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8篇
  免费   24篇
  国内免费   35篇
测绘学   18篇
大气科学   21篇
地球物理   21篇
地质学   73篇
海洋学   3篇
天文学   2篇
综合类   4篇
自然地理   15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2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21.
海洋钻修井装置作业前检验,是海上钻修井作业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做好作业前检验工作,使作业装置满足作业和安全的要求,是后续作业顺利、安全、高效进行的重要保障。文章根据南海西部近5年来海洋钻修井装置作业前检验工作的现状,从管理、技术层面对作业前检验存在的问题进行剖析,并给出了相关建议。如:作业前检验全生命周期管理的流程及强化措施;保持验船人员的公用机制;引进、培养一支固定的验船队伍;制定验船标准化手册;增加验船技术手段等。为进一步提高海洋钻修井装置检验质量及海上钻修井作业保驾护航。  相似文献   
122.
选取德令哈地震台2007-2017年数字地震记录,对于国内外不同方位、不同震中距、不同地区、不同深度的典型中强地震,使用广东省地震局研发的单台分析处理软件MSDP,从地质构造、波列特征、P波初动、S波与P波震相到时差、主要震相、最大振幅、震中距等方面,分析所选取地震震相特征。结果表明,不同构造区域的介质差异性及震源深度、地震波传播路径的不同,导致德令哈地震台记录的各地区地震震相特征不同。  相似文献   
123.
杨浩  史宝  牛化欣  张代强  李静 《海洋科学》2020,44(6):152-158
星康吉鳗(Conger myriaster)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和经济价值,是中国和日本重要捕捞对象之一,在中国海鳗类加工出口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关于其研究越来越受到关注。星康吉鳗具有较高的产业化养殖潜力和广阔的养殖前景,亟待开展人工增养殖以满足国内外市场需求。作者总结了星康吉鳗生物学方面的形态特征、食性特点、繁殖习性、栖息、洄游、种质遗传特征,生态学方面的温度、盐度、光照、溶氧适应以及捕捞、人工养殖方式等方面的研究成果,并在此基础上对未来星康吉鳗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以期为星康吉鳗的资源保护和增养殖产业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24.
国土资源管理工作关系千家万户、影响千秋万代,只有维护好群众的合法权益,才能抓住国土资源管理工作的重点和关键。青岛市城阳国土资源分局从构建和谐社会的高度出发,从加强同人民群众的密切联系、弘扬党的优良传统入手,探索实施了“信息通访、亲情接访、归口办访、党委议访、局长下访、定期回访”“六访一体”新机制,有效地促进了信访工作的深入开展。信访量与2005年同期相比下降了38%,信访案件办结率达到了98%以上。1合纵连横实现信息通访准确掌握信访信息,可以使问题发现在初期、解决在基层、化解在萌芽。为此,城阳分局在全区8个国土所和222个社区分别聘请了信访联络员和信访信息员,建立了“局有信访办、所有联络员、村有信息员”的国土资源信访工作网络。聘请山东科技大学信息学院开发了《信访登记管理系统》,实现了信息登记和管理的信息化,促使信访问题得到及时调处。2005年秋,城阳街道前旺疃社区部分居民有占地建房的苗头,信息员巡查发现后,及时上报社区两委,社区两委抓紧组织专人进行了协调处理,从而避免了乱占乱建案件的发生。在纵向加强信息网络建设的同时,注重横向信访信息的沟通交流,提高了信访案件的办结率。2004年社区班子换届选举时,针对7个社...  相似文献   
125.
地球微生物过程与潜在烃源岩的形成:钙质微生物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杨浩  王永标  陈林  董曼 《地球科学》2007,32(6):797-802
钙质微生物岩是各种微生物生命活动引起的特殊的碳酸盐建造, 主要集中发育在前寒武纪及显生宙等重大地质转折期, 在我国华北及华南地区有着广泛的分布.微生物岩中大量微生物化石的存在反映当时的海洋具有很高的初级生产力.明显偏低的钼同位素值显示在前寒武纪相当长的时期里, 海洋底部处于缺氧状态.Th/U值的急剧降低和黄铁矿在浅水台地区的广泛出现显示二叠纪大绝灭后, 海洋环境也同样呈现缺氧的还原状态.高生产力和还原的沉积环境为生物有机质的埋藏及烃源岩的形成创造了条件.前寒武纪及晚泥盆世微生物岩中沥青的发现, 进一步增加了钙质微生物岩作为潜在碳酸盐型烃源岩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26.
基于WebGIS的公众交通信息服务系统的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市公共交通是与人民群众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的重要基础设施,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城镇化进程的加快,我国各大中城市交通拥堵、群众出行不便等问题日益突出。论述利用空间数据库技术、W ebGIS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浮动车数据处理技术等进行公众交通信息服务系统建设的过程,主要基于W ebGIS面向公众服务网站建设,通过对国内外公众交通服务现状分析,针对公众出行信息服务需求,提出系统的技术设计和具体功能服务。  相似文献   
127.
