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2篇
  免费   32篇
  国内免费   45篇
测绘学   27篇
大气科学   82篇
地球物理   31篇
地质学   75篇
海洋学   26篇
天文学   6篇
综合类   11篇
自然地理   21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18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7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4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71 毫秒
271.
张杰  史培军  杨静  龚道溢 《地理学报》2020,75(1):113-125
利用美国环境预测中心(NCEP)和美国国家大气研究中心(NCAR)等美国科研机构开发的气象模式WRF 3.8版本,采用北京地区不同时期的土地利用数据,选取影响北京的一次典型暴雨过程,应用包含多层城市穹顶模式的模式参数化方案对其进行模拟研究。从小时降水模拟结果来看,景观城市化区域(城市下垫面)的扩张使得暴雨持续更久,使用2010年土地利用数据模拟的2012年7月21日暴雨过程小时降水量大于16 mm的时长较使用1990年土地利用数据模拟的结果增加了1 h;从累积降水结果来看,使用2010年土地利用数据模拟的24 h累积降水大于150 mm的区域较使用1990年土地利用数据模拟的结果增加了1534 km 2。本文中模拟的逐小时降水与实际情况存在一定的差距,未来的工作会深入研究模式的参数化方案和降水产生的机理进而深入地研究景观城市化进程对暴雨过程的影响。进一步研究需针对城市人为活动产生的大气气溶胶粒子、景观城市化密度变化等因子,探究景观城市化对暴雨的可能影响。  相似文献   
272.
在0、5、10、15、20、25和30这7个盐度下比较研究了初始体重分别为(3.55±0.03)g陆封型虹鳟(Oncorhynchus mykiss)和(3.57±0.07)g溯河型硬头鳟(Oncorhynchus mykiss)的渗透压生理及能量平衡。40天的研究显示:(1)随盐度的升高虹鳟和硬头鳟的血清渗透压和离子浓度均升高,且S30组的数值显著高于其余各组(P<0.05);在S15、S20、S25和S30组,虹鳟血清渗透压、离子浓度均显著高于硬头鳟(P<0.05)。(2)虹鳟和硬头鳟分别在S5和S10组的Na+-K+-ATP酶(NKA)和Ca2+-Mg2+-ATP酶(CMA)活性最低;在S10、S15、S20、S25和S30组,虹鳟的NKA和CMA均显著高于硬头鳟(P<0.05)。(3)虹鳟和硬头鳟分别在S5和S10组的肌肉和鳃组织ATP含量最高;在S10、S15、S20和S25组,硬头鳟ATP均显著高于虹鳟(P<0.05)。(4)虹鳟和硬头鳟分别在S5和S10组的肌肉和鳃组织AMP/ATP和ADP/ATP最低,在S10、S15、S20、S25和S30组,虹鳟AMP/ATP和ADP/ATP均显著高于硬头鳟(P<0.05)。研究结果表明,3.6g左右硬头鳟渗透调节能力强于虹鳟,经过逐渐驯化它们最适生长盐度分别为10和5。  相似文献   
273.
城市中场所在空间区位用地功能的差异决定了不同场所中的交互模式具有特定的规律性。该文从场所视角,利用大众点评POI数据及出租车上下车点对(OD)数据,构建"场所(O)-场所(D)-时间(T)"时空立方体,运用非负张量分解方法对时空立方体进行分解,从一阶静态维度与二阶动态维度综合提取城市场所间交互模式,并分析其态势特征。结果表明:静态特征侧重展现上下车活动的强度变化特点,工作日与休息日分别呈现6种模式,工作日交互具有明显的规律性,休息日无明显模式特征的场所较多;动态特征重点展示空间交互流时空分布特点,工作日与休息日分别呈现3种模式,工作日场所间交互流量大,呈现出明显的集聚特征,休息日交互流夜间分布比重较大,呈现出深夜娱乐的特点。研究结果对于理解城市空间异质性以及辅助城市规划、交通管理等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74.
张仲景善于在各种复杂的疑似症状之中,抓住病机关键,辨证施治。其治疗妊娠病宗“有故无殒”之意,祛病安胎,重视肝脾,调理脾胃;对于产后病,其提出产后亡血伤津,多虚多瘀,易感外邪,治疗以固护津液、调理气血阴阳、补虚化瘀为原则,不拘于产后,不忘于产后,攻补兼施,扶正祛邪。  相似文献   
275.
