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2篇
  免费   18篇
  国内免费   6篇
测绘学   24篇
大气科学   11篇
地球物理   23篇
地质学   76篇
海洋学   3篇
综合类   2篇
自然地理   7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0年   3篇
  1964年   2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53 毫秒
81.
崔霖沛 《物探与化探》1984,8(2):121-127
我国即将开展大面积1:5万的地质测量,物探工作如何配合以取得尽可能多的地质信息,以提高工作质量和效益,是一个急需要研究的课题。系统开展1:5万(1:2.5万)地质测量并同时开展物探工作的国家,主要是苏联。到1982年底为止,1:5万的地质测量已覆盖苏联国土近30%。  相似文献   
82.
国外勘查地球物理的若干进展──1993年崔霖沛,吴其斌(中国地质矿产信息研究院,北京100037)1993年末美国勘查地球物理学家协会(SEG)公布1991年世界范围的物探工作费用为22.5亿美元,比1990年增长15%,其中石油物探占96%,工程物...  相似文献   
83.
浅层地温能以其分布广、储量大、高效无污染的特点,越来越多地被用于城市建筑供暖与制冷,但制约浅层地温能开发应用的因素很多,主要有地质、水文地质、岩土体热物理性质以及施工条件。目前徐州市浅层地温能处于无序开发状态,造成了极大的资源浪费和环境地质问题。该文重点进行了地埋管地源热泵开发利用适宜性分区研究,通过对徐州市主城区岩土样采集及现场热响应试验,认为在仅考虑热物性条件的前提下,可开展地埋管地源热泵的开发利用,并就其开发利用的钻探成本进行区域适宜性分区,划分为适宜区、较适宜区和不适宜区。  相似文献   
84.
在对克孜勒赛滑坡野外地质调查的基础上,查明了该滑坡的诱发因素主要为冰雪融水和短时强降雨入渗。利用滑坡运动全过程演化方法,概化其孕灾模式:冻胀作用致使黄土节理裂隙扩大→山脊两面临空,后缘拉应力集中,加剧了节理裂隙受拉扩张程度→气温回升,融水入渗,滑体增重→短时强降雨触发滑坡失稳。在此基础上,通过滑坡动力学模型DNAW模拟,选取FVF模型对该滑坡的运动全过程进行模拟分析,得到滑坡的前后缘运动速度、滑体形态变化等运动特征要素。这些为西北地区类似的黄土滑坡的成灾机理及运动特征分析提供参考,进一步为防灾减灾工作提供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85.
三峡库区大型单斜顺层新生滑坡变形特征与失稳机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三峡库区巫山轿顶峰2号滑坡为例,结合库水位变化、地质环境条件资料,通过现场调查测绘、无人机航空摄影测量、工程地质钻探、地表及深部位移监测等方法,详细分析了该滑坡的变形特征、成因机制与发展趋势。该滑坡体积约250×104 m3,为大型单斜顺层新生岩质滑坡。滑坡前后缘高差约380 m,前缘剪出口高陡临空,位于库区蓄水位以下。深部监测数据显示消落带发育两条滑动错动面,分别位于距坡面深度12.0~17.0 m和25.0~30.0 m之间。滑坡目前处于蠕滑变形阶段,受地形地貌、地层结构、消落带劣化以及水的影响,垂直方向变形持续增大,前部劣化带发生崩滑破坏失稳可能性较大,并且存在滑坡涌浪灾害链风险。建议持续开展库区消落带劣化系统观测研究,提升库区新生滑坡灾害识别与预警能力。  相似文献   
86.
本文利用三维有限差分方法,基于EIGEN6C4布格重力异常和SIO V15.1地形数据,计算了青藏高原东南缘岩石圈有效弹性厚度.结果表明:青藏高原东南缘岩石圈有效弹性厚度为0~100 km,四川盆地和喜马拉雅东构造结岩石圈有效弹性厚度最大,达50~100 km;巴颜喀拉块体东部、川滇菱形块体大部、滇西等地区岩石圈强度弱,有效弹性厚度一般小于15 km;羌塘块体东部的玉树—德格附近地区岩石圈有效弹性厚度大于40 km;滇南地区岩石圈有效弹性厚度为10~30 km,大于云南北部地区.研究区域有效弹性厚度分布特征与岩石圈结构关系密切.四川盆地、喜马拉雅东构造结地区内部结构稳定,因而岩石圈强度大.川滇菱形块体等岩石圈有效弹性厚度小的地区与壳内低速、低阻/高导层分布有很好的对应关系,推测壳内岩石的部分熔融软化可能是造成高原东南缘岩石圈强度较弱的重要原因.羌塘块体东部的局部高力学强度岩石圈则可能是高原形成过程中的残留克拉通.根据本文计算的岩石圈有效弹性厚度特征,结合地震学、大地电磁等研究成果,认为青藏高原物质向东南缘挤出后受四川盆地等阻挡,造成下地壳软弱物质在理塘—稻城—丽江一带堆积,少部分物质可能穿过鲜水河断裂带的康定—道孚地区向北运动,但大部分物质向南运动,在受到滇南块体阻挡后一支流向西南的腾冲方向,另一支流向东南的攀枝花—东川方向.  相似文献   
87.
勘查隐伏金属矿的新方法   总被引:13,自引:5,他引:8  
在总结目前金属矿勘查基本现状的基础上,阐明了勘查技术方法对寻找金属矿的重要作用,论述了近十年来勘酷暑隐伏矿新方法,新技术的进展  相似文献   
88.
物化探及其他地学数据常呈现非正态分布特征,例如数据中存在特异值或在研究区有几种矿化类型时,致使数据呈现出长尾巴分布。为了提高数据处理的质量和矿石储量计算的精度,本文介绍一种地质统计学方法——加权中位数法。文中讨论了方法的理论,重点研究了方法步骤,包括距离权、丛集权和综合权的计算方法,最后给出一个计算金矿床矿石储量的实例。  相似文献   
89.
陡倾煤层开采条件下上覆山体变形破坏物理模型试验研究   总被引:7,自引:3,他引:4  
大型岩质滑坡是中国西南岩溶矿区的主要地质灾害类型,其破坏和成灾过程具有复合性。以我国重庆武隆鸡冠岭滑坡为例,通过离心物理模型试验研究了地下开采条件下陡倾灰岩斜坡的变形失稳机制。试验时随着煤层模型板被拔出,上覆岩层在拟重力作用下开始出现位移与层间错动,当煤层模型被拔出150 mm时,模型山体发生显著破坏。试验结果表明:陡倾灰岩斜坡在长期重力作用下,会出现弯曲倾倒的变形,随着地下煤层逐渐采空,上覆陡倾层状岩体失去支撑,岩层层面分离并产生拉张裂缝,岩体变形加剧发生倾倒破坏,并对煤层下部的稳定岩体形成挤压,下伏稳定岩体发生剪切破坏,最终导致鸡冠岭以倾倒-滑移的复合模式整体失稳。这一研究对中国西南山区大型岩质滑坡的早期识别与失稳机制分析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0.
本利用30a的气象资料对影响互助县生态环境主要气候因子的基本特征及其变化进行分析,并探讨自然灾害及人类经济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为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建设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