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0篇
  免费   16篇
  国内免费   19篇
测绘学   9篇
大气科学   66篇
地球物理   5篇
地质学   40篇
海洋学   18篇
综合类   3篇
自然地理   5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5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3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31.
火烧对三江平原湿地土壤养分状况的影响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11  
在三江平原腹地,洪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当年火烧地段以及中国科学院三江生态实验站烧后一年地段,设置当年火烧、火烧后一年与未烧湿地对照区,用对比法分析了火烧对湿地土壤养分状况的影响。结果表明,火烧会减少湿地土壤的有机质含量,火烧当年洪河保护区草根层与腐殖质层有机质含量下降尤为明显;火烧次年生态实验站火烧地表层土壤有机质含量仍低于未烧湿地。同时,伴随有机质的迅速分解与矿化,无论火烧当年还是次年,土壤草根层与腐殖质层全氮、全磷含量都较未烧湿地低,而全钾含量提高。火烧当年保护区土壤速效氮、速效磷含量虽然降低,但速效氮、速效磷占全量的比例较未烧湿地高;草根层土壤内速效钾含量较未烧湿地高,占全量比例也较高,但在其他层次内未见提高。三江生态实验站内火烧后一年的土壤,除速效氮占全氮的比在腐殖质层及潜育层内仍高于未烧湿地外,其他速效养分含量占全量比值普遍低于未烧地。另外,火烧后湿地土壤的pH值略有升高。以上结果均在湿地草根层与腐殖质层表现明显,火烧对湿地土壤潜育层影响不明显。  相似文献   
132.
光气候资料是制定采光标准的基本依据之一。本文利用文献〔1〕研究出的年、月散射辐射光当量与纬度、湿度、总云量之间的关系,计算分析了新疆散射辐射光当量及其光照度,并指出了其分布特点。  相似文献   
133.
计算了建筑物合理日照间距系数以及各方位、不同时间的墙面日照时数,可能直接辐射等,为建筑采光、采暖设计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134.
一、引言地球所接收的、并驱动地球大气运动的所有能量都来自太阳辐射.因此,太阳辐射的任何变化-不论是自身的还是人类活动所造成的-都会引起地球气候的变化.近年来,随着人口的增加,城市建设规模的扩大,工业的发展,乌鲁木齐每年因燃煤排入大气中的粉尘达6万吨,二氧化硫为5万吨左右,其含量远远超过国家大气质量二级标准.而复杂的地形和冬季深厚持续的逆温等不利的因素,使乌鲁木齐冬季大气污染的严重程度尤为突出.大气中污染物的增  相似文献   
135.
火山爆发对新疆太阳辐射和气温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本文利用1961-1993年新疆16个气象站气温资料和8个日射站的辐射资料,分析了火山爆发指数VEI≥4级的9次强火山爆发对新疆太阳直接辐射和气温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强火山爆发后的1-2年中,新疆的太阳直接辐射有明显减少,年平均气温和季节平均气温都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北疆秋季气温下降的一致性和幅度最明显。同时分析证实了1992-1993年新疆夏、秋季的低温与1991年6月菲律宾VEI6级的Pina  相似文献   
136.
新疆博达石油后勤基地位于阜康县西南方,离阜康县城七公里的地方(见图1),是一个主要以后勤、休养为目的面积约为10平方公里,约10万人口的城镇.主要建筑设施是科研、教育、卫生、娱乐、商业等部门和住宅区.工业的比重极小且以机器修理为主,对于这样一个基地建成后对环境大气将产生怎样的影响呢?  相似文献   
137.