倪立  黄征  杨静 《北京测绘》2023,(9):1232-1236
随着基于深度学习目标检测模型日渐成熟,将目标检测模型部署到航拍无人机上已成为重要研究方向,针对无人机机载推理设备算力和内存有限,提出一种结构重参化的YOLOV5(you only look once V5)航拍目标检测算法。首先替换YOLOV5模型的特征提取网络为结构可重参网络,然后借助开源数据集训练多分支YOLOV5模型,再对多分支网络重参化得到单路网络模型,最后把Pytorch模型转化为ONNX模型,完成在无人机嵌入式端推理部署。实验表明:重参化YOLOV5模型推理速度提高3倍左右,检出率增加0.03%,召回率增加0.02%,mAP0.5增加1.22。  相似文献   
276.
中原油气区侏罗系地层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述中原油气区侏罗系地层古生物特征,提出该区存在下侏罗统—中侏罗统,未确证存在上侏罗统,过去所称上侏罗统—下白垩统归入下白垩统为宜。提出了区内北部临清坳陷的下侏罗统—中侏罗统地层可划分为中一下侏罗统的坊子组和中侏罗统的三台组、西南部济源凹陷下侏罗统的鞍腰组和中侏罗统马凹组、东南部黄口凹陷仅存在中侏罗统的三台组、南部中牟凹陷的侏罗纪地层与济源凹陷的相近,并提出了它们之间的对比意见。  相似文献   
277.
应用非结构有限体积近岸海流模型FVCOM并耦合美国环保署水质模型WASP对2006年6~8月份的渤海初级生态系统进行了数值模拟和分析研究,模拟的生态、化学要素包括溶解氧、碳生化需氧量、浮游植物、无机磷、有机氮、有机磷、氨氮、硝酸盐和亚硝酸盐。模式考虑了海河、滦河、黄河三条河流的径流输入,计算得到了海区夏季营养盐及浮游植物的空间分布和变化情况,模拟结果表明,本文建立的渤海生态系统动力学模型能够模拟出该季节渤海初级生产系统的基本特征,可为渤海的生态环境保护提供辅助参考。  相似文献   
278.
一次人工引发闪电初始电流及其电磁场变化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制了近距离闪电磁场变化测量系统,并在2005年夏季山东滨州的人工引发闪电试验中,获得了闪电电流和距闪电通道60 m处的1μs时间分辨率的电磁场变化同步观测资料。本文详细分析了一次人工引发闪电放电初始阶段的电流及近距离电磁场。本次引发闪电中火箭拖带的导线底端通过一段5 m左右的尼龙线与引流杆相接,这段空气间隙击穿放电所产生的电流为720A,对应的60 m处电场和磁感应强度变化分别为0.38 kV/m和11.26μT。对同步资料的进一步分析表明,人工引发闪电上行正先导电流脉冲时间间隔为18.0~25.0μs,平均峰值电流为23.0A,变化范围为16.9~41.0A;单个先导过程转移电荷量的平均值为84.3μC,变化范围为57.8~141.0μC。60 m处先导电场峰值和磁感应强度峰值的平均值分别为16.7 V/m和0.3μT,变化范围分别为8.7~28.2V/m和0.116~0.544μT。先导电流峰值Ip(A)与其产生的磁感应强度峰值B(μT)之间满足Ip=61.9B 2.56。  相似文献   
279.
生态系统服务与人类可持续发展紧密相连,研究区域生态系统服务供需特征,了解其空间匹配状况是实现生态资源有效配置和推动区域生态安全的重要前提。基于多源数据,在InVEST模型、ArcGIS和GeoDA软件的支撑下,分析疏勒河流域产水服务、固碳服务、食物服务供需特征和空间匹配状况。结果表明:(1)除产水服务外,疏勒河流域其他各项生态系统服务供给均大于需求,但不同区域和生态系统服务间存在差异。(2)疏勒河流域综合服务供需比为0.063,不同生态系统服务的供需比由高到低依此为:固碳服务(0.1854)、食物服务(0.0078)和产水服务(-0.0043)。(3)产水服务和固碳服务空间匹配类型都主要以低高型空间错位和高低型空间错位为主,食物服务空间匹配类型主要以低低型空间匹配为主,其中产水服务的空间匹配错位现象最严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