
测绘学   112篇
大气科学   332篇
地球物理   179篇
地质学   494篇
海洋学   203篇
天文学   16篇
综合类   85篇
自然地理   148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43篇
  2022年   43篇
  2021年   51篇
  2020年   34篇
  2019年   50篇
  2018年   47篇
  2017年   27篇
  2016年   43篇
  2015年   61篇
  2014年   102篇
  2013年   56篇
  2012年   70篇
  2011年   76篇
  2010年   76篇
  2009年   113篇
  2008年   66篇
  2007年   73篇
  2006年   72篇
  2005年   51篇
  2004年   51篇
  2003年   27篇
  2002年   28篇
  2001年   24篇
  2000年   33篇
  1999年   41篇
  1998年   29篇
  1997年   28篇
  1996年   28篇
  1995年   21篇
  1994年   15篇
  1993年   14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15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6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4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2篇
  1974年   1篇
  1963年   1篇
  1958年   1篇
  1952年   1篇
  195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6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根据创伤弧菌(Vibrio vulnificus)的溶细胞毒素基因序列和哈氏弧菌(Vibrio harveyi)的toxR基因序列,分别设计并合成两对特异性引物,通过PCR反应条件优化,测试两种菌的特异性和敏感性,建立双重PCR方法,同时快速检测V.vulnificus和V.harveyi。结果表明:纯培养V.vulnificus和V.harveyi的检测灵敏度分别是12 cfu/mL和18 cfu/mL,与无乳链球菌、海豚链球菌、副溶血弧菌及美人发光杆菌无交叉反应;此PCR检测方法具有良好的特异性、敏感性,具快速、高效等优点,对细菌V.vulnificus和V.harveyi诊断与防治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性。  相似文献   
82.
利用小波分析方法对华北地区1990 年到1998 年的多台定点形变观测资料进行了分析计算,并将计算结果与该地区的地震活动进行了对比分析,同时讨论了不同阶的小波分解结果的物理意义及其与地震之间的对应关系。认为小波分解本质是窗口加权滑动平均,能有效地对各种不同频率成分的形变按不同的频段分离,为识别地震形变异常提供一种新的手段。在空间分布上,地形变的变化幅度与地震活动强度相对应,即在华北西北部地震活动性较强的包头、张家口一带,台站形变的强度明显高于华北东南部地震活动性较弱的泰安、营口等地区。在时间分布上,张北ML6 .2 级地震前大约两年东西方向的形变振幅随时间变化明显加大。  相似文献   
83.
夏季干旱逐日动态监测指数研究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根据造成干旱的主要气象因素是降水持续偏少、气温偏高、蒸发量大的思路,利用逐日降水量和逐日最高气温资料进行实验研究,设计了夏季干旱的逐日动态监测指数.该指数可根据每日最新日降水值和日最高气温值的变化,及时给出影响干旱程度变化的主要气象因素的变化,使干旱监测具有实时性、敏感性和连贯性.利用该指数对2003年江西夏季发生的特大干旱进行逐日跟踪动态监测,监测结果表明该指数可以实时反映实际干旱的变化趋势.  相似文献   
84.
发震断裂的最新一次地震同震变形和晚更新世以来的变形历史是约束发震断裂强震变形行为的基础数据,是认识发震断层上地表破裂型地震的复发特征、评估地震危险性的关键数据,对深刻理解发震断裂演化历史和区域构造空间演化与动力学具有重要意义.2021年玛多M 7.4地震为青藏高原内巴颜喀拉块体活动构造及其强震研究提供了一个机会.本文利用大疆M300RTK无人机搭配P1相机对5个典型观测点进行厘米级分辨率和精度的航空摄影测量和野外调查,详细定量解析了典型破裂特征,通过地貌填图和变形地貌测量分析了晚第四纪以来断错地貌记录的位移累积特征.根据破裂组合特征、同震变形量变化和几何结构,2021年玛多M 7.4地震发震断裂江错断裂同震破裂分为朗玛加合日段、野马滩段、拉木草—东湖段和朗玛哦尔—昌麻河段,整个地震事件是一次跨越四个断裂段的级联破裂过程.朗玛加合日段以左旋走滑变形位移为主兼具正断倾滑,倾滑量可达0.61±0.03 m.野马滩段以左旋走滑变形为主兼具逆断倾滑,在野马滩西观测点倾滑量可达0.31±0.04 m,左旋走滑量达到2.83±0.13 m,江错西观测点仍然有1.97±0.08 m的左旋水平位移.朗玛...  相似文献   
85.
鄂尔多斯地块及周缘位于青藏高原与华北地块之间,其内部无大断裂分布,而周缘却由活跃的地震带——活动断陷带和弧形断裂带包围.因此,鄂尔多斯地块内部无6级以上大地震分布,而周缘地震活动则频度高、强度大(图1),历史上发生多次破坏性大地震,如:1654 年天水南8.0 级、1879 年武都南8.0级、1920 年宁夏海原81/...  相似文献   
86.
石林  解广轰 《南极研究》1995,7(3):41-49
本文对采自南极罗斯岛及泰勒谷的新生代火山岩中的微量元素、稀土元素及同位素进行了系统的研究。查明研究区的火山岩未遭受地壳混染;证实它们可能来自两种不同的地幔源区。在岩浆演化方式上两套岩石也有所不同,碱玄岩和碧玄岩以地幔平衡部分熔融熔作用为主,而粗面响岩,碱玄响岩以分离结晶作用为主。  相似文献   
87.
北京地区强对流活动规律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良栋  陈淑萍 《气象科学》1993,13(3):236-242
强对流天气的短时预报是目前国内外气象界研究的重点之一,许多国家都在进行试验。为了做好强对流天气的短时预报工作,除了充分运用现有的探测手段加强监测之外,研究本地区强对流的活动规律殊属必要。因为这一方面可以提高展望预报的准确性,从而指导雷达及时开机探测,减少漏测和漏报;另一方面还可以延长临近预报的时效,从而更好的满足用户的需要。因此,加强对本地区强对流活动规律的研究,是做好强对流天气短时  相似文献   
88.
江苏溧阳小梅岭的“透闪石岩”,系致密块状的透闪石集合体,就钟华邦同志提供的采自地表采坑标本,经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已不同程度纤维化,如透射电镜照片1及照片2,其颜色青白,半透明度甚低,可视为较差之青白玉。 中国是世界上用玉最早且最著名的国家,古代将玉当作宝石之首,并将它作为人的品德.礼仪、权力  相似文献   
89.
90.
利用超薄切片透射电镜分析技术,在华北东部太原组和山西组、吐─哈盆地侏罗系腐植煤中检出了超细纹层。超细纹层在腐植煤中呈分散状、间隔状和密集状,前二者主要存在于无结构镜质体中,后者则存在于沥青质体或层状藻类体条带中。超细纹层来源于微藻类细胞的抗分解外壁,是藻类在超微层次的重要表现形式。腐植煤形成过程中藻类的贡献较藻类体数量所反映的要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