柯文前  陈伟  杨青 《地理研究》2018,37(9):1832-1847
在“流空间”理论的影响下,强调要素连接性和空间关联性的城市网络成为指示区域空间关系的核心视角,探讨城市网络空间结构将能为区域发展政策制定提供科学依据。以江苏省2014年日平均的高速公路流数据为依托,刻画城市网络的宏观格局与层级特征,利用社区发现算法对城市网络进行空间剖分并挖掘潜在的关联结构。研究发现:① 江苏城市网络宏观格局的空间构造呈现出类似围棋的“金角、银边、草肚皮”的分散性特征,可大致辨别内部发育出多个不同的子网络系统;② 城市节点和联系轴线具有明显的层级结构,城市等级的重要性与节点本身的社会经济属性、地理区位等具有一定的空间耦合性,轴线层级与地理距离具有明显的空间交互叠加作用;③ 社区发现算法对网络的空间剖分共识别出包括苏锡常社区、宁镇扬泰社区、通盐社区、连云港社区、宿淮社区和徐州社区等6个在空间上相连且边界清晰的“城市社区”,具有一体化效应、邻域效应、行政区效应、袭夺效应和置换效应等五个具有典型性的区域效应;④ 依据社区间的空间交互作用,可凝练出双核—多核交叉型、双核—单核交叉型、单核—多核交叉型、单核—单核集中型、双核—多点分岔型、单核—多点分散型和多核—多点分散型等7类空间关联结构。  相似文献   
138.
利用西北干旱区1961-2010年76个测站的逐日降水量,采用线性趋势,Mann-Kendall(M-K)突变检验等现代统计诊断方法,研究我国西北干旱区极端降水的时空变化特征。结果表明:(1)过去50年北疆地区和天山山区极端降水量总体上呈增加趋势,河西-阿拉善地区变化不明显;(2)除南疆地区外,北疆、天山山区、河西-阿拉善地区极端降水量分别于1982年、1990年、1987年发生显著的上升突变;(3)极端降水量空间分布的区域差异性显著,在研究区西部表现为以天山山区大值为中心,呈现北高南低的特点;研究区的东部主要是自东南向西北递减的特点;(4)极端降水频率与极端降水量的空间分布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139.
应用常规观测、风廓线雷达、多普勒雷达及NCEP再分析资料,从影响系统、水汽、热动力演变等方面对辽宁2次雨转暴雪成因及降雪量可预报性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过程Ⅰ回暖时间长,锋生时间短,近地面锋区影响期间降水增强,925~850 hPa锋区垂直分布,850 hPa锋区过境后强降雪结束;过程Ⅱ短暂强回暖,冷空气楔入低层早,暖湿空气沿冷垫上滑,锋生时间长,近地面锋区影响期间无降水,中层锋区与低层东北回流叠加时出现强降雪,850 hPa锋区过境缓慢,强降雪持续时间长,700 hPa锋区过境后强降雪结束。雷达回波特征显示,0℃层亮带高度在降水相态转变为雨夹雪前明显降低,雨夹雪阶段基本维持,降雪后0℃层亮带消失。对数值预报降雪量订正,首先关注前期回暖、气温日变化与系统性降温叠加作用,再根据不同类型降雪影响系统动力、水汽辐合等条件判断降水时段,综合订正降雪量。  相似文献   
140.
扬子北缘大洪山地区广泛出露北西-南东向基性岩脉,脉体主要侵位于区内前南华系基底砂板岩、白云岩中,而南华系及上覆盖层中少见.长期以来,这套基性侵入岩的形成时代和背景都存在疑问.通过对七里冲、姚家咀、姚家冲、刘关4个地区的基性岩脉进行锆石LA-ICP-MS U-Pb测年,获得成岩年龄分别为433.7 Ma、435.6 Ma、433.4 Ma、436.4 Ma,这些年龄值在误差范围内一致,同属于早志留世,为大洪山地区这期基性岩脉提供了精确的同位素年代学依据.地球化学方面,大洪山地区基性岩脉表现为亚碱性系列的特点,较高∑REE含量,轻、重稀土存在分异,富集LILEs而亏损HFSEs,Zr > 100×10-6,TiO2 > 2%,Zr/Y > 3.5,指示其形成于大陆伸展环境.首次在扬子地块北缘识别出一套早古生代晚期代表大陆伸展环境的基性岩脉,为扬子地块北缘大洪山地区存在早古生代近北东向的区域伸展提供强有力的证据.研究表明,早古生代秦岭-大别南缘和扬子地块北缘虽然在沉积上地层存在差异,但可能同属于扬子北缘陆缘裂谷拉张环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