利用210Pb、137Cs和241Am计年法测算云南抚仙湖现代沉积速率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通过对云南抚仙湖沉积物柱芯样品的210Pb、137Cs和241Am测试表明,柱芯剖面上有明显的1963年和1986年137Cs蓄积峰,验证了1975年次级蓄积峰存在的可能性,这些峰形完好的蓄积峰对抚仙湖的现代沉积环境有明显的时标意义。利用137Cs计年法得到抚仙湖沉积物自1963年、1975年及1986年以来到2007年的平均沉积速率分别为0.063g/(cm2·a)、0.052g/(cm2·a)和0.039g/(cm2·a),说明了过去近五十年抚仙湖沉积速率整体上经历了一个由快到慢的过程。借助于241Am 的1963年蓄积峰可以提高137Cs计年的准确性。根据210PbCRS计年模式,计算出每个样品深度所对应的年代,与137Cs计年法比较存在一定的偏差,分析了两种计年方法存在差异性的原因。通过质量深度和年代分析,抚仙湖的沉积速率变化幅度比较大,表明抚仙湖近129年来的沉积环境不稳定,可能与相应历史时期的人类活动有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128.
选取2008-2016年德令哈地震台水温观测数据,总结长期及短期变化特征,对影响数据变化的观测技术系统、观测环境及人为因素等干扰源进行分析。分析认为,观测技术系统故障干扰因素有供电故障、仪器故障、雷电影响等,该类干扰具有发生时间随机、持续时段较长,突变、异常变化幅度较大等特点;观测环境干扰有人工湖、黑石山水库、灌溉水渠等,该类干扰数据不稳定,具有突升、突降、突跳等特点;人为干扰有前兆仪器现场检修、仪器安装、施工改造等,具有持续时间短、突变、异常变化幅度较大等特点。  相似文献   
129.
为了研究滇池草海蓝藻衰亡过程中沉积物中各形态磷含量的变化,以玻璃缸为模拟实验容器,在玻璃缸中加入叶绿素a质量浓度为50μg/L的蓝藻藻浆(此叶绿素a质量浓度为蓝藻水华爆发时的叶绿素a浓度),进行蓝藻衰亡的遮光模拟实验,研究蓝藻衰亡下沉积物中各形态磷含量的变化。研究结果表明,遮光环境会促使蓝藻大量死亡,当实验进行5 d后,加了蓝藻藻浆玻璃缸中的蓝藻颜色逐渐由绿色变为黄绿色,在实验的第5天至第13天,上覆水中的叶绿素a含量大幅度减少,到第13天,上覆水中的叶绿素a质量浓度仅为0.53μg/L,减少了约95%;上覆水中蓝藻衰亡影响了沉积物中磷的释放,实验结束时,在加了蓝藻藻浆的玻璃缸中,沉积物中的全磷质量比为1 305.09 mg/kg,减小了3.9%,铁结合态磷、钙结合态磷和铝结合态磷含量分别减少了25.72%、16.87%和3.9%,有机磷含量增大11.02%;随着蓝藻的衰亡,玻璃缸上覆水中的叶绿素a含量减少,沉积物中的有机磷含量增加,钙结合态磷和铁结合态磷含量减少。蓝藻衰亡后的残体会使沉积物中的有机磷的含量增加。因此,蓝藻衰亡是引起沉积物中营养物质释放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30.
樊丹  李涤  何登发  侯烁钦  孙天鸽  杨浩  甄宇 《现代地质》2022,36(5):1206-1217
东天山博格达地区经历了古生代长期俯冲增生与中—新生代多期陆内变形改造作用,但对于博格达山石炭纪构造属性与演化阶段等问题始终存在争议,制约了对北疆晚古生代构造格局的认识。利用博格达山露头及其两侧盆地钻井、地震资料,运用盆地构造分析思路与方法从盆-山尺度开展了石炭系地层格架及岩浆活动特征综合对比研究,划分博格达地区石炭系构造-地层单元并分析石炭纪构造背景。研究结果显示:博格达山相邻的准噶尔盆地和吐哈盆地发育下石炭统与下伏地层(C1/AnC)不整合,而上、下石炭统之间(C2/C1)、二叠系与上石炭统(P/C2)不整合在博格达山及相邻盆地普遍存在,由此将博格达地区石炭系划分为下石炭统和上石炭统2个主要构造层,揭示研究区经历了两个主要的构造演化阶段。进一步结合构造变形演化、盆地构造沉降特征及构造环境分析结果,认为博格达山石炭纪为俯冲相关伸展背景下的弧后盆地,经历了早、晚石炭世两阶段伸展裂陷作用,并在裂陷晚期均明显遭受了周缘块体碰撞拼贴事